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当前的很多语文课,在各种教学理念的左右下,显得热闹非凡。课堂上,或配乐朗诵,或PK竞赛 ,或课本剧表演,或配以精美的PPT拓展……可是,在这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有多大收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语文课当做放松课?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下降,认为学不学都一样?作为语文老师,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回想自己上学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时的古代文学课。老师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中,神情中满是对专业的热爱。虽然他从不与学生互动,但是大家深受他的感染,总是听得很入神。所以,能吸引学生的,是真正的知识,而不是表面的热闹。语文课触不到教学的根本,只玩一些花样,聪明的学生们当然一眼就能识破。久而久之,势必产生语文课无用论。
是时候给语文课做做“减法”了。让我们去冗就简,回归本质。
一、 什么是语文课的本质
从根本上说,语文课就是“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
读书是需要静心的,因此语文课的大忌便是浮躁。这并不是说语文课就要刻板教条,不接受新的教学手段。不过朗诵就得配乐,抒情散文就要配动画效果,也许反而会削弱学生对文字本身的感受。有研究发现,那些课堂教学中与学习材料主旨无关,但十分吸引学生眼球的小片断,会通过启动学生不适当的认知图式以及减少学生花在学习主要观点上的时间,对学习连贯性产生干扰,令学生偏离学习的主旨和目的,并最终妨碍到他们的学习进步。多媒体手段不是不能有,如果上《肖邦故园》配以所涉及的肖邦的音乐,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肖邦内心汹涌的感情;上《辛德勒的名单》辅以一些电影片段,也容易增加视觉震撼。也就是说,只有当多媒体影音与课文内容密不可分时,才会对课堂产生正面影响。相反,关系不大的多媒体影音,仅为营造气氛或吸引注意的影音,只会阻碍学生接触文本,靠视觉、听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的语文课不是真正的语文课。这些通过经验直观观察貌似对促进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有帮助的手段,实际上可能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根本就没有帮助 。
读书又是快不得的,因此语文课一定要把握好节奏,不能贪多求快。即便是想增加课堂容量,也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简单易懂的文本,节奏应当快一些;意蕴深厚的文本,节奏应当慢一些,要带着学生慢慢品,品出文字中的滋味 ,举一隅当以三隅反,方可进行下一环节。语文课大可不必将教参上的问题一一解决。事实上,受课时所限,也无法一一解决。况且,又有哪一个问题比细细品读文本价值更大呢?遗憾的是,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却常常听到“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读书”或者“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细读了”这样的话。一份调查表明,一些语文课堂上存在着这样的情况:①多数情况下,上课伊始,学生还没来得及读课文,讨论已经开始。②学生课堂上连续阅读时间平均不超过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累计阅读时间平均不超过8分钟。看也匆匆,读也匆匆。不好好读书,省下来的时间要干嘛用呢?仅仅是解决几个提问?或者多进行一些拓展吗?
读书当以“书”为根本。任何脱离了书本的教学活动都是无本之源、无根之木。如今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为了使课堂有深度,常常有两大倾向:一是匆匆略过文本,就文中某一问题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突出。文言文本身字词问题都没解决,文意都没弄明白,就探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叫学生如何回答;二是忙着比较阅读、拓展阅读,但是放在课文本身的时间却挤了又挤。试想,如果连课文都不深入,读不透,怎么会有底气再读拓展的篇目?篇篇囫囵吞枣,上再多的课也收效不大。早在三十多年前,钱梦龙老师就深悟这一点,他那著名的公开课《愚公移山》就是把文言字词的理解作为达成目标,通过学生读书,读懂了字词,读懂了句式,读出了深意。只不过,当年那是创新,而如今,恐怕我们得回归了。
二、 回归本质语文,语文老师该做些什么
老师是课堂的重要参与者,是课堂方向的把握者。要回归本质语文,语文老师至关重要。
一份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具备的特征,前两条便是博学和坦率。语文老师更应该广泛阅读,一来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二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对学生也能起到熏陶作用。这样,才能把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传授上。在课堂教学层面,“阅读”更应强调对课文的阅读,而且是多次、深入地阅读。深入钻研课文,才能深切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对教参的盲目复制,这样课堂才会有新颖别致的地方,才能点燃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一个有热情的课堂,一个师生都钻研文本的课堂,当然才是最本质的语文课堂,才是最让学生回味的课堂。梁衡在一篇文章里写过:“我高中时又遇到一位名师李光英,他对语文教材的诠释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至今我还记得他讲 《五人墓碑记》时扼腕而悲的神情,和讲杜甫 《客至》 诗时的喜不自禁,随手在黑板上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客至图……大概就是那一刻,如触动了一个开关,我就迷上了文学。”能影响学生终身的正是李光英这样的老师。
语文老师还应肩负起课堂教学中组织、引导的责任。基于“生本”理念,很多老师课堂上过分“尊重”学生的各种观点,似乎只要敢说、愿说,哪怕完全无中生有也要肯定鼓励。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不尊重课堂、不尊重文本。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讨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时,有位同学居然说到,是祥林嫂对阿毛没有尽到看护责任,才导致阿毛的死,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随后,就有同学进一步分析,祥林嫂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的悲剧,是谋杀自己的凶手之一……学生的观点虽然角度新颖,但是完全偏离了小说的创作目的,是对小说主旨的错误解读。这时候,老师就不能一味地肯定,而是应当引导正确的讨论方向,及时纠正错误。否则,这样的课堂虽然活跃,但早已背离了教学的初衷,显然已经扭曲变形。
如果要回归最本质、纯粹的语文,迫切需要让语文老师承担另一项责任——带领学生学会审美。这里所说的审美,仅仅是就文章而言,能辨别纯粹的文学、高雅的文学。文章风格各有不同,“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但每种风格的作品都有高下之分。很多学生对课本精心挑选的文章不感兴趣,却沉迷于流行文学,对一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章大加赞赏,究其原因,是学生还不具备对文章的审美、判断能力,而流行文学、神幻小说却以其表面的刺激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所以,语文老师就应该利用好教材和课堂,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美,也可以为学生介绍各类优秀文学,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己比较出高下。有了审美能力,最后必然对课堂产生积极影响。所以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回归本质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老师应坚守语文教学本质,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脚踏实地的知识传授上,通过满足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学习语文的渴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