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昆,谭丽婷
(1.广东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528145;2.佛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佛山地理标志农产品:雪梨瓜高产栽培技术
黎昆1,谭丽婷2
(1.广东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528145;2.佛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佛山市乐平镇是广东省重要的甜瓜生产基地,水源充足(北江水),非常适合甜瓜生长,甜瓜年种植面积超过1 334 hm2。雪梨瓜,又名甜瓜、香瓜,在乐平有较长的生产历史,20世纪70-80年代已经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在2009年成功注册商标并获得“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由于其肉质爽甜、瓜香味浓、独具风味,发展前景看好,产品销往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大中城市,且供不应求。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选择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的银辉品种。
土壤以冲积砂土、河滩地、丘陵地为佳,有机质含量≥1.2%,pH值5.50~6.82。
2.1播种期
雪梨瓜为喜温型作物,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早春栽培要在设施棚中育苗,根据商品上市时间确定播种时间,一般1月下旬到3月播种育苗,苗龄35 d左右。
2.2培育壮苗
采用穴盘直播,每穴精选种子1粒,播种前可用55℃温水浸种10~15 min消毒杀菌,再在30℃水中浸泡4 h,用湿布包好放于28℃下催芽,一般2 d即可露白,露白后把温度降到18℃左右,以防出芽细弱,胚芽长到0.5 cm时即可点播。苗期可喷施0.5%尿素液或0.5%复合肥液促长,同时喷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 d 1次,防治立枯病、猝倒病。保护地育苗在移栽前1周开始炼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2.3整地施基肥
基肥以优质有机肥为主,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复合肥80 kg、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20 kg。将地整平整细,畦宽(包沟)1.8~2.0 m,起高畦深沟,要求排灌方便、雨天无积水,铺设滴管并用双色地膜覆盖畦面。
2.4定植
每667 m2定植250株左右,单行定植于畦面中间。选择阴天或者晴天16:00以后定植,尽量选择大小一致的壮苗;定植时不要弄伤茎叶及根系,保证根系所带营养土块的完整性,定植不要太深,刚过育苗土为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高温或者天气干燥时,第2天早上可以再浇水1次。
2.5田间管理
①水肥管理定植以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确保幼苗成活率,个别死苗及时补上,缓苗后分次中耕,并喷壮苗灵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伸蔓期,可结合浇水追施氮肥,确保营养生长期肥水供应充足。幼果坐稳后开始追施膨果肥,可667 m2施硫酸钾10 kg、磷酸二氢钾10~20 kg,或者冲施液体肥料,间隔5 d 1次,连续追肥3次。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至采收前10~15 d停止浇水。
②生长管理甜瓜以子蔓坐果为主,在主蔓具有5片真叶时摘心,促进子蔓生长;子蔓坐果后再对子蔓摘心,保证营养供给幼瓜,促进幼瓜膨大;开花授粉期如遇天气不好,可辅以人工授粉,及时摘除畸形、瘦小的幼果。由于甜瓜子蔓比较多,可以隔3~5 d摘心1次,去掉过密或没有坐果的子蔓。
③适时采收甜瓜一般在坐果后27 d左右成熟,此时瓜柄附近开始转为淡黄色,表皮有光泽,果皮转变为淡黄色或者黄白色。采收宜在早上或者傍晚进行,将果柄连同适量的蔓一同剪下,利于储存和运输。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尤其应该注重生态防治,化学防治时宜采用低毒农药,交替使用,在阴天或傍晚用药,采收前15 d停止用药。
3.1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虫、黄守瓜、斑潜蝇、地老虎等。白粉虱、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可结合黄板诱杀。黄守瓜可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喷施栖息场所来防治。斑潜蝇可选用1.8%安福丁(阿维菌素)乳油或2%天达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2%氯福(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淋根防治,或炒香米加糖拌敌百虫诱杀。
3.2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疫病、叶斑病、枯萎病、病毒病。真菌性病害可培育壮苗,加强水肥管理,此外,白粉病发生初期使用25%乙嘧酚悬浮剂750倍液、430 g/L好立克 (戊唑醇)1 000倍液、300 g/L翠泽 (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 000倍液喷施;霜霉病、疫病发病前可用25%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安泰生 (丙森锌)750倍液喷施,发病初期喷施25%凯润(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50%安克(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防治。细菌性叶斑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每隔5 d喷施1次,连喷2次。枯萎病在种植前可667 m2施生石灰50 kg,移栽后10 d采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300倍液淋根,连续淋3次。病毒病,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珠及时处理,并做好传毒媒介蚜虫的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8%菌克毒克(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0.1%高锰酸钾液。
S652文献标识码:B
1001-3547(2016)12-0067-02
10.3865/j.issn.1001-3547.2016.12.027
佛山市科技推广项目
黎昆(1987-),男,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栽培与推广,电话:0757-87218806,13929593972,E-mail:278207382@qq.com
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