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教学钝感是一种教学智慧,它体现在教师有意识地“装糊涂”,把思考的机会更多地“让”给学生,为学生搭建思索的平台,引而不发,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树立学生的信心。
一、 拓宽文本内容
下面,是我在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中的一个片段:
师:(范读)“原来我的驼峰、脚掌、睫毛有这么大的用处啊!”请同学们评价一下我的朗读。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读出了小骆驼的自豪之情。
生:老师读得是很有感情,但是,老师漏掉了“在沙漠里”四个字,这与老师平时对我们提出的“五不”读书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回读)有出入。
师:谢谢你的提醒,我在读这句话时,确实漏掉了这几个字。那么,我读的句子和书上的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同,意思差不多。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如果去掉“在沙漠里”这个特定的场所,小骆驼的三件法宝在一般土地上就没有这么大的用处。
生:我觉得有没有“在沙漠里”无所谓。因为,在课文的前面已经交代了小骆驼的妈妈是把小骆驼带进了沙漠里。
师:你们说的都挺有道理的,到底谁有理呢?请各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小组讨论)
生:我觉得应该按照课文中的句子来读。虽然前面已经交代了是在沙漠里,但结尾小骆驼说的一番话,更加强化了是在“沙漠”这个特殊的场所。
生:我如果是小红马,我会说:“你有没有本事跟我到陆地上比一比谁跑得快呢?”(学生大笑)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分析,我们都进一步明白了小骆驼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想不想听老师正确而有感情地读一遍。(学生鼓掌)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针对课文的难点,我首先故意犯了一个“错误”——读漏了词语,从而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思考。接着,肯定正反双方说的都有理,从而引发学生积极讨论,从中得出正确的诠释,这不是比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更让他们快乐吗?
二、 深化文本本质
下面,是我在执教《枫桥夜泊》一诗时的片段:
师:月亮落下去了,到处都是白白的霜,枫树和渔火交相辉映。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景色啊!(话音刚落)
生:老师,你说得不对。诗人张继考试落第,心情很差。这些美丽的景色与作者的心情相对比,更写出了诗人的“愁”。
生:我同意她的看法。这首诗的诗眼是“愁”字,下一句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躺在船舱里,想着自己渺茫的将来,睡不着觉。半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一声接一声地传入诗人的耳中,更增添了诗人的愁苦之情。
生:我觉得他说得真好。在中国古代,许多读书人都把入仕做官当作自己的一大理想,当诗人的理想化为泡沫破灭时,他又怎能高兴得起来呢?
生:何况第一句诗中还有一个“乌啼”,乌鸦在中国是一种不吉祥的鸟,“月落”和“霜满天”都写出了诗人的凄冷之情。
师:同学们的精彩言论也给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老师明白了:品读古诗和品读文章一样,也要联系上下文和作者的心境。
在这首诗的教学流程中,我先提出一个与古诗相悖的观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之中发现错误,并予以有条有理地反驳。学生在反驳论点的同时,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揣摩,从古诗的字词中,察觉古诗的意境。我“糊涂”了一次,学生们却一次又一次地从文本的品读中清醒,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品读古诗的要点。
三、 激活文本形象
下面,是我在执教《荷花》一文中的片段:
生:课文结尾说“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我不太明白这一句话。作者明明是在看荷花,可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呢?
师:是啊,老师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也不太明白,谁能给我俩解决难题呢?(课堂上小手林立)
生:因为荷花很美。微风吹来,荷花摇曳起舞。作者看得出神,以为自己也在与荷花一起翩然起舞。
生:这种情形就与我们看动画片进入情境一样,与里面的人物同喜同悲,说明作者看荷花入神了。
师:这个词用得很准确。
生:作者从入神之中走出,才想起自己原来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与前面衔接自然,这正是文章的结尾,使整篇文章读来浑然一体。
师:同学们用“情景类似法”来比拟文章的场景,这一点值得提倡。你们的回答给我释了疑,解了惑。(问第一个说不明白的学生)你现在明白了吗?
生:(点点头)明白了。
作者前面写荷花的美丽姿态,后面笔锋一转,写了自己的感受,这正是文章难以理解之处。在教学流程中,学生们很敏感,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难点。而教师没有就难点讲难点,是说自己也不明白,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下学生。试问:哪个学生不想成为老师的老师呢?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空间很大,这样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不也被同学们在课堂上精彩的生成给解决了吗?
教师有意识地“让”机会,有选择性地“让”机会,会换来学生精彩的生成。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课堂上智慧的语言火花时时闪现,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要追求的吗?
(作者单位:安徽省青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