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夏绮云
对全球化信息时代语文“新读写素养”的思考
■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夏绮云
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
——泰戈尔《昨天的名字》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阅读、写作及交流的性质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传统的读写活动在网络教育、信息技术、语言教育、科学教育等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读写素养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并被学术界称之为“新读写素养”。这种新读写素养是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纸质媒体时代,语文读写主要趋向于注重文本的内涵理解,用特定的语言阅读和写作。随着广播、电视、媒体播放机等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读写又有了新的要求,除了对静态文本的理解外,还要掌握基于图片、视频和声音等多媒体相结合材料的读写方法。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会化媒体、智能终端设备运用的普及,语文读写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超链接的跳跃式阅读、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相融合的资料的阅读,对儿童的读写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互联网+”来袭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的占比分别为46.1%、46.4%。在年龄结构上,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最高,达29.9%,10~19岁群体占比21.4%。与2014年底相比,10岁以下低龄群体占比有所提升。在学历结构上,初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4%、30.6%、29.2%。与2014年底相比,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提升了2.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在职业结构上,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
“互联网+”来袭,让现今的教学,或者说未来的教学,至少应该有三个参与主体——学生、教师、互联网,分别承担着“学”“导”“服务”的职能。“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最大好处在于将前所未有的教育选择空间和教育选择权赋予了儿童。当教育遇上“互联网+”,教育将自动加快与信息技术的“生态融合”,促使其自身升级换代,更新内涵,让教与学由“套餐”变成“自助餐”,令因材施教变成现实,为教育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2.阅读方式的变革。(1)从单纯的文字阅读发展到信息全息性阅读。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阅读的文本不再是单一的文字或图片,而是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类型的信息综合,阅读活动更加生动有趣。(2)从低效阅读发展到高效阅读。网络时代提供的搜索引擎、快速定位、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检索效率,节省时间、精力、金钱。(3)从信息单一的接受到互动性的阅读。网络提供一个即时平等的交流环境,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QQ、聊天室、BBS等多种方式进行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阅读的过程是即时信息的接受过程,同时也是交流和反馈的过程。传统纸媒阅读是以阅读材料为中心的“线性阅读”,而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阅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立体化互动阅读”。
3.写作方式的变革。(1)写作动机自主化。互联网让人们的话语权更加平民化,这个平台不论老幼尊卑都能自由对话。随着博客、个人空间、论坛的发展,崇尚个性化的学生更愿意主动自由地参与到写作中,更热衷在网络上与人交流和沟通,分享成长的烦恼与喜悦。(2)写作方式多样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键盘输入、扫描录入、语音录入、资料引用的搜索,以及微软WORD系统提供的强大方便的各项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写作效率。(3)写作内容形式多元化。网络让学生获取信息范围变广,速度变快,掌握的信息量更大,写作思路更广,写作内容因学生个体差异更丰富多彩,呈多元化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写作形式不再是单一的文本构成,呈现出“多媒体化”,也增加了写作乐趣。(4)语言个性化。网络交流逐渐形成特定的网络语言,比如数字谐音“9494”表示“就是就是”,“摔锅”等同“帅哥”,“美眉”等同“妹妹”。时髦的网络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但同时也带来弊病,比如用词用语不规范,错别字多等。(5)阅读写作一体化。当阅读者在网络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后,网络也为即时写作提供便捷的交流反馈平台,阅读过程与写作过程可以同步进行。(6)作文评改体系多元化。网络环境下,作业通过网络、QQ等平台提交,参评者增加,自己、学生、教师、家长,甚至更多人参与评改。评改可以是即时在线的,也可以是历时的。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多元化评改更加客观科学合理,也更有助于学生吸取多方面评改意见,提高写作能力。
1.新读写素养的内涵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被称为“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DNA”。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个体语言经验和个性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读写素养作为人类生活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素质,通常指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是传统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但是,读写能力是一种“移动着的目标”,它不断随着社会对个人能力的期许而变动,随着技术的不断变化,读写内涵也在不断被重新定义。数字化时代改变了承载阅读和书写的外部环境,也带来了多模态读写方式的革命。因此,读写素养呈现出新的含义:(1)文本的新含义。传统的书写、印刷和新的数字化文本并存;传统的书本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并存;传统的写作方式和键盘输入、屏幕手写输入、扫描、语音、视频等多模态表现方式并存。(2)在信息社会里,社会文化生活呈现出新的含义。新的交流途径、读写习惯、生活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影响深远。
2.新读写素养的特点
(1)社会性。读写实践是根植于社会的。读写活动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更有意义。亘古至今,读写能力以及读写教学的发展正是随着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变化而不断革新、传承与变化的。日常生活中看似简单的读和写实践所蕴含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这种基本技能的掌握,也是技术发展、文化信息、社会关系等在不同时代的反映和体现。教学实践中不要将读写能力视作一套技能,一经习得就可以用于任何场合,而要帮助学生建立读写与社会生活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协助他们发现读写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使学生意识到不同形式的读写实践可能是不同文化、宗教、社会群体、读写目的意义等的反映和体现。语文教学应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现代儿童的特点,深度了解语文读写内涵的演变,在实景实践中把传统读写与数字化读写充分融合,不断优化和变革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为信息时代儿童构建一个全新的读写体系。
