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蕾,张晓娜,张沛康,简婉欣,谢敏婷
(1.广州大学 就业指导中心,广州 510006; 2.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 510006)
高校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研究
唐蕾1,张晓娜2,张沛康2,简婉欣2,谢敏婷2
(1.广州大学 就业指导中心,广州510006; 2.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摘要:采用量表法以广州地区某高校的1 134名在校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结果显示: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男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压力显著高于女学生干部;任职最高级别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显著高于最低级别的学生干部;工作时间不足1年的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显著低于工作1-2年和2-3年的学生干部;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显著高于未获得此荣誉的学生干部。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压力管理;心理弹性
本文引用格式:唐蕾,张晓娜,张沛康,等.高校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6(6):49-54.
Citation format:TANG Lei,ZHANG Xiao-na,ZHANG Pei-kang,et al.Study of Stress Management Ability of Student Cadre in College[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6(6):49-54.
一、前言
压力管理,就是将人的压力程度调到最佳点,以达到最佳绩效,同时避免因为过度压力导致心理与身体受伤害的过程[1]。压力管理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环境因素[2]; 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3];三是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4]。
为测量压力管理这种抽象的概念,学术界提出了 “心理弹性”的概念。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5]。一般来说,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表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调控力越强,身心越健康。
在心理学界,已有较多关于压力管理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职场人士或普通的学生的,对学生干部这一群体的关注较少。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在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生干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常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中坚力量。由于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肩负更多的责任,还经常要处理工作与学习、生活的矛盾,他们中许多人不同程度地表示心理压力较大,对日常学习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高低,对于学生干部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关键的影响。本文选用心理弹性作为压力管理能力的代理变量,试图对学生干部的学生工作经历、自身特点与压力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究影响压力管理能力的因素,从而为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和学生工作的完善提出可行的建议。
二、方法
1.被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地区某高校在校学生作为被试,有效被试1 134名,其中男生占27.5%,女生占72.5%,学生干部比例为53.17%。
2.工具
(1)张楠、肖建新修订的版心理弹性量表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共25个项目,包含成就、乐观与信仰3个因子,采取5级评分制,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在国内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自编的《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调查问卷》。
3.程序
集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共发出问卷1 290份,回收1 211份,回收率达93.88%。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1 134份,有效率为93.64%。
4.数据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19.0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的比较
以是否是学生干部作为分组变量、压力管理能力作为检验变量,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P=0.000)、成就因子得分(P=0.000)、乐观因子得分(P=0.001)差异非常显著,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成就因子得分和乐观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的影响
以学生干部的性别作为分组变量、压力管理能力作为检验变量,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P=0.006)和成就因子得分(P=0.000)差异显著,男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和成就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学生干部。
分别以学生干部所在年级、专业作为自变量,以压力管理管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和专业对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和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影响(P>0.05,以下同)。
表1 学生干部身份与压力管理能力的t检验
表2 学生干部性别与压力管理能力的t检验
(三)工作状况与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的关系
在分别以学生干部所在学生组织类型、干部级别、工作年限、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状况为自变量,以压力管理能力总分、成就因子得分、乐观因子得分、信仰因子得分为因变量的16个单因素方差分析中, 分别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证实学生干部所在学生组织类型、干部级别、工作年限、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状况各水平无显著差异。
如表3~表6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在学生组织类型对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影响,干部级别对压力管理能力总分(P=0.000)、成就因子得分(P=0.000)、乐观因子得分(P=0.000)影响非常显著,工作年限对压力管理能力总分(P=0.001)、成就因子得分(P=0.001)、乐观因子得分(P=0.003)影响显著,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状况对压力管理能力总分(P=0.000)、成就因子得分(P=0.000)、乐观因子得分(P=0.000)影响非常显著。
对学生干部级别进行多重比较后可知,任职最高级别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成就因子得分和乐观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最低级别的学生干部。
对工作年限进行多重比较后可知,任职时间不足1年的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和乐观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任职时间为1~2年和2~3年的学生干部,任职时间不足1年的学生干部的成就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任职时间为1~2年的学生干部。
对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状况进行多重比较后可知,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成就因子得分和乐观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未获得此荣誉的学生干部。
表3 学生干部所在学生组织与压力管理能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4 学生干部级别与压力管理能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5 学生干部工作年限与压力管理能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6 学生干部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状况与压力管理能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讨论与分析
(一)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的比较
