邱怀芳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在这样的理念下,阐述如何构建“低碳课堂”,实现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碳;高效
崔峦老师曾说:“我们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
想。”那么,如何改变当前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获得最大的发展与进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删繁就简,“洗”出高效
1.内容简要精练
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选准精讲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笔者通过巧妙整合,择取文章精华,紧抓“一个中心线索”,即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即“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生的坚定信念。
2.过程简化自然
现在的语文课堂中,教学过程繁琐复杂,没有抓住教学主线,重点训练不突出。因此,语文教学也要减肥瘦身,使其苗条流畅。对此,积极倡导板块式整体架构,简化教学流程,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主动思考,积极感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
文字。
3.手段简练实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手段也多了起来,特别是网络走进了课堂,使现在的语文课堂变得热闹非凡。但过多过杂的教学手段使用不当,严重地冲击着语文课堂,无法使课堂实现精神与语言和谐共生,因此要慎重地选择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力求简练而实用,不追求表面的热闹,以防“捡了芝麻,丢了
西瓜”。
二、精心设计,打造高效
1.精妙导入,引人入胜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像磁铁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教学《春日》时,先播放视频:“杨柳依依,草芽尖尖,鸟儿喳喳……”在轻音乐中,老师动情地说:“同学们,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笔下的《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教师满怀深情地背起《春》中的一组排比句,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春的意境,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2.精准提问,把握效度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恰当、适度、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突破课文疑难点。如《三个儿子》一文中,“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指导读好老爷爷的话后,老师问:“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在学生精读课文后,他们畅谈想法,各抒己见,很快悟出只有懂得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有效拓展,锦上添花
课堂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它必须适时适度,不能为拓展而拓展,有效的拓展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深刻感悟和认知表达。笔者在教学《长城》时,先让学生配乐欣赏临海的江南长城,接着呈现八达岭长城和一些国家元首献给长城的题词。在学生自豪地朗读后,引入课文中作者对长城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样的拓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拉近了学生与长城的情感距离,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创设氛围,达到高效
1.把民主领进课堂
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如沐春风、轻松愉快,他们才会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心,并在自信心的驱动下不断努力而获得成功。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才能使课堂激情四溢。
2.把兴趣带进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如,在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后,一位教师让学生回家做一个扔鸡蛋的实验,将生鸡蛋从三层楼的阳台上扔下但设法不破,尝试成功后写一篇习作。结果,学生有的将鸡蛋包裹到棉衣中,有的将鸡蛋扔到水池里,还有的干脆煮熟了,真是妙趣横生。这样,在轻松的活动中,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落实了语文实践能力,实现了“自主成功”。学生在尝到成功的喜悦后,自信心大增,学习兴趣浓厚,效果事半功倍。
3.把竞争引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妙用竞争方法,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在竞争的课堂里,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竞争,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正反方辩论等,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像这样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效率。
总之,打造低碳、高效的语文课堂,并不是遥不可及。教师只有善于以学定教,删繁就简,精心设计,优化教学结构,创设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才能打造轻松愉快的“低碳课堂”,使简约高效充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王秋菊.低碳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J].山西教育:教学,2011(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