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星
一、 在听写中培养学生的听觉分辨能力
听觉分辨能力,是指学生接受和区分各种声音刺激的能力,以及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区别的能力。如果学生的听觉分辨能力弱,就容易出现发音不清、记错别人讲的话、对外界的声音反应迟钝、缺乏倾听的习惯和技能等问题。听写训练是丰富学生听觉经验、提高听觉敏感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薛法根老师进行语文教学,很多时候第一板块就是让学生听写词语或句子。当然,薛老师让学生听写的词语或句子都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其特点和用意,他的听写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词义,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如薛老师上的《剪枝的学问》中第一板块,让同学们听写字词时,薛老师不是直接报字词,而是他说了一串词语,让学生辨一辨,到底该默写哪个字。老师报的第一组:鸡蛋、鸭蛋、脸蛋,写哪个字?哪个“蛋”不能吃?还有什么“蛋”也是不能吃的?老师报第二组:挥舞、跳舞、手舞足蹈,老师要你默哪个字?老师报第三组:依靠、可靠,来年就要靠它们结桃子喽,默哪个字?第四个是要默一个词:果子成熟了。小伙子做事一点也不成熟。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很成熟了。默哪个词?这个词在三句话中分别是什么意思?薛老师让学生在听写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听着写,而且需要好好地辨一辨,思索一番才能写对。这样学生听得有趣,自然而然就会认真听了,学生的听辨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
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故意把一些细微之处讲得不准确或不到位,引导学生留心听老师说的话,仔细耐心地听,吹毛求疵地挑剔着听,辨析老师讲话的细微错误。这种故意留错,听中找错的听辨纠错法,也是培养学生听辨能力的不着痕迹的好办法。
二、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听觉集中能力
听觉集中能力,是指儿童将听知觉所获知的信息回忆出来。儿童听觉集中度不够的话,往往老师上课时讲了10个知识点,他们有可能一个也没听到,或者少听了几个,甚至出现老师前面刚讲,学生后面就问的现象,那他的听课效率就有问题了。“听传”则是训练学生听觉集中能力的一种方法。所谓“听传”也就是让学生专注地听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语,然后将所听内容清楚地复述传递给别人,最后反馈原话,看谁“听传”快又准。该方法也是培养同伴间合作能力的一种训练手段。“悄悄告诉他”,就是一个运用 “听传”培养儿童听觉集中能力的好游戏。为了能准确说出老师所说的句子或成语,同学们必须要听得特别专心,听得仔细清楚,这样传下去的句子或成语才不会走样。为了不走样,同学们听的兴趣不用说有多高了,听觉集中能力也就获得有效的训练了。
训练学生的听觉集中力,还可以让学生互讲生日,找出同月生日的伙伴;说一句话,让学生复述出来;讲一个故事,让学生听出指定的一个字,或说出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三、 在回答中培养学生的听觉记忆能力
听觉记忆能力,是人的文化素质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无形的显现,它以听记者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为基础,借助于判断、推理能力和记忆方法,作用于语言交际的全过程。听记能力有助于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推进,如注意力的集中,理解力的强化,反应敏捷度的提高和心理障碍的克服等等。
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常常引导学生背诵有关的句子或课文段落,其实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听记能力。要知道同学背得对不对,必须认真听,听得用心了,也就记得牢固了。
四、 在听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听觉理解能力
听的能力中还有一种听觉理解的能力。听觉理解力与老师讲课时学生对文本内容是否理解紧密相关,所谓听课效果就是指听觉理解力,学生不能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便无法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便极易出现走神儿、东张西望、搞小动作等现象。另外,有些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解释、分析,这也与听觉理解力有关。听读,是让学生通过听口诵或播放录音所提供的材料,把握其内容,理解其意图,学习其表达,以提高听觉理解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如教学二上《狼和小羊》一课,请大家仔细听录音,看谁的耳朵最尖,能听出来狼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找什么借口要吃小羊,看谁的记忆力最好,等会儿能说出来。听后,请学生回答。这样的训练,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帮助其领会主要内容,又能提高倾听能力。
听读古诗词,也是让学生在听、读、背中,培养其听觉理解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众所周知,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词义优美,而且节奏感强。我们学校将上课铃声制成一首首优美的古诗,每两个星期再换一首古诗。同时,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也会每周背诵一首古诗给学生们听。同学们每一节课的课前,都能听到脍炙人口的古诗,每周的语文阅读课上,也能听到一首富有节奏美的古诗,听多了,同学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吟诵了。虽然学生们由于年龄小,或许不知道那首古诗的意思,也不清楚那首诗的字怎么写,但他会读了,会背了,在以后的教学中,他就会有类似的知识碰撞,更重要的是,他的听觉理解能力在听读活动中,从小就得以培养了。
五、 在讲故事中培养学生的听觉编序能力
听觉编序能力,是指将过去由听觉所获得的信息,按顺序回忆并进行组织加工,使之具有一定意义的能力,它比听觉记忆能力的层次更高,学生不仅要记住所听到的消息,还要记住该信息的先后顺序。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给他们讲故事,是他们最开心的事了,殊不知,讲故事就是培养他们听觉编序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比如,给他们讲《两棵苹果树》的故事,我先把故事配上插图,给他们讲一遍;然后,让他们看着插图,把老师讲的故事复述一遍;有讲得不对或不到位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在讲故事前,我先告诉同学们,你们要认真听,一会儿老师会请听得认真的同学来讲给大家听,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小小“故事王”。同学们为了争做小小“故事王”,听得异常认真,讲述时,一方面听老师讲过,他记住了要点;另一方面有插图配合,讲起来更容易点。因此,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通常兴趣高涨,讲述得相当精彩。在兴趣的作用下,学生的听觉编序能力,自然就逐步提高了。很多时候,学完课文,特别是一些精彩的童话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故事,回家讲给家长或弟弟妹妹听,或者把听来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这种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就能很巧妙地培养学生的听觉编序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前两三分钟时间,进行“新闻播报”,让学生轮流讲当天的新闻联播。中午课间,讲讲自己听来的笑话、趣事等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培养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寻求适合学生的有效方法,更需要我们坚持,采用所有有利于学生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听力的培养,这样他们听的能力才会慢慢获得提升。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