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2016-08-05 05:59孟兆娟
地理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疆教学学生

孟兆娟

(青岛市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山东 青岛 266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孟兆娟

(青岛市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山东 青岛 266400)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运用微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并通过形象、新颖的Google Earth软件,解决传统教学静态、模型化学习的缺憾,使学生能够趣味性地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新疆;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开发;微课;Google Earth

一、教材版本

湘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二、教材分析

本节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材所选择的区域是新疆,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本节课主要讲授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新疆的位置与范围,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明确位置与范围;第二部分新疆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和“干旱”的气候特征;第三部分新疆的社会经济面貌,对新疆地形、气候影响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做了详细的介绍;第四部分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新疆难利用土地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建设生态文明。

教材把新疆放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认识、探究学习,凸显出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分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如必要的地球地图知识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定的阅读及使用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地理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不断改进。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切实引导与帮助,进一步学会针对中国区域地理,从宏观角度看待地理问题、全面分析地理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运用Google Earth软件,识别新疆的位置,能够描述新疆的位置、范围。

2.运用Google Earth软件,描述新疆的地形特征,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到认证,建立平面与立体双重的地理思维。

3.对照气候图,描述新疆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干旱”的原因;观看微课程视频,认识坎儿井的基本原理,结合新疆气候“干旱”,理解坎儿井的重要意义。

4.运用材料分析新疆农业、工业及区域开发的有利条件。

5.理解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正确的开发对策,加深合理开发、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

6.运用相关视频、图片,培养读图、析图的能力及快速有效地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7.运用图文资料,认识充满新鲜活力的新疆,加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五、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师:老师见过这样一则网络热帖:“北京说他风沙多,内蒙古人笑了;内蒙古说他面积大……”谁笑了?问:新疆的面积到底有多大?白板展示:“新疆面积大”的数据资料。板书“大”1.思考,回答:“新疆人笑了……”2.阅读数据资料,初步形象地了解新疆之大。运用网络流传的热帖趣味性地导入,活跃课堂氛围,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新疆的面积之“大”。过渡师:这就是我国最大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广袤而神奇的土地,共同领略一下新疆的风土人情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疆之美展示新疆的相关图片:包括独特的风景,少数民族,特色农业,克拉玛依油田及刚刚架设完成的兰新高铁等图片。师:通过图片的欣赏,我们可以得到对新疆的初步印象——“美”。板书“美”欣赏图片,多角度感知新疆。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不断呈现新疆的的图片,给予学生多角度观察新疆的视角,领略新疆之“美”。新疆之奇师:大美新疆,令人神往。我对新疆也是非常好奇的,于是我经常与新疆的朋友进行微信交流,请看一下我们的微信记录吧。展示两条微信谈话记录:1.我:“快1点啦,我要去上课啦!”新疆朋友:“我刚下课,还没吃午饭呢。”2.新疆朋友:“2015年7月2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吐鲁番火焰山地表95 ℃,市区气温54℃。乌鲁木齐实际气温平均48℃。”我:“这么热啊!”师指导学生阅读微信对话,思考疑问:1.为什么我们下午要上课的时候,新疆的同学却没吃午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新疆夏季会有如此高的气温?在我们所居住的青岛地区,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吗?阅读微信对话,思考疑问,并在组内同学交流之后,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知识源于生活,地理知识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运用微信聊天的形式设置疑问,符合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并能引发学生对深层知识探究的欲望。过渡 师:新疆的确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下面就让我们运用Google Earth软件来一探究竟吧。新疆之旱:位置因素打开Google Earth软件,首先给新疆定位。缩小比例尺,指导学生在Google Earth 3D图中找出新疆所在的大洲及其周围的海洋。放大比例尺,找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让一学生到前面指图确认新疆的位置,并描述新疆在世界、在中国的位置。切换至课件与白板:图示新疆的位置,展示新疆“亚洲大陆地理位置中心标志”图。1.观察影像地图,识别亚洲及其周围的海洋;找到中国,找到新疆的位置;2.思考,回答:“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运用Google Earth软件3D影像可自由缩放的特点,形象感知新疆在世界的位置、在大洲中的位置、在中国的位置,并与亚洲周围的海洋比较,深刻理解新疆距海洋远这一位置特点。通过切换课件与白板,在平面地图上感知新疆“亚洲大陆地理位置中心”的位置特点。这样从立体到平面,新颖地逐步感知新疆的位置,学会分析位置的方法。新疆之旱:地形因素切换至Google Earth软件,继续放大比例尺。师:观察新疆的地形,包括哪些地形区?大家试着概括一下新疆的地形分布。切换至课件与白板:图示“新疆分层设色地形图”,再次找到新疆的各个地形区,感受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新疆的“疆”字右半边就是新疆地形分布的形象表现。在分层设色地图上再次感受新疆的内陆位置特征。通过Google Earth软件观察新疆的地形,依次识别: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脉;回答:“三山夹两盆。”学生在Google Earth 3D图中分析归纳得出新疆地形结构特点,然后通过读平面地图“新疆分层设色地形图”得到验证。这样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运用空间思维观察、思考,解决传统教学静态、模型化学习的缺憾;生动而新颖地逐步认识新疆的地形。过渡 新疆身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加上这种封闭的地形,对新疆的气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自主思考,进行推测,回答:“水汽难以进入,气候会非常干旱。”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合理推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古代丝绸之路”与新疆位置图,突出喀什的位置坐标。3.新疆风土人情图片。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请四人一小组,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答疑;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答案有理即可——用开放式的答案解决这一问题的探讨。教师小结。新疆的生态环境展示新疆地表景观图、降水气候资料图、经济发展景观图等。解说:新疆的气候是干旱的,生态环境是脆弱的,然而新疆的经济在这种环境下却蓬勃发展起来。但是新疆在区域大开发时期,应该注意哪些环境问题呢?联系学过的知识,你能想到哪些治理措施?请同学们回去继续探讨,针对新疆脆弱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开发新疆的同时,应该怎样去保护自然环境,面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等问题,写一篇小论文交给新疆的政府官员,以我们的智慧来帮助新疆更好更快地发展!观察图片,联系学过的知识,思考回答:灌溉方式不合理,会出现土壤盐碱化;过度开荒种植,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引导学生观察直观图,形成地理表象;进行思考,认识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课堂总结 对照板书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大”“美”“富”“旱”的地区,正是由于新疆的干旱,使得新疆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展示图片),所以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积极引导,连贯有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只提示、提问与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与思考,给予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通过形象、新颖的Google Earth软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运用空间思维观察、思考,解决传统教学静态、模型化学习的缺憾;并回归分层设色图进行验证,学生能够趣味性地学习,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设计,既解决学生对不同知识掌握的能力差异,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

教学设计容量大、节奏快,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另外,应用的软件以及微课程自主学习的教室在乡镇学校实施较为困难;在应用借鉴方面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灵活掌握。

猜你喜欢
新疆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新疆多怪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聪明的学生等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