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饸饹”与潍坊“和乐”饮食文化初探

2016-08-01 22:53刘桂香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饮食文化潍坊陕北

摘 要:我国的民谚“民以食为天”反映了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面条又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尤其在北方地区,深受大家的喜爱,作为挤压面条的始祖——饸饹面,它的发展演变及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也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本文笔者以潍坊和陕北为例,探讨“同物异名”的饸饹的发展及其文化价值。

关键词:陕北“饸饹”;潍坊“和乐”;饮食文化

作者简介:刘桂香(1991-),女,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延安大学文学院2015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陕北“饸饹”名称来源

“饸饹”古代称之为“河漏”,据确切的历史资料记载,“河漏”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关于“饸饹”的定义《辞海》中的解释是:“北方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食品,参见‘河漏”。而对河漏的解释则是:“即饸饹,北方一种面食”。王祯的《农书-荞麦》中还有一句话,《辞海》上没有提及:“以供长食,滑细如粉”,也就是说饸饹即是过去的“河漏”,外观滑滑细细像粉一样,在那时是一种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西门庆问王婆:“间壁卖什么?”王婆答道:“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王婆的这句话,引发了学者们无数的考据,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有些学者认为这里的“河漏子”应是“河捞”的古名,由于语言的变异,今天也有写作“饸饹”,在这里“子”是一个量词,一子(儿)就是一束的意思,现在还有一子(儿)挂面的说法,虽然这种观点至今还没有形成定论,但也有其深刻的影响力。饸饹的正确读音是hé le,在陕北当地人一般读作hé lao

二.陕北“饸饹”的饮食文化

两千多年以前,在陇西、关中和中原地区种植的作物主要为荞麦、大麦等,很少或几乎没有小麦种植,而荞麦面团延展性很差,弹性也非常有限,如果想把它们的形状固化、延长,就得增加压力进行加工,而荞面饸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在陕北地区,荞面饸饹至今也是十分受欢迎的面食,它的做法是荞面加上榆树皮粉(增加黏性和光滑性),用水和成面团,把它放进饸饹床子,床子大多数是木制的,带孔装面团的是床身,也就是床子的主体,圆孔底部镶上一个带孔的圆铁片,孔的大小决定着面条的粗细,把饸饹面放进饸饹床子,用力将面压出成条(现在基本上都是用机器压),落入开水大锅中煮熟,捞出来浇上两勺臊子(臊子油光水滑,有胡萝卜丁、土豆丁、木耳、鸡蛋皮等),荞面饸饹就完成了,或者泼入已调好的羊肉汤,一碗香喷喷的羊肉饸饹就出现在眼前了,由于受到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影响,陕北人喜好食羊肉,“羊肉饸饹”在陕北十分流行。陕北人吃饸饹,平常要吃,年节要吃,红白喜事、娃娃满月、过寿请客都要大吃饸饹。饸饹面有两种吃法,一般是夏季凉吃,放入精盐、香醋、蒜汁、芝麻酱等,清香利口,凉爽去暑;冬季多是热吃,把臊子浇在饸饹上,味道最为鲜美,回味无穷。陕北人吃饸饹很讲究氛围,一般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十分热闹,像是在举行一个竞赛,有时吃着说着笑着,一碗饸饹下肚,仿佛什么烦恼都没有了,难怪民歌中有“荞麦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的说法 。这些体现出了陕北人重人情、豪爽、热情的特点。由于陕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土壤相对贫瘠,因此荞麦这种适应力强的作物种植面积特别大,它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同时它和陕北人还互相感染着,有许多共同的品质和美德。

三.潍坊“和乐”的饮食文化

“和乐”是潍坊的特色小吃,它的卤子主要以鸡鸭为主,以“鸡鸭和乐”最为有名,无论是去当地旅游还是求学,都是不得不吃的美食,“和乐”潍坊的读音是huo luo,“和乐”原是“河漏”,与陕北的“饸饹”同物异名,虽然二者字形和读音都不相同,但关系十分密切。据说“和乐”是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而有所不同的是潍坊的和乐用小麦代替了荞麦面,并配上其他小调料,在潍坊“和乐”一名的由来与其谐音有关,据说原来老潍县(今潍坊)城内有一大户人家,兄弟和妯娌之间常有各种纷争,争吵不断,主人无可奈何只好分家,分家前的最后一顿饭大家坐在一起吃,他拿出了准备好的面食分给大家吃,并说道:“这是和乐,希望大家以后和睦相处和和美美。”面对主人的良苦用心,大家都非常羞愧,从这以后兄弟和妯娌和好如初,和乐面也在富裕人家传开了。由此可以看出,潍坊的“和乐”中寓含了“和”的文化内涵,这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潍坊属于山东省,山东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和乐这一名称所反映出来的就是和睦共处,以礼相待的文化。

总结:

通过对陕北“饸饹”和潍坊“和乐”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陕北的“饸饹”是以荞麦面为原料,荤以羊肉为配料,素以臊子为配料,吃饸饹时讲求气氛和场合;潍坊“和乐”是以小麦为原料,荤以鸡鸭为配料,素以蔬菜为配料,吃和乐时重在讲求其谐音寓意“和美喜乐”。二者共同的地方就在于长长的饸饹(和乐)背后的“长寿、长久”之意,都是过生日时必不可少的吃食。而两地不同的字形,也反映出二者的不同的风俗文化、不同的性格和观念特点,不同的字音也反映出二者方言的不同魅力和风格。

参考文献:

[1]高宝军.大美陕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马美琴.清代潍坊特色习俗与礼仪初探[J].兰台世界,2012(9).

[3]孙艳娟.浅析陕北特色饮食文化[J].科技信息,2010(21).

[4]彭可珊.小议陕北风味小吃[J].中国粮食经济,2010(03).

猜你喜欢
饮食文化潍坊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我的大陕北
“筝”艳潍坊四月天
党建地图·陕北
风筝之都潍坊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从方言词汇看乌鲁木齐地区回民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