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兰桂
架起数字与生活的桥梁
文/欧阳兰桂
应用意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意识地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二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作为教师,该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架设“知识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呢?下面,笔者就以《数字编码》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数字编码》一课之前,教师布置一道课外作业∶在家长的指导下给远方的亲人写封信,重点要求家长指导学生如何填写信封。作为现在的学生,寄信这一经历已经远离了他们的生活,学生在填写信封的过程中也许会思考∶为什么有了地址还要填上邮政编码呢?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呢?它与地址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了这些思考,就会让学生对邮政编码产生好奇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的开始,教师又出示了《机器快速分拣信件》视频,让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抓住“为什么机器能够快速分拣这些信件?”这一大问题,让学生感受邮政编码的重要性。编码的神奇色彩使学生带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浓厚兴趣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一个个疑问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
让生活走进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善于将现实世界的事物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这样,学生才能逐步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数字编码》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组邮编和地址的研究材料,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材料,在研究单上比一比、圈一圈,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这一环节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的平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观察邮政编码与它对应的地址,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分析、讨论邮政编码奥妙的过程,从而形成猜想,最后通过阅读教材验证规律,经历生活素材“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服务于生活 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既可以巩固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字编码》一课,在学生对编码的编排与意义有了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给自己设计一个通用6年的学号,引导学生利用编码的思想自主编码,内化知识模型,呈现思维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明确的任务驱动,学生明白编写学号的作用,了解到数学的使用价值。学生尝试编完学号后,教师对学号进行解读,提供多个素材让学生横向比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学习过程,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字编码特点。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发展思维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再实践 刘德武老师曾经说过∶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学生活动的教学,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外显出来,让学生应用数学来再实践。
《数字编码》一课最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你能破译下列数字表示的密码吗?
并提供表格,表格里每两个数字对应一个字母,每组字母组成了一个汉字的拼音,如a,01;b,02;c,03……x,24;y,25;z,26。这样的设计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应用意识在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就要善于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让学生既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学,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最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何家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