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提升与拓展

2016-08-02 08:41李梅
卷宗 2016年6期
关键词:阅读服务数字图书馆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的阅读方式已经慢慢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纸质阅读量不断减少,逐渐偏向于使用数字媒体阅读。因此,当现代阅读技术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时,图书馆的服务也应该随之变化,所以探究新时期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提升与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笔者先提出数字阅读对当前图书馆的影响,为分析当前数字阅读服务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奠定基础,从而为新时期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提升与拓展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

1 数字阅读对当前图书馆的影响

(一)纸质文献资料借阅量逐渐下降

在现代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兴媒介和数字阅读逐渐兴起,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根据当前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2012年使用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读者中,超过93%的读者在使用完电子书阅读之后不会再阅读纸质版图书,甚至还有部分的读者只使用数字阅读媒体,而不再阅读纸质文献,充分说明当前大部分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部分纸质文献读者逐渐转向数字阅读[1]。

(二)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调整

现代数字媒体快速增多,数字媒体出版将逐渐超过传统出版,甚至数字媒体将发生本质性变化,逐渐出现更多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而不再仅仅只是纸质资源内容的数字化。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应该适应现代这种情势,不断强化资源建设,合理调整纸质图书和数字图书资源的管理规模。同时,还应该合理分配数字图书资源和纸质图书资源的采购管理经费,全面统筹数字图书资源和纸质图书资源建设,从而促使其两者能够在管理结构上形成相互补充的局面,有效避免多项图书资源重复建设而出现浪费资源的现象。除此之外,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版权问题的背景下,当建设数字化图书资源时,则面临着版权问题[2]。因此,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资源时,应该坚持在尊重版权的基础上开展,从而促进当前人们的创造力发展。

(三)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化

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超过了5亿人,其年增长率高达19.2%。其中,现代数字阅读的主要方式为:现代网络信息在线阅读和手机移动阅读。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传统图书馆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无法满足现代人们获取阅读资源信息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广大人们对现代图书馆场地的要求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了当前大部分图书馆读者减少,影响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化[3]。

2 数字图书馆服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与经费受到限制

在当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成本较高,例如:在2009年的杭州城市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在采购电子资源方面则花费了较多的资金,其市价一般在2000可以购买很多文献资源,而2000则只能够购买一台低配置的电脑,在无形中增加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压力,这无疑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拓展。其主要原因是当前大部分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使用的经费本身就较少,而当面对高成本时,则会严重阻碍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和提升。

(二)数字资源整合的技术限制

在当前实现数字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其数字资源高效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难题。其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资源整合需要进行跨库搜查,各种不同的服务技术平台必须统一电子书和平台建设格式,以及合理统一管理网络手持阅读器和英文期刊,相互兼容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保护版权的问题。其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重点问题批注和数字图书编辑对技术的要求,以及有效提升新时期图书馆阅读服务质量,便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内容,从而有效强化资源管理技术[4]。

3 新时期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提升与拓展途径

(一)加快数字资源建设,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资源作为当前圖书馆服务广大读者的重要文献资料。如果传统的图书馆还不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则会逐渐失去更多的读者。其中,当前数字化阅读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普及率依然较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当前数字化图书馆资源较少,缺乏量的选择,从而导致广大读者无法更好的体验数字化阅读。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新时期图书馆服务,传统图书馆应该合理增加数字资源建设的经费,构建起良好的数据资源库,逐渐开展各种多媒体阅读、个性化阅读和互动阅读等多种服务模式,以便更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各个图书馆在建设数字化资源时,应该强化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节约建设成本,从而为广大读者创造良好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其中,在2012年之后,国家图书馆每年都会与多家图书馆联合起来,然后再将优秀的数字图书资源传输给广大读者,其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期刊课件、电子视频等多项资源,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精神追求。

(二)顺应时代发展,提供在线阅读服务

在当前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线阅读以自身获取信息方便快捷、互动性良好等优点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大部分人们认为看书阅读、上网阅读和纸质阅读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线阅读逐渐成为了广大人们阅读的常规行为。因此,图书馆在这样的形式下,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便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好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加大图书馆网站的宣传力度,切实为读者提供更多在线服务资源。其中,除了网页在线阅读资源和阅读软件等各种基础内容之外,图书馆还应该为读者提供免费下载的阅读资源,以方便读者离线阅读。

目前,从人们使用的上网工具分析,大部分人们选择手机上网,其比例已经高达81%,逐渐成为了上网的第一大终端设备。因此,图书馆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要求,通过强化信息网络设备,如:云计算、WIFI等,大面积引入无线移动阅读服务。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针对Android系统等各种智能手机平台开发专用的APPS系统。例如:当前上海图书馆不但为广大图书馆读者提供更多优质数字图书服务,有效扩大数字电子书的应用范围,积极开展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而且还不断进行研究,加快优化基于浏览器的在线阅读体验,不断在苹果iOS等应用系统平台推出专门的数字阅读平台,从而促使读者能够在图书馆馆外也能够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在图书馆提升数字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开发更多有价值的数字阅读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很多滥竽充数的数字阅读资源并不能够吸引较多的读者,但是如果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和用户的需求开发出更多较高价值的阅读产品,深入开发二、三层次的阅读资源,则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同时,强化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不仅是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优势特征,而且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依赖于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从而将数字图书馆多种阅读产品使用多形态、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以此吸引更多用户,并培养数字图书阅读用户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全面做好数字阅读引导工作,促进数字阅读发展

数字化图书馆能够给广大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影响阅读效果的障碍因素。其中,当前网络浏览式的浅显阅读、手机碎片式阅读和各种娱乐休闲方式阅读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深入阅读、精细化阅读。同时,当前广大读者在面对巨大量的阅读信息时,不知道如何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阅读信息,而是选择盲目性阅读的方式。因此,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图书馆还应该充分发挥优质信息的导航作用,积极引导广大读者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从而有效提升读者鉴别阅读信息的能力,全面做好数字阅读的引导工作,从而推动数字图书馆更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还应该坚持分层次、多角度的展示图书馆信息内容,坚持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原则的方式展现馆藏;还应该根据不同读者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当前社会人们发展需要的阅读计划和阅读书籍推荐方式,并且为广大读者在线阅读行为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同时,还应该综合整理数字图书资源和纸质图书资源,避免两者的缺陷,从而培养人们养成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两者综合利用的良好习惯,让广大读者碎片式阅读朝着深度阅读和精细化阅读的方向转变。数字资源阅读是一个相互之间的互动过程,其针对当前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图书馆管理人员便可以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进行解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网站中甚至优秀的咨询服务台,以供广大读者在线阅读和交流阅读心得,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字图书馆文化,推动数字图书阅读更好的发展。

4 结论

图书馆是人们阅读和查阅丰富资料,满足自身实际需求的重要途径。其中,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利用图书馆信息系统结构的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逐渐突破了传统发展形势,其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直接影响着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阅读”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阅读服务提升和拓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徐燕宾.电子书阅读器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服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186-188.

[2] 江振柏.貴州省图书馆的网络数字阅读服务[J].情报探索;2014(9):106-108.

[3] 周地维.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新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1):93-95.

[4] 李师龙.图书馆推行“数字阅读”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J].兰台世界:中旬;2014(1):132-133.

作者简介

李梅(1970-),女,四川隆昌,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贵州省图会员,贵州省铜仁学院图书馆工作,在全国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研究方向:西文分编、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阅读服务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
网络竞争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模式分析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