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016-08-02 13:11胡玉花王岭
卷宗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

胡玉花 王岭

摘 要:目前,化学化工类学生对专业认同感较低,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化学领域将来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本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较低的主要原因,并且着重阐述了在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实际的解决专业认同感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院;专业认同感;实验教学

专业认同感指的是学生个体在外在环境的学习中逐渐了解,认可并且喜欢所学专业,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并依据所学专业选择职业,并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一系列情感、认知或行为。

从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形式对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四所本科院校化学院700名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其中有效问卷691份。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认同感低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因为迷茫沉浸社团活动,打游戏等现象。因此,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化学领域将来的发展。

1 化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低原因研究

1.1 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

每年的高考填报志愿都是一个家庭的大事,而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受到很多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相应的化工类人才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家长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具有跟风性,盲目性[1]。大学四年的黄金学习时间并非学生自身的主观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进步。另外,本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调剂志愿。学生在第一志愿被拒后产生消极心理,对应的就会对所就读专业产生相应的抵触情绪。当消极情绪无法得到排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专业兴趣的培养,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专业认同感薄弱的情感和行为。

1.2 基础实验教学忽略理论联系实际

在本科基础课程中,教师片面的强调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未能很好的将化学与社会、与生活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基础实验开展过程中,教授内容陈旧,往往许多实验都注重实验原理,而忽略实验产品以及操作过程对于现代工业的运用。学生按照教师所提供的实验步骤依葫芦画瓢,得出数据,写完实验报告了事。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的结果通常表现为操作考试时学生只会搭建课本上已有的装置,而装置可用于怎样的实际应用,做出怎样的改变会有怎样不同的实验效果一问三不知,甚至对于装置的原理都模棱两可。

1.3 学生惧怕化学学科的危险性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导致学生对化学学科抵触的重要原因:因为对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学生普遍放大化学学科的危险性。学生中大部分特别害怕接触化学试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听到学生询问这个那个药是不是有毒,会不会着火,这在很大程度上一个课题经常找不到本科生帮忙。在个人访谈时许多本科生特别是女生都表达了希望本科期间或者研究生考试时转专业的想法。尤其是在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仓库爆炸事件,清华何添楼着火,复旦投毒事件等一系列化学事故发生后,致使本专业学生出现恐慌情绪,职业安全感降低,个体心理压力上升,从而影响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1.4 科研道路不易,畏难情绪未能得到合理排解

本科生在读期间或多或少的跟随研究生初涉科研路。就目前调查的几所学校来说,化学专业硕士生毕业未有发表文章的要求,这将导致许多硕士生科研态度不积极,科研成果不明显。另外,导师上课任务繁重,无暇时时刻刻指导学生,导致科研周期长,效果不佳。而对于本科生而言,硕士生的成果直接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与成就感,再加上无人引导学生的情绪,科研的启蒙路就会变得异常艰难。久而久之,迷茫、畏难等不良情绪足以麻木学生的专业热情。

当然,引起化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低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新专业的专业建设工作还不够,学院在专业认同感教育上有所缺失,学院参与学生就业还不够积极等。诸多的内因外因导致了现状,学院管理者和辅导员等也创造了许多外界有利条件来改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但我们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正所谓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最关键的还是学生如何通过加深专业认识来对化学专业有认同,有成就感。化学这一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在实验课中学生感性知识的获得容易对本学科产生兴趣。因此,作为一名实验课教师,研究在实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克服学科障碍,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将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教学中专业认同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2.1 加强学生的从业安全技能,消除职业恐惧

化学是一个常与各种试剂打交道的专业,且许多试剂可燃,有毒。这就要求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和化学试剂和平共处。目前,许多院校都设有消防演习,但只笼统介绍普通试剂着火、电器着火、通风橱着火的处理方法,以及简单的逃生技能。但对于将来的从业人员,这些还远不能消除他们的恐惧。教师应该在平时实验课授课过程中,尽可能的对各种化学药品的灭火方法进行反复的强调,尽可能的对各种毒性物质的使用解释清楚并让学生尽数掌握[2]。学生只有在掌握这一项安全技能后,才能坦然接受这一学科的危险性,才能勇于走进实验室发现化学世界的绚丽多彩。

2.2 加强实践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成就感

本科生在进入大学后会系统的学习各科实验课,实验的成败往往在于细节的处理,从未深入学习实验操作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细节如何处理,操作是否规范都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亦可将多年总结的课本外的实验操作细节教给学生,让学生们尽情的体会从无到有的喜悦。当学生操作不当引起实验失败时,教师应做到不为难学生,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争取下一次的成功。兴趣和信心就是在这一次次鼓励和成功中累积起来的。

2.3 加强实验内容改革,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各学科的实验相应的需进行改革[3]。例如,有机化学实验在基本操作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阿司匹林的合成”、“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应用性很强的试验项目,成功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同时,有机实验还专设了学生自行设计方案的试验项目“苯佐卡因的制备”,苯佐卡因制备方案不止一种,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提供各种原料,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师生共同探讨实验进程,足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应用化学的学生在精细化工实验中学习面膜、清漆、雪花膏等等日用品的制备[4];化学师范的学生在化学教育实验课上学习如何将课本上的实验与中学教学完美结合;化学工程工艺的学生在化工实验中系统直观的体验各种化工大型设备等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3 結语

综上所述,种种的原因使得学生专业认同感低,影响本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未来化工行业的发展,迫使教师通过各方面重塑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而对于专业实验授课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争取为全国化工业输送更专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佳,曹晓惠,严萍,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策略研究[J].网友世界,2014(6):102-102.

[2]金靓婕,梁承红,李荫,等.强化化学基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12):262-263.

[3]秦永华,张雅娟,张斌,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J].化学教育,2015,36(4):43-46.

[4]刘仕伟,李露,于世涛.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5):114-115.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
问题引导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光反应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研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
微课在高职高专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综合实验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