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亚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对地税局税务稽查而言,自然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地税局税务稽查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以此来提升税务稽查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才可以有效满足经济与时代发展的相关要求。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途径,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
所谓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指的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利用,达成地税局税务稽查有关数据的收集、处理以及应用,以此来提升执法水平、加强管理的整个进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税务稽查管理及相关的查账软件开始逐渐在全国国税、地税系统进行普及,其标志着我国的税务稽查工作开始逐步步入信息化的管理途径[1]。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基层地税局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在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加强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保障稽查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其本身绝对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必然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弄个存在的。正如上文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在我国税收征管当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税务信息化进程当前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税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含“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
所谓一个平台,指的是包括网络软件与硬件为一体的技术基础平台;二个处理指的是依靠统一的技术平台来实现信息资料在省局与总局中进行集中处理;三个覆盖主要指的是应用内容逐渐覆盖全部的水肿,包括地税局、国税局以及所有工作流程,最终能够形成部门联网的良好局面;四个系统主要指的是业务的规范、重组以及优化,最终形成一个以征管业务为主,包含决策支持、行政管理以及外部信息在内的四大子系统方面的应用如箭[2]。上述内容是税务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也逐渐从最初的模拟手工操作的电子化时期,逐步发展到有效涵盖税务稽查全面管理的信息化阶段。然而,我国基层地税局虽然在积极响应税务稽查信息化的要求,但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地税局均没有真正实现稽查工作全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税务稽查信息化全面推进的速度较为缓慢。
2 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大信息化基础的建设力度
1、税务稽查局域网建设
地税局应当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综合筹资,加强税务稽查局域网建设,积极将税务稽查系统与上级机关、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对接,实现相关资料的共享共建。与此同时,地税局还应当主动与电信机构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合作,针对互联网宽带数据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网络传输的质量与速度,使得税务稽查管理网络能够逐渐形成连接快速、覆盖面广以及网点多的网络,真正为税务稽查工作共建共享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
2、档案管理硬件系统建设
各地地税局应当综合参考税务稽查的相关要求,主动配置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移动硬盘以及高性能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同时重新布置内部基于交换机的高速局域网,满足软件应用和数据分析处理的需要。
3、稽查数据库建设
地税局应当积极选择先进的开发工具,进一步加大稅务稽查数据库建设力度,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库标准,有效解决相关部门自行收集、各自为政的局面。与此同时,还应当将之前分散的、多种介质的档案文本、照片、录像以及录音等进行有效的转化归档处理,同时针对法规、征管以及税政部门请示的答复进行集中收集,真正形成税务稽查政策信息库的自动整理、检索、查阅以及利用,使得某些政策问题的适用口径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
(二)整合政策加强信息共享
其一,针对现有的税收法规与政策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将其收集整理到税务稽查政策法规的信息库当中,使得相关法律依据能够更为明确。通过税务稽查信息库实现相关信息资料的高度共享,针对稽查进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能够统一掌控税收政策的具体尺度,从而有效防止发生针对不同企业提出的相同问题适用不同税收政策的情况,亦或是不同阶段针对相同问题适用不同税收政策的现象。
其二,不断加强征管机构与稽查机构之间的信息共建共享。一方面,地税局应当主动加强征管机构与稽查机构的交流沟通,征管机构应当把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的日常检查、发票管理、纳税评估以及税源管理等资料及时反馈给稽查机构,而稽查机构则应当及时把查处的违法行为的结构与加强征管的相关建议反馈到征管机构,真正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互动;另一方面,征管机构应当尝试给予稽查机构使用软件系统当中的查询权限,使得稽查机构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浏览不同系统当中的相关信息,能够进一步掌握被查对象的相关资料[3]。
其三,强化各个稽查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一方面,主动利用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共享各个稽查机构查处的税务违法案件状况,通过共享检查报告、审理报告等阶段性报告和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稽查结论等结论性文书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检查方法;另一方面,主动利用选案系统共享在检查过程中摸索及总结的税收、经济、技术等指标,内容主要涉及到行业税负、投入产出比以及能源消耗指标等。
其四,加强地税局与国税局之间的信息共建共享。一方面,主动加强地税局与国税局在发票相关的共建共享,以便于在稽查的进程中能够针对关联方票据、大额货物销售发票等实施核查;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地税局与国税局在稽查层面的共建共喜爱那个,使得相关信息资料能够进行高度的互通共享,以此来提升稽查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稽查队伍培训教育
从稽查工作人员的层面来看,熟练掌握一款稽查软件的使用并不困难,其在工作能力与实践经验方面都可以满足相关要求,再加上地税局进行针对性的短期、中期专业化培训教育,必然能够大幅提升稽查队伍的综合水平[4]。这就需要地税局积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稽查队伍的综合素质,保障税务稽查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方面,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应当从长远发展的高度着手,地税局必须要积极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通过积极引入、培训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以此来满足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制定一套系统的培训教育制度,积极组织计算机系统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税控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培训教育力度,通过积极构建仿真培训环境,分批次、分岗位针对地税局职工进行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从选案、稽查、审理、执行以及归档等相关工作的无纸化操作,在提升稽查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促进稽查工作更为规范、精细的开展。这就需要地税局高度重视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信息化基础的建设力度、整合政策加强信息共享以及加强稽查队伍培训教育,以此来推动地税局税务稽查信息化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戴嘉娇.我国税务稽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5.
[2]梁俊娇.电子商务之税务稽查证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J].税务研究,2013,02:84-88.
[3]李亚民,佘镜怀.借鉴国外绩效管理方法 构建我国税务稽查绩效管理模型[J].涉外税务,2011,04:67-71.
[4]孟莹莹,侯伟.税务稽查现代化:理性优化、国际借鉴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税收经济研究,2012,04: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