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苹
(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江北区 400023)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规范化管理研究
童苹
(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江北区 40002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工程项目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资金投入、工程复杂度,都是以往无法比拟的,传统方式无法有效适应公平竞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规范招投标管理机制。本文将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化;研究
目前来看,国内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形式大于实质,而且也主要采用议标方式,无法确保招投标的规范性及其公平公正性。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规范化管理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现今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在不断完善,但是招投标过程中依然存在这一些问题与不足。
1.1 制度与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各领域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虽然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招投标方面的专业法律和法规已经走向了规范化,但是因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度不具体,管理力度明显不足。①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把握不到位。以发标阶段为例,招标公告发出以后,投标人投标书编制的时间缩短。这实际上属于舞弊行为,因为只要投标人提前掌握了招标信息,即有充足时间去编写投标书。在具体评标过程中,因多采用综合评标法,所以对评标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工程项目的法规对于规范以及界定等还不够成熟。②招投标主体缺乏规范性。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其主体有招标人、代理人以及投标人和评标专家等,在管理招标人时,如果投标人之间存在这恶性竞争,则处理难度相对比较大。
1.2 招标人问题
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招标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故意规避招标。比如,某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估计远远50万元,而招标人为了规避招标,故意将工程建设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小的工程项目,从而使单个工程项目的报价低于50万元。此外,还经常以各种理由以及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有缺陷、漏洞等为由,故意对招标时间进行缩短。②投标时,存在这人为因素影响。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发布的信息不按法报价律法规规定来办,比如电视、网络以及报纸等媒体上公告,仅在小范围内进行发布。部分招标人对发布的公告随意而为,对招标公告中应有的单位名称、地址以及招标项目信息、工程性质和招标时间地点等资料,故意的隐满,或是模糊介绍。同时,还存在着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文件中设置明显具有针对性的条款,诸如此类的招标障碍设置之目的,是为了能够给招标人有意向投标的单位开后门,严格违背了招投标公正公平原则。
1.3 投标人问题
工程项目招投标问题还表现为投标人问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存在串标现象。即投标人为了能够顺利中标,与招标人串通或者联合其他投标人围标,串标、陪标等现象屡见不鲜。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投标人为了能够在竞争中中标,就会恶意的去攻击其他竞争者,或以暴力威胁、或以金钱诱惑。②投标结束以后,中标人将该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权转让或者分包给其他单位。
基于以上对当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招投标管理,使其更加的规范化,应当构建如图1所示的招投标管理体系,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规范招投标环境
图1 建设工程招投标流程图
(1)应当不断健全和完善服务市场。就当前国内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弊端,比如上述的招投标人之间的互相串标、发布模糊或者虚假信息等。这些问题有其共同的特点,即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信息不对称而言,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关于某项经济活动,双方有知情者与不知情者。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成为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不对称”影响的消除,也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公平公正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国内建筑服务市场,其秩序与管理都非常的混乱,现行的很多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尚未形成统一、公平和公正的交易平台。加之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垄断现象严重,招投标环境并不干净。为此,我们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筑服务环境,比如交易中心,即为有形市场的表现形式。通过建立交易中心,为招投标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形平台,并利用这一平台来实现对招投标过程中的有效管理,使招投标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主体均受到统一规范。在该平台中,所有的招投标活动均受到统一的监管,这有利于维护工程项目招投标竞争的公平性、公正性。
(2)提供规范的信息服务。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在现代工程建设领域的作用和地位备受关注。信息的有效运用,始终贯穿于整个招投标过程,信息的实效性、透明度等,都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质量。比如,信息的广度、深度以及信息本身的质量情况,在很大承担上决定着该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质量,因此应当加大招标传播宣传力度,使更多潜在的投标人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投标中来,给招标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2.2 完善和健全招投标监管体系
监督管理体系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得以有效进行的关键,不仅包含了法律法规监督、行政监督,而且还包含了市场、新闻监督以及各种舆论形式。其中,法律法规仅仅只是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方法,只有进行严格执法才方可使其规范化。对于法律法规而言,一旦国家制定颁布了,就必须具有非常强大的约束力,体系和机制具有一定的监管作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应当确保法律规制的强制性。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加强监管,是有效的监管手段和途径。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建筑市场上的常见交易行为之一,市场监管在整个招投标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设立健全有形市场,不断完善和改进无形市场,从而能够充分发挥招投标过程中的监管作用。市场的监管作用得到发挥,前提是建筑行业市场有完善的机制。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舆论以及新闻监督是必不可少的。①工程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而且招标活动也要求保密性,以致于舆论以及新闻媒体无法准确地掌握招投标过程中第一手资料。②舆论容易出现误导现象,以致于招投标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在金钱诱惑以及暴力威胁下,容易发生扭曲。通过新闻监督,可以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得以有效的实现。采用新闻报道手段,可将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一些细节予以曝光,这可以确保营私舞弊现象无处藏身。
2.3 工程项目招投标主体行为的规范化
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各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协作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工程建设项目活动体系。作为招投标行为主体,实践中的行为难免会有主观性,为此必须加强主体行为规范管理。①招标人,即业主。对工程建设项目整体监督管理,在选择代理招标机构代理招标或者自身部门核准招标资质时,采取自行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工程建设项目业主自身的行为规范化,应当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对招标的建设项目应当坚决进行公开招投标;同时,还要严格按要求,合理安排招标方式,以免出现串标等问题。②投标人主要负责投标活动。实践中,投标人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靠实力取胜,实事求是的对投标文件进行编制,不可弄虚作假或者投机取巧。严格控制投标人的行为,保护弱势竞争者;对优势投标人进行严格的审查,最大限度地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性。③采用法律手段对投标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以免其串标或者陪标。同时,还有建立严格的制度,形成投标人不敢违法的惩戒机制、不能违法违规的防范机制以及不易违法违规的保障机制。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的不断庞大化、复杂化,加大了招投标管理的难度。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地确保招投标阶段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活动顺利进行。
[1]陈文纬.浅谈国有企业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228.
[2]窦丽.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思考与探讨[J].化工管理,2014(5):247,249.
[3]余晓钟,魏新,梁陇霞,等.论工程建设项目社会风险的成因、后果及应对[J].天府新论,2013(6):58~62.
[4]张曙光.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模式应用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4,36(3):135~137.
[5]赵丽坤,张美玲,冯鹏,等.基于知识管理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冲突问题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11):79~83.
F284
A
1004-7344(2016)15-0011-02
201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