(2)多元化。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与开放大学教授克拉夫特在《创造力和教育的未来》中特别指出,数字时代的儿童与青少年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多样性、娱乐性、可能性和参与性。也就是说,数字技术为儿童生活带来丰富的多样性,促进儿童不断自主建构,娱乐成为生活的延伸。读写能力的多元化主要是指书面文本之外的其他媒介形式文本输入的理解能力。例如图片图形、媒体形式(如报刊、杂志、广告等)、电子文本(如网页、电子书、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子游戏等)读写能力。读写实践的多元化是指以互联网思维助推教育“触屏”,改变读写学习方式。例如开设课程的私人定制——网上走班,创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读写社区,微信圈学习共同体等多维互动的读写空间。有研究者认为,信息化时代不要让学生学得更多,而是要让学生学得更多样;不要让学生学得更快,而是要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我们必须反对两种信息化倾向:一种是让每个学生学更多的信息化,另一种是让每个学生都学一样的信息化。
(3)多模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的学习者能够自主、自立地设计自己的学习,灵活地运用各种媒体和模态提供和表达信息。有研究者认为这些模态包括:语言表象(文本、口头表达等)、视觉表象(颜色、背景等)、听觉表象(音乐、音效等)、空间表象(几何空间、建筑空间等)、姿态表象(肢体控制、肢体动作等)。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在线课程学习等学习模式将越来越多地走进校园,各种数字设备为儿童高度的参与性创造了大量机会。我们应该把儿童放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中来认知,把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有效融合,用混合式、融合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引领儿童健康成长。“互联网+”时代需要我们变革思维方式,重新思考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内涵,赋予教育新的活力,从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
“语言”“思维”“文化”“审美”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已被多数人认同。在“新读写素养”与这四大核心内容的对接中,确立其核心价值,会给语文教学与研究带来启示。
1.释放语言潜能,整合文学语言和语言素养
新读写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即语言系统建构与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里的语言文字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使作为言语主体的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言语智慧与言语品质,应当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与核心任务。言语系统的建构与语言运用表达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比如小说阅读教学,要在“语意”的纵深解读和多元解读中走进小说深处,触摸人物灵魂。还要在人物语言的解读中把握小说的情感逻辑和人物的生活方式,将文学语言与语言素养有机整合。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信息时代给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语文教学要关注儿童在信息与传播技术平台上的阅读、写作与交流过程,选择最佳时机,以合适的形式将其融入正常的读写能力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逐步掌握语言表达规律,内化言语经验,并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灵活运用。
2.走向深度学习,整合深度解读与思维素养
新读写素养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即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这是由语言的基本性质决定的。“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语言乃是思维的有机创造,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应突出表现为学生获得对语言表达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深化对文学形象和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并有理有据、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要研究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培养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所需要的批判性读写能力以及有效运用信息判断和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和策略,培养他们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力应当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
语文课程如何修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效途径。深度学习的要旨就是抽丝拨茧,在细微处进行“微创手术”,再进行深度的对比学习,在碎片化的场景中把握内在的生活逻辑,感悟文本或作者的魅力特征。深度学习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深度学习具有联系性、整合性、建构性特征。在语文学习中,师生通过抓住整体、一起把握(文本及其背景、部分与整体、多样因素和一个总体)语言文字来实现,紧扣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达成开放的、合理的、反思的、能够自我批评、自我改善的语文学习新境界。
3.关照社会文化,整合追本溯源与文化素养
新读写素养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建构力,包含文化传承与价值认同两方面的内容。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精神建构,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任何文本都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为此,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必定同时是意义习得、价值引领的过程。生活是文化的表征。解读文本时,在情节或场景的暗示下,联系社会生活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才能“追本溯源”,提高文化素养,实现文本价值与学科价值的统整。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吸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鉴赏、接纳不同民族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利用互联网构建多文化教育的新内涵及目前全球化背景下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课堂交流、合作与需求。培养跨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自信,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学生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
4.破译艺术密码,整合生命形态与审美素养
新读写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即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一方面,语文作为审美对象,是美的。语文是广义的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韵文、文言文、散文、小说、童话、小品文等,文学作品中的虚实相间、形神兼备、有无相生等,都是语言美的经典。另一方面,学生语言运用表达能力的获得,应该建立在对作品语言的细心体味、评鉴欣赏之上,从而激发审美想象,感悟作品的表达意向、情感态度、审美旨趣、文化内涵,陶冶高雅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高尚的品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运用表达是审美鉴赏的基础,审美鉴赏也促进了语言运用表达。而审美创造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是创造性语言的运用表达。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对优秀作品和语言艺术的欣赏、品味,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感受文学的思想魅力,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养成高尚的审美品味,并逐步学会运用语言去表现美、创造美。审美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低年级教学侧重于审美感受,高年级教学则更多地关注审美创造的激发。
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新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要积极汇聚各方智慧,跨越数字鸿沟,共同为培养学生的新读写素养——这一关乎学生,乃至国家未来的事业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