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 敬
■ 文/本刊记者 刘媛媛
转型升级发展 行业在行动
编者按:1月21日至25日,农业部举办学习贯彻2016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专题培训班,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做主题报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毕美家参加培训班有关教学活动,来自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7位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畜牧业、渔业等行业转型升级开展了研讨交流,本刊对研讨内容进行了整理,现刊发部分内容如下:
畜牧业
■ 文/王 敬
1月下旬,“学习贯彻2016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专题培训班”在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举办。1月23日下午,农业部畜牧业司的领导、省(区、市)农牧、畜牧兽医、畜牧水产等部门代表及相关企业代表约30人参加了“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专题研讨。学员们就如何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关键问题,政府在畜牧业转型升级中角色功能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并就当前如何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意见建议。
谈到“十三五”期间,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问题,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杨振海指出,“十三五”期间,畜牧业要做到“四个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稳步发展。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每年创建500家国家级示范场,引导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场联动创建,形成全行业共创共建良好氛围。二是持续推进种养结合协调发展。以草食畜牧业发展和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粮改饲”试点,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促进种养业效益“双提升”。三是持续推进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促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四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高效发展。推动实施禽畜种业创新行动和禽畜养殖工艺设施标准化行动,做强畜禽种业和提升养殖装备水平,力争“十三五”末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对于如何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学员们建议,要加快畜牧业的目标价格保险机制建设。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生猪目标价格保险是保护生猪业的重要措施,可以增强养殖户抵御市场价格风险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价格稳定,希望在2016年能加快推进。
在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看待畜产品产量增长和养殖增收增效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学员们认为,从一般供求规律来看,特别是生猪这样一种大宗产品,作为主要肉类消费品之一,供给偏紧一点,自然而然效益就要好一些。例如,2015年,猪肉价格下降但养殖效益明显改观。从其他品种来看,产量也不是越多越好。2015年,内蒙古牧区活羊、活牛价格下降了约2/3,原来一只羊大约1200元,现在也就400多元。但地方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当地牧民损失并不是很大。
学员们建议,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提升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增强竞争力;二是围绕产业化发展引导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禽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和深加工层次,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在当前或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原有的生产方式不会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推进组织化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拉动,把分散的养殖个体组织起来,适应市场形势需求。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最后总结指出,对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形势应当有三点认识:一是现在的畜产品供应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一种现象,消费决定需求,整体来看,1997年以后畜产品的生产增速在逐渐放缓,到“十三五”可能年均增长不会超过1%。二是在农业领域,畜牧和水产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包括禽、猪周期性的价格波动,以前即使是政府干预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经过多年历练,市场逐渐成熟,人们已经逐渐适应这种状态,尤其是2015年这一轮猪肉市场价格波动,政府、资本、消费者和舆论四个方面都比较理性。三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求,畜牧业应主要在降成本、提效率、补短板三个方面下工夫。
渔业
■ 文/本刊记者 刘媛媛
在学习贯彻2016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专题培训班上,来自天津、山西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渔业部门主管领导,与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领导一起,就“渔业转型升级”问题开展了研讨交流,就渔业发展当前亟需开展的工作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书民在讨论中强调,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转型升级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与过去保供给、保增长的主要思路相比,特别是近几年部分产品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效益下降、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况,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将发展重心由注重数量增长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压减国内捕捞产量,压缩调整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出效益低的养殖品种和生产方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第二是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随着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出现了东海无鱼、渔业荒漠化等现象。渔业工作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发展中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保住碧海绿水,实现绿色发展。第三是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的关系。渔业实行市场开放早,市场化比较充分,这是渔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渔业是资源型产业,完全依靠市场规律很难做好渔业资源保护,缺乏有效的政府引导,就会发展渔业资源“公地悲剧”。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充分运用政策、规划、财政、法律等手段,在布局调整、质量安全监管、养殖尾水排放、疫病防控等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方面,主动有所作为。特别是要遵照自然资源的变动规律,根据渔业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实施捕捞总量控制、以量定产,实现可持续利用、绿色发展。
讨论中,辽宁省学员认为,调结构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调整品种结构。例如扩大海蜇养殖,增加鳊鱼、鳜鱼等品种,减少鲤鱼、鲢鱼、草鱼等低效益品种产量。重视发展种业工程,支持种业企业发展,优化和提升现有品种。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加工业发展水平,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工夫。发展生态养殖和标准养殖,转变养殖业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提质增效。支持捕捞业减船和转产,提高行业门槛,鼓励远洋捕捞,同时支持发展休闲渔业,搞好垂钓经济,拓宽产业领域。浙江省学员认为,渔业转型升级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引导,要符合渔民意愿,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推广起来比较容易,效果也会更好。如通过推进种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再比如通过鼓励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
关于渔业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亟需开展的工作,学员们给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建议“十三五”期间开展一次渔业经济普查,摸清家底,对今后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调查和普查,能发现渔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长远问题,对情况研究和政策制定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二是支持开展渔业政策性保险。山东烟台、威海等地区有些保险公司在做海带保险、扇贝养殖保险等,一年保费收了几万元,理赔却赔出去20多万元,利益无法保障,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愿进入。实践来看,渔业保险要推广还需要政府支持。三是继续完善捕捞制度,提高监管能力。建议在《渔业法》修订的过程之中,将如何推动实施捕捞限额制度纳入考虑范围。四是提高政策质量。要提高政策对象的精准化,实施政策评估以及评估之后的再调整,才能真正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于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一是重视对水域滩涂的保护和管理,守住渔业发展阵地。建议参照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研究开展渔业的确权工作。将水域滩涂占用办法纳入《渔业法》的修订,或以中央文件形式出台征用保护制度,这对于保护渔业发展空间、保障食物安全有长远意义。二是重视技术升级和品种开发。天津市准备启动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组织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改善和升级落后品种,调整品种结构,促进提质增效。三是重视发展设施渔业,通过推广反季节大棚养殖来调整水产品供求格局;支持发展观赏鱼产业,拓宽渔业功能,提高渔民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