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原则问题

2016-08-04 18:36李松蔚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上纲上线头脑任性

李松蔚

半夜,女儿从睡梦中醒来,嘟哝着一大堆谁也听不懂的话,说着说着还委屈地哭了起来。迷迷糊糊听了半天,似乎是说她心爱的玩具娃娃被我们弄丢了。我不耐烦地拍拍她:“娃娃还在,你是在做梦。”以为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结果反而更糟——女儿见我醒了,一定要我现在就把娃娃找来。

她的玩具在另一个房间,堆成了一座小山。谁有耐心大半夜开灯找娃娃?我甚至眼睛都懒得睁开。我敷衍地说:“娃娃就在这,喏,闭上眼睛就看见了。”可是女儿不依不饶:“在哪里?你都没有下床啊?”——她居然真想让我行动!我开始不耐烦了:“你是在做梦,赶紧睡觉!”于是她大哭起来。

这哭声终于让我没法再睡下去。我翻身坐起,疾言厉色地训斥她:“别没事找事,睡觉!”但我也清楚,一吵开,恐怕一夜都不得安眠。

一个梦境终于导致了一场战争。虽然如此,我觉得这一战十分必要。育儿书上都说,不该满足的要求绝不满足,可半夜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书上倒是没讲,但我以为,塑造边界意识更为重要。宁可一觉睡不成,歪风邪气不可助长。“你梦到娃娃,就让别人起床找娃娃,下次要是梦到摘月亮,你要干啥?”这是那天晚上我气急败坏的念头。可是现在,我又有不同的想法。

不过是一个4岁的女孩,请爸爸拿一个玩具而已。就算她是任性好了,偶尔一次,又何妨迁就一下她的任性呢?

假如这只是特例,比如她生病了,我二话不说就会下床。不但不觉得辛苦,反倒因为做了点事让她睡得安稳,而给了自己莫大的慰藉。这说明这件事我并非不能做,只是不愿在“日常”的语境下,使它变得像生活的某种“常态”。真正使我困扰的,不是拿玩具这件事本身,而是“这次满足了她,未来还要满足多少更无理的要求”?我担心它变成原则问题。

据我观察,不止我一个人经历过这样的担心,看见一件事,即想到后面还有第二件、第三件……愈演愈烈,终于发展到第N件,严重到不可收拾。反过来,要避免第N件最坏的结果,就必须从源头上堵起,狠斗私字一闪念。因此,此时此地的这件事不再只是它本身,而成为了原则问题。

譬如我有一个朋友,问我孩子游戏成瘾怎么办。细问之下,一开始不过是孩子玩手机游戏,不肯马上吃饭。父母看到这一点,即忧心忡忡,联想到成瘾,想到未来对学习不感兴趣,想到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想到遭人白眼,想到找不到工作,想到将来万一流落街头……再一看现实:孩子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抱着iPad。父母怒而一把夺下:“这么小就迷恋游戏,长大还得了!”

逻辑学上把这种思维称为“滑坡谬误”,从内容方面讲,有犯错的可能。从思维的过程上讲,也有风险,就是让人离开了当下的问题本身,转而去应付头脑中的想象,常常引发过度的反应。两个人讨论某件事,一个说:“我反对”,另一个说:“你怎么总是反对!”一加上“总是”二字,对方的反应就变成:“谁说我总是反对!我上次就……”这一上纲上线,就成了对一种习惯、一个规律、一个原则的辩论,对当下境遇的处理则难以为继。

记得在一门人际沟通课上,老师提醒:“给别人反馈的时候,只针对具体的行为,不要加入上纲上线的评判。”他认为后者会混淆焦点,并且没有任何好处。例如说一个人“声音太小,目光接触不够”,这个反馈有价值,它让人知道重点在哪里:声音要大一点,目光接触再多一点。可是有的反馈跟着补一句:“这反映出你内心的不自信。”这句话有害无益。

事实上,大部分上升到原则问题的情况,值得担心的都不是当事人,而是在头脑中一步千里的观察者。那些烦躁、担忧、愤怒,可能只不过是我们自身焦虑的投射而已。想到这里我有一点懊恼,但是转念一想,睡得好好的被吵醒,偶尔不理智地发个火,这又算是什么原则问题呢?于是我也释然了不少。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猜你喜欢
上纲上线头脑任性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千万别任性
金岳霖帮助冯友兰转变
任性者的搞笑
戴上就任性
有才任性党
PX厂的非PX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