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成,张卫东,程艳婷,冀来喜(山西中医学院,太原 030024)
·文献研究·
磁圆梅针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研究
李为成,张卫东,程艳婷,冀来喜
(山西中医学院,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 归纳总结磁圆梅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病种。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所有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有关磁圆梅针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统计每一病种出现频次和有效率。结果 通过本次文献研究共统计出 9个科 42种有关磁圆梅针的案例,并发现磁圆梅针在临床各科应用有效率大部分都达到了 90%以上。结论 磁圆梅针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在骨科和外科疾病中,骨科优势病种为颈椎病、肩周炎和落枕;外科优势病种为静脉曲张。磁圆梅针对幼儿泄泻和痹症的治疗也具有优势。
【关键词】针刺疗法;梅花针疗法;磁疗法;文献研究
磁圆梅针是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师怀堂教授从“古九针”中的“员针”脱胎研制。其外形如叩诊锤,锤的两端配有用稀土钴永久磁性材料制成的圆针头。磁圆梅针针柄为合金铝所制,既轻便又美观耐用,共分两节,两节间由螺旋丝口衔接,前节较细(长 12 cm),后节较粗(长10 cm),针头长6 cm,两端针尖嵌有3000高斯磁铁。针头一端形如绿豆大圆粒状,名曰磁圆针;另一端形如梅花针头状,名曰磁梅花针,各有其不同的用途。
自师怀堂教授研制出磁圆梅针开始,磁圆梅针就在各科临床应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磁圆梅针在临床中应用的文献量也在逐年增长,但通过观察可发现磁圆梅针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及有效率还是有所侧重的。本文从文献研究着手,探讨磁圆梅针疗法的发展现况及将来发展前景,收集并分析所有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有关磁圆梅针的临床应用文献,归类其中的优势病种、出现频率、治愈率和有效率,希望有助于磁圆梅针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1.1 文献数据库的选择
本次研究选用的文献全部来源于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
1.2 文献检索的策略
1.2.1 收集文献策略
按照数据库的检索程序,全面收集与磁圆梅针相关的文献。检索策略为,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均采用任意字段进行检索,检索词为“磁圆针”“磁园针”“磁园梅针”“磁圆梅针”“磁圆锤”或“经穴磁导疗法”,检索时限至2014年12月。
所有检索结果汇入文献管理软件 NoteExpress,先剔除重复文献后通过阅读文献和摘要来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通过阅读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Access 资料库中。总共检索到1985年 1月到 2014 年12月的磁圆梅针文献91篇。
1.2.2 文献纳入标准
①临床疗效观察类论文;②至少有自身前后对照的疗效对比;③有一定的样本数,至少不少于10例。
1.2.3 文献排除标准
①动物实验类文章;②疗效评价类文章(仅有治疗后评价没有具体数据);③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类文章,此类文章只保留采用首次发表1篇;④个案、验案报道类文章。
1.3 文献统计方法
1.3.1 病名
文献统计中按西医病名诊断进行分类统计。对于采用中医学病名的文献,经过查看文献内容并参照《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1]再进行归类并入相应的西医类别中。
有些在西医当中不作为诊断的症状依据中医证候进行分类划入病谱中。
1.3.2 疾病系统
文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2],根据实际情况,共分为9大类,即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科病和儿科疾病。
1.3.3 疾病频次统计
对文献中每一个疾病所报道的次数进行统计,称为频次。
1.3.4 疾病有效率统计
对每个病症进行有效率统计。
2.1 各科疾病文献量分布情况
由图 1可见,磁圆梅针的治疗范围很广[3],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疾病,各个科别都有涉及。其中骨科占28.2%,内科占17.5%,神经科占14.1%,外科占14.1%,儿科占10.2%,妇科占3.5%,内分泌科占5.3%,皮肤科占5.3%,五官科占1.8%。由图1可见,磁圆梅针有明显的偏重病种,主要集中应用于骨科和内科,其次是神经科和外科。
图1 1985年至2014年磁圆梅针临床文献病种分类比例
2.2 系统中各疾病文献量的统计
由图2可见,骨科病种中颈椎病占25%,肩周炎占25%,其他占50%(落枕占6.25%,风湿性关节炎占6.25%,软组织性腰背痛占 6.25%,踝关节扭伤占 6.25%,腰椎间盘突出占 6.25%,脊髓炎恢复期占 6.25%,足跟痛占6.25%,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占6.25%)。提示磁圆梅针疗法在骨科中应用范围是最广泛的,其中在颈椎病和肩关节周围炎的应用量最多,这两种加上落枕,可合并为痹证,其所占比例高达 56.3%,提示痹证为磁圆梅针在骨科的优势病种;踝关节扭伤虽然占的比例不高,属于扭伤病,但磁圆梅针对此类病也有一定作用。
由图3~4可见,内科病种中高脂血症占10%,失眠占10%,哮喘占10%,眩晕占10%,中风后遗症占10%,高血压占 10%,慢性疲劳综合征占 10%,美尼尔氏综合征占 10%,肠易激综合征占 1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度占10%。神经科病种中偏头痛占12.5%,神经衰弱占12.5%,皮痹占12.5% ,癌性疼痛占12.5%,臂丛神经损伤占 12.5%,臀上皮神经损伤占 12.5%,股外侧皮神经炎占12.5%,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占12.5%。提示磁圆梅针在内科和神经科中的应用范围仅次于骨科,分布也很均匀,其优势性还需对比有效率才可以判断。
