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红岩 朱守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路径探讨
■ 文/刘红岩朱守银
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路径,综合已有观点和政策表述,笔者认为可以从补短板、降成本、去库存三方面探讨。
一是应对产业发展之短和产品形态之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发挥乘数效应。应对产业发展之短,纵向延伸方面,在农业产业内部通过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延长农业供应链和价值链;横向拓展方面,使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业发展;广深推进方面,使农业对接“互联网+”、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个性化、社群化等新的发展形态,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应对产品形态之短,依托三产融合发展,使农业产出的初级产品形态向中高级产品形态进步;通过调减玉米、增加大豆、提升牛奶品质,补足农业产品形态的品种结构之短。
二是应对生产条件之短和产品品质之短,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并发挥支撑作用。应对生产条件之短,首先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育秧、仓储烘干、场库棚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平整土地、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等;其次要支持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应对农产品品质之短,一方面要基于高端化、细分化、多元化的产品需求,加强研发和创新,生产并提供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要基于绿色、优质、安全的产品需求,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强化化学投入品监管,强化属地责任和生产主体责任,生产并提供让消费者放心的农产品。
三是应对经营主体之短和经营方式之短,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并发挥引领作用。应对经营主体之短,一方面基于传统农户、一二代返乡农民工、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新农人、大学生等,通过有针对性、分门别类的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项目,培育多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要促进多元主体融合共享,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同发展、共受益,实现利益联结关系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发展。应对经营方式之短,首先在城市郊区和发达地区,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和生产的规模化经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其次在广大农区,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实现服务的规模化经营,解决“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再次依托多元化新型主体的培育及其融合发展,实现组织的规模化经营。
四是应对服务主体之短和服务内容之短,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并发挥引领作用。应对服务主体之短,要致力于服务主体的广泛性、多元化发展,不仅要支持公益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也要支持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使其共同发展、共同提供服务。应对服务内容之短,要致力于服务内容的广泛性、专业化发展,不仅要开展装备、技术等服务,也要延伸至资金、标准、品牌等服务,使其供给从生产性向服务性转变;不仅要提供产中服务,也要提供产前和产后服务,使其覆盖各环节的统一性服务,促进服务的规模化。
五是应对资源透支之短和生态退化之短,构建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并发挥基础作用。应对资源透支之短,优化土地、水等自然性生产资源的配置,使其使用方式由粗放变为集约,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自然资源的支出代价。应对生态退化之短,通过污染土壤的治理,耕地的轮作、休耕和控制投入品使用,提高土地质量。
六是应对资金投入之短和利好政策之短,构建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并发挥保障作用。应对资金投入之短,要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效果;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要精准化,支持中长期大额贷款,优先支持新型主体发展,提高新型经营主体信贷满足度;鼓励农户规范发展资金互助和信用合作,提高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的程度和资金使用效率。应对利好政策之短,一要健全和优化农业补贴制度,在科学审慎的研判基础上明确补贴对象和补贴方式,提高政策效应的发挥;二要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探索完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让政府和市场在农产品定价体系中各自归位,让价格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笔者带领调研小组在山东省平度市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
一是联动于补短板的体系构建,降低显性成本。其一,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降低物质成本。通过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降低物化成本。通过大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减少劳动力使用,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降低投入品成本。其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降低平均成本。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领适度规模经营,摊薄生产经营成本。通过发展新型服务主体,引导主体间的联合和合作,开展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全产业链的成本分摊。其三,推进农业纵向延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推进农业纵向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融合发展,节约农业经营组织的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产业聚集,降低交易主体的搜寻成本。通过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交易中的信息成本。通过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以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等降低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其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降低多元成本。首先,以农地制度创新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通过农地入股分红等节约租金成本。其次,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为农户提供更多公共物品,产生财政“挤出效应”,节约资金投入成本。最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如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农业保险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联动于宏观经济领域改革,降低隐性成本。其一,降低环境成本。通过提高资源使用率、集约资源使用,降低资源透支的成本代价。通过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降低环境破坏的成本代价。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湿、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地下水超采治理,降低生态退化的成本代价。通过管控好工业和城市污染转移排放,降低外源性污染流入农业,降低生产环境破坏代价。其二,降低制度成本。通过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简政放权,节约政府行政支出,追求建设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经济型政府,降低政府运行成本。通过宏观领域的减管制、减垄断、减税收,在服务上做加法、在审批上做减法、在市场活力上做乘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调整财政扶持政策的精准补贴方向和补贴方式,降低制度功能失调成本。
一是加工转化。一方面,化整为零。对于超期储存粮部分可以通过与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相挂钩,定向销售给粮食深加工企业,消化农产品库存。另一方面,整体转化。将储存粮食转化为储存燃料乙醇,缓解仓容库存压力。二是出口转化。一方面,通过补贴或降价的办法,促进库存农产品出口,减轻库存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升级农产品的产品形态,促进农产品加工后再出口,减轻库存压力。三是边际产能退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治理重金属污染和地下水超采,退出部分边际产能,降低未来库存压力。四是劳动产能转移。依托工业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在二三优势产业的就业,实现农业劳动产能转移,降低未来库存压力。
作者单位:(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