本研究发现,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成就因子得分和乐观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这说明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相比,他们的压力管理能力更强,成就动机更为明显,心态更为积极乐观。学生干部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处理,有不少的矛盾需要化解,在长期处理压力的实践过程中他们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增强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多数的学生干部是抱着提升个人能力的愿望加入学生干部队伍的,一开始就有成就自身的目标,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成功和进步又会促使他们产生更多的获得成功的目标和愿望。这种成就动机,激励学生干部在不断的追求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体验到创造和追求的价值,使其心理素质、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在动态的锤炼中不断提高[6]。对外界环境调控能力的增强使得学生干部在面对挑战时信心更强,更为积极乐观。
(二)性别对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男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和成就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学生干部。郭楠认为,在整体上,男生的心理承受力水平高于女生,这和对性别的认识有关[7]。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长期由男性主导,传统思想认为男性相比女性而言,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获得更多的成就。这种性别差异的思想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影响着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与女学生干部相比,男学生干部更习惯于承担责任、承受压力,更重视个人的成功,有更强的成就动机,在面对压力源时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级别、工作年限、评优状况与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的关系
研究发现,学生干部任职级别、工作年限和评优状况显著影响压力管理能力。
任职最高级别的学生干部比最低级别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更强,成就动机更强,更为积极乐观。这很好解释,工作能力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合理分配时间、调节情绪等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更高的职位开阔了学生干部的视野,他们会树立更高的目标,产生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愿望。
工作时间为1~2年和2~3年的学生干部相比不足1年的压力管理能力更强、更为积极乐观,原因可能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学生干部累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应对困难的心理更为成熟,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缓解压力。同时,工作时间为1~2年的学生干部比不足1年的成就动机也更强,这与学生干部的成长规律比较一致。一般来说,学生干部在进入学生组织的第一年,因为不熟悉工作、缺乏管理经验等原因,往往担任的都是最低级别的干事等,主要从事一线执行工作的职务,到第二年才有机会提拔到部长、副部长等管理岗位,而在管理岗位上就需要对人、事、物进行管理,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策划组织能力等,因而这会在给学生干部带来更多压力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成就动机。
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干部相比未获得此荣誉的学生干部,具有更强的压力管理能力、成就动机,更为积极乐观。不可否认的是,优秀学生干部比普通的学生干部能更有效地处理日常的学生工作,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即使面对繁重、复杂的工作也能调节好个人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优秀的学生干部给人的印象总是积极上进的,拥有强烈的提升自我、获得成功的成就动机。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成就因子得分和乐观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
(2)不同性别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有显著差异,男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和成就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学生干部。
(3)年级和专业对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和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影响。
(4)干部级别对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影响非常显著,任职最高级别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成就因子得分和乐观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最低级别的学生干部。
(5)工作年限对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影响显著,工作时间不足1年的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和乐观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工作1~2年和2~3年的学生干部,工作时间不足1年的学生干部的成就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工作1~2年的学生干部。
(6)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状况对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影响非常显著,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干部的压力管理能力总分、成就因子得分和乐观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未获得此荣誉的学生干部。
(7)所在学生组织类型对学生干部压力管理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影响。
(二)建议
(1)高校应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干部的工作,从而不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等,使其处事方式更为成熟。
(2)高校应更多地关注女学生干部和工作第一年的学生干部,从认知方式、行为模式、情绪管理等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3)高校可积极推进学生干部之间的朋辈教育,鼓励学生干部中的优秀分子主动成为教育和帮扶主体,帮助其他学生干部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从容地应对工作的挑战,协调好工作、 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欣丽,时勘.压力管理的心理学解读[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5):58-59.
[2]李斌.现代企业中的压力管理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7):56-57.
[3]徐长江.工作压力系统研究:机制、应付与管理[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69-73.
[4]张向前.西方的压力管理理论简述[J].燕山大学学报,2005(3).
[5]关泰宇,栾奕.心理弹性测量的研究现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7):1223-1224.
[6]黄强.高校学生干部成就动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7]郭楠.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心理承受力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62-63.
(责任编辑张佑法)
作者简介:唐蕾(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doi:【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6.0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6)06-0049-06
Study of Stress Management Ability of Student Cadre in College
TANG Lei1,ZHANG Xiao-na2,ZHANG Pei-kang2,JIAN Wan-xin2,XIE Min-ting2
(1.Vocational Counsel Centre,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As a study of the student cadres’ stress management ability,1 134 college students were participated in the investigattion in Guangzhou area by using scaling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 cadres’ stress management abilities are better than those who are not student cadres,and the stress management abilities of male cadres are better than female,and the superiors’ a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subordinates’,and the tenure of the cadres which less than one year are obviously worse than those more than one year,and the student cadres who achieved an award of excellence are better than those who have never got on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cadre; stress management; mental elast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