图2 磁圆梅针治疗骨科病种分类比例
图3 磁圆梅针治疗内科病种分类比例
图4 磁圆梅针治疗神经科病种分类比例
由图5~6可见,外科病种中静脉曲张占62.5%,外伤性截瘫占25%,术后胃瘫综合征占12.5%。儿科病种中幼儿泄泻占 66.6%,儿童蛔虫症占 16.8%,幼儿急慢性支气管炎占 16.8%。提示磁圆梅针疗法在外科和儿科中都严重偏向于单种疾病,分别是静脉曲张和幼儿泄泻,所占比例分别高达 62.5%和 66.6%,说明磁圆梅针疗法对这两种疾病的治疗相对于两科中其他疾病具有明显优势。
图5 磁圆梅针治疗外科病种分类比例
图6 磁圆梅针治疗儿科病种分类比例
2.3 疾病文献量频次和有效率的情况
由表 1可见,①磁圆梅针在治疗骨科疾病中有效率都高达 90%以上,治愈率除了踝关节扭伤和落枕以外均偏低,但对于颈椎病、肩周炎等顽固性疾病也有一定效果,说明研究磁圆梅针的优势病种并不能单看有效率,还应结合病种情况综合判定。②磁圆梅针对幼儿泄泻和静脉曲张的临床报道量都很高,有效率都达到了 85%以上,说明磁圆梅针对此两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疗效。③磁圆梅针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周围病变中虽不能治愈,但有效率达到 80%以上,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已有较理想的疗效,且磁圆梅针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优势,所以磁圆梅针对于此类疾病还是有优势的。④磁圆梅针在妇科中的应用虽少,但有效率却高达 100%,说明磁圆梅针在妇科治疗当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2.4 磁圆梅针疗法选择叩击部位分布情况
由表 2可见,磁圆梅针在临床应用中主要以循经叩击为主,这种方法出现频次为 34次,辨证选穴叩击频次25次,局部叩击频次22次,辨证选穴加循经叩击21次。说明磁圆梅针在治疗疾病时候对循经是非常重视的,循经叩击也对治疗效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表1 疾病文献量频次和有效率的情况
表2 磁圆梅针疗法选择叩击部位分布情况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磁圆梅针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在骨科和外科中,且对一些科中的某种疾病都有巨大优势,如儿科中的幼儿泄泻。在骨科疾病中痹证出现了 9次[4-12],痹证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和麻木,而疼痛的发生主要与电解质紊乱或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缺氧有关,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而磁场有增进微循环,阻止渗出促进吸收消肿作用,磁圆梅针对痹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磁场与经络穴位相结合的疗法,除了局部磁力线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磁场还可通过调节体内生物电磁过程、形成微电流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13]。外科疾病中静脉曲张出现了5次[14-18],而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主要表现为下肢表浅静脉扩张、伸长、弯曲。磁圆梅针治疗静脉曲张机理在于磁圆梅针一方面机械叩刺局部使表面浅静脉破坏废用,又因磁圆梅针带有 5000 高斯磁性,所以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溢出皮下后吸收快,不会凝结于局部,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根据静脉由下向上回流机理,在其远端用磁圆梅针重叩,可关闭曲张的静脉下端,形成静脉阻塞,使病变静脉废用,以新的侧支循环取代,这一方法弥补了针灸学上的空白,也为非手术治疗静脉曲张增添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幼儿泄泻出现了4次[19-22],另外术后胃瘫综合征、皮痹、臂丛神经损伤、带状疱疹这4种疾病虽然出现频次只有各1次[23-26],但治愈率却高达 100%,说明磁圆梅针疗法在这些疾病治疗中有着独特优势,这些都是磁圆梅针疗法的优势病种。通过本次文献研究揭示了磁圆梅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为磁圆梅针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出了方向。
磁圆梅针虽然是新九针的一部分,但磁疗在我国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使用先例[27],《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磁石为五石之一,一些研究者[28]认为,磁所以能治疗疾病,是以外部将足够能量送到辐射虚弱的细胞内部,使外加磁场与人体核磁场的核磁产生共振,这种共振起了重新调理整体磁场的正常活动,使其与外环境协调。而磁圆梅针集古代员针、梅花针与磁疗作用于一身[29],通过叩击纠正和对抗上述磁场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磁圆梅针的优势不仅在治疗疾病疗效有所体现,在治疗成本上也具有优势,磁圆梅针疗法简单易学,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如能被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掌握,将会惠及更多的患者,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存“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同时还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
参考文献
[1] 林昭庚.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第 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9-100.
