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飞
摘 要:信息时代悄悄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影响最大的是年轻群体中的大学生,他们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有干劲,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能够加快实现他们的理想。但相反一些不健康的负面影响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使一些目的不明确,立场不坚定的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思想,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的方法,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祖国的发展和富强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创新
当代大学生被新媒体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使当代青年的交流方式、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当前,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创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机遇,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生命力的灵魂。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把价值引领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新媒体内容与活动之中,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大学生的生活受到新媒体深刻地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新媒体的诞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模式和方法,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对互联网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青少年对互联网信任度高、依赖性强、评论和分享的参与度也非常高”。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成为高校大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交往的重要路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开辟了新阵地。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追求。深入把握新媒体的运行规律,认真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构筑立体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导向。
1.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从正面影响来说,网络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为各种思想观点、先进文化、专业知识提供了传播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新媒体也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物理载体,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交流,使他们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参与社会生活。从负面影响来说,网上涌现着大量西方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判断是非和分析形势的能力尚浅,极易受到腐朽观念的冲击。许多大学生缺乏对媒体的清晰认识和科学引导,不能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媒体,网络世界里道德缺失的现象数见不鲜。
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大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网络媒体世界里,同时存在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反主流、反权威、反传统的声音与理性、温和、正能量的声音同时存在。他们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如何帮助大学生们正确的分析和获取信息,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增强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积极有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如何增强他们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拣选能力,筑牢思想防线,树立坚定信念,纯洁思想道德,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教育引导,又要加强管理监督。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其带来利益点的同时,也对其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整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受教育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与时俱进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1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备主体双互性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紧跟时代脉搏,积极配合传统教育方式的现代化的实现。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配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开放性、超时空性、自主性、平等性和互动性等现代化思想教育方式的创新、改革与落实。其次,转变传统教育方式,由僵硬灌输式向灵活引导式转变,由单一性向双互性转变,由静态式向动态式转变。再次,构建新时代媒体环境工作机制。最后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依托腾讯QQ、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首先,创建视听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利用新媒体可以应用把文字、图像和声音融合在一起的优势,把新媒体充分应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活动之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利用网络媒体创新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制作成一个视频文件,置入学生参与度比较高的新媒介渠道中去,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进行讨论、互动与反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双向交流。
2.3 重视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
首先,组建校园BBS。作为大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校园BBS的学生参与度比较高,高校BBS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据点。其次,建立一个网络上的情绪疏导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阵地要转移到网络上来,了解学生目前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迅速处理后要和学生做好沟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误会。最后,强化红色网站、校园BBS的网络设计与板块建设,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如可以开设生命教育、人生规划、心理健康、创业就业等版块。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是传统模式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立体化、等特征。
参考文献
[1]孙若菡;;运用新媒体做好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2年39期
[2]孙若菡;;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大学生人格完善刍议[J];网友世界;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