[3] 师怀堂,贾运滨.磁圆梅针的临床运用[J].山西中医,1989,5(2):39.
[4] 赵华,徐佳.磁圆针与针刺配合治疗颈性眩晕 3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8):11.
[5] 凌楠,陈丽仪,李雪萍.磁圆梅针治疗肩周炎 5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4):27.
[6] 郭建山.磁圆针按压内关穴治落枕[J].中国民间疗法,1996,3(5):16.
[7] 高泉福.磁圆针为主治疗颈椎病 67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1992,2(2):33-34.
[8] 郝重耀,杨发明.磁圆梅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2):69-70.
[9] 温乃元,廖建民,范志勇,等.电项针配合磁圆梅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9):19-21.
[10] 王厚虞,沈忠,刘瑞波,等.经穴磁疗治疗颈椎病的阶段研究[J].中国针灸,1988,18(3):25-27.
[11] 樊凤娥,马卫平.磁圆梅针与锋勾针并用治疗肩凝症[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S1):25-26.
[12] 唐文中.磁圆针治疗肩周炎 40例[J].广西中医药,1993,16(4):27.
[13] 周万松.磁场作用机制[J].人民军医,2002,45(12):734-735.
[14] 文绍敦,赵银龙,陈岩,等.磁圆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23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2,11(4):22.
[15] 王洁.磁圆梅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96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3):1583.
[16] 师怀堂,师爱玲.磁圆梅针治疗静脉曲张 102例[J].中国针灸,1990,20(6):15.
[17] 文绍敦,赵银龙,陈岩,等.磁圆梅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17例疗效观察[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3,17(2):116-117.
[18] 牛庆强,张天生.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磁圆针疗法与硬化疗法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11):45-46.
[19] 秦建平.磁圆针叩击治疗婴幼儿泄泻87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临床医药,1998,7(3):57-58.
[20] 张晓瑞.磁圆针治疗小儿泄泻 288例临床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6(2):61.
[21] 周秋芳.磁园针叩击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分析[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1987:1.
[22] 冷钰玲,杨庭辉.磁圆针叩击治疗婴幼儿腹泻[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0,23(4):361-362.
[23] 赵利军,刘改荣.针灸磁圆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4):49-50.
[24] 孙海青,胡玲.磁圆梅针局部叩刺治疗皮痹的临床体会[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727-728.
[25] 梁小红,魏华梅.磁圆梅针配毫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 13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3):18.
[26] 石红乔.磁圆梅针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运用[J].江苏中医,1993,26(6):25.
[27] 苏兰英,吴秀.磁圆针的临床应用[J].菏泽医专学报,1993,5(1):39-40.
[28] 高泉福.磁圆针为主治疗颈椎病 67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1992,2(2):33-34.
[29] 程艳婷,张天生,孟立强,等.磁圆梅针学术源流探析及规范化操作[J].中国针灸,2014,34(7):705-708.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3.0363
文章编号:1005-0957(2016)03-0363-04
收稿日期2015-10-1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I05B08);山西省中医学重点特色学科项目
作者简介:李为成(1991 - ),男,2013级硕士生
通信作者:冀来喜(1964 - ),男,教授,Email:tyjilaix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