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人区》的寓言性探析

2016-08-01 10:24张春萍
电影文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兽性无人区人性

[摘 要] 广义而言,寓言是指具有讽刺意味或劝诫作用的文艺作品,而寓言性就可以被理解为深刻的讽刺和劝诫。就电影艺术而言,寓言性的渗入则较晚,但纵观当今世界影坛,具有寓言性的优秀影片也层出不穷。相比之下,中国寓言性的影片却并不多见。本文将在简要解读寓言与寓言性的基础上,聚焦宁浩导演所执导的影片《无人区》,从影片《无人区》的故事情节出发,展现影片中的“兽性”寓言和“人性”寓言,从而对该片的寓言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 《无人区》;寓言性;“兽性”;“人性”

一、引 言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来已久,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庄子,还是西方文豪伊索,都是寓言大家,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寓言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如果说将寓言视为一种特定文学体裁是对语言的狭义理解的话,那么从广义上来说,寓言是指具有讽刺意味或劝诫作用的文艺作品,寓言中的“寓”所表达的是寄托之意,也就是说寓言是通过假托的故事来喻指某个深刻的道理。对于寓言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本雅明将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寓言性视为一种文艺批评的切入点,在他看来许多优秀的小说和诗歌中均隐藏着关于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的寓言表达。而几乎与本雅明在同一时期关注文艺作品寓言性的是杰姆逊,杰姆逊则认为语言性是文艺的基本特征,拥有寓言性的作品往往能够获得不同的解读,而这种多重解读所展现出的即是寓言性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刻价值。在本雅明与杰姆逊的基础上,艾布拉姆斯对艺术作品中的寓言性进行了更为精准的概括,艾布拉姆斯曾将寓言定义为一种外延广阔的叙事文体,在这一框架中的作品通过情节布排、人物造型等方式构成了一个完成的意义,同时在这层意义之下还传达着另外一层相关的隐藏的意义。[1]寓言性在文艺创作中最早的表现形式无疑是寓言,随后在许多小说等文学体裁中均呈现出来,就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而言,寓言性的渗入则较晚,但纵观当今世界影坛,具有寓言性的优秀影片也层出不穷,相比之下,中国寓言性的影片却并不多见。[2]本文将在简要解读寓言与寓言性的基础上,聚焦宁浩导演所执导的影片《无人区》,从影片《无人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出发,展现影片中的“兽性”寓言和“人性”寓言,从而对该片的寓言性进行探析。

二、导演宁浩与影片《无人区》

影片《无人区》早在2009年便完成了创作,但却在送审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碍。有影评人说,经过近五年的打磨,宁浩所执导的《无人区》更加精细而成熟;也有人认为,四年零九个月的时光将《无人区》中最初的锐气打磨殆尽,整部影片呈现出“狗尾续貂”之感。事实上,正是通过不断的沉淀和打磨,宁浩的《无人区》才成为一部独具东方风情的优质西部片,讲述了一个中国式的人性救赎寓言,也正是这部影片使宁浩真正成为目前中国第六代导演群体中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

宁浩于1977年出生在山西省,曾经涉足工人、音乐人、舞台设计师、广告传媒、摄影师等多领域的他在22岁时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艺术系学习导演专业。在其学生时期,宁浩就执导拍摄了影片《星期四,星期三》,这部影片获得了2001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3]在完成了导演专业的学习后,宁浩创作了其真正意义上的首部电影,即《香火》,《香火》不仅在瑞士的罗卡洛进行了首映,还折桂东京银座电影节奖、香港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的金奖、香港艺术中心最佳电影奖,同时该片还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影片。在影片《香火》大获成功之后,宁浩于次年拍摄了影片《绿草地》,同样也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香港电影节等知名电影节评委会的青睐,并在上海电影节中成为2004年度亚洲最受欢迎的影片。在经历了《香火》《绿草地》的导演之路初探之后,宁浩于2006年开始拍摄了名震影坛的“疯狂系列”影片,《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不仅以其诙谐幽默的风格征服了国内的观众,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收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本土影片在黑色幽默风格上的留白。“疯狂系列”包揽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奖项,凭借这些影片,宁浩也成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群体中的领军人物,成为继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之后跨入“亿元俱乐部”的中国内地导演。[4]

正如前文所述,宁浩的《无人区》在2009年就已经完成了制作,但在2013年才真正被搬上大银幕。作为中国首部西北公路片《无人区》,主要在中国甘肃敦煌、新疆哈密等地拍摄,集结了徐峥、黄渤和余男等多位知名影星。在这部影片中,宁浩讲述了一个由兽进化而来的人在人类社会中的“兽性”复归和“人性”沦丧的残酷寓言。《无人区》一经上映便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总票房收入累计26亿元,刷新了导演宁浩的个人票房纪录,同时这部影片也成功入围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获得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年度影片题名,获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年度致敬电影。可以说,宁浩的《无人区》不仅仅是中国首部西北公路影片,同时也是中国当代影坛上少有的具有寓言性的影片,正因这种深刻的寓言性才使《无人区》获得了业界内外的一致赞誉。此外,宁浩所执导的影片《黄金大劫案》《心花路放》也分别于2012年、2014年上映,这些影片也获得了一如既往的好评。

三、《无人区》中的“兽性”寓言

影片《无人区》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中国西北部的虚构之地,之所以称其为无人区,并非在这一蛮荒之地中没有人类的栖息,而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在这里荡然无存,暴力成为掌控无人区的唯一法度,它既是罪行的产出者,也是罪行的裁判者。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宁浩正是通过暴力叙事的方式呈现出了关于“兽性”的寓言。在影片中,由徐峥饰演的律师只身来到荒芜的戈壁之上,为无人区中暴力集团的盗猎者进行辩护。在律师看来这场辩护无关正义,只是为了赚取巨额的报酬和虚伪的声誉。在深入无人区的过程中,律师一直用“我就要上头条了”这一信念来鼓舞自己。在辩护成功之后,律师将盗猎者装有鹰隼的汽车开走并以此作为律师费的抵押。事实上,这一人类社会中通行的方式在无人区是毫无立足之地的,盗猎者虽然允许律师开走了汽车,但随即便派出了杀手来追杀律师。在他眼中,律师只是一个帮助自己脱罪的工具,无须践行任何契约精神。于是一场关于“兽性”的较量便在荒漠戈壁之上拉开了序幕。

在影片伊始,导演通过旁白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看似与影片故事内容无关的片段。在组合式的全景镜头中,鹰隼翱翔在荒芜的戈壁之上,当小鸟出现在视野中时,鹰隼迅速出击,小鸟瞬间成为鹰隼的口中之食。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猎者同样迅速地将鹰隼收入囊中。在上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同时,影片以画外音的形式讲述了两只猴子的故事,两只猴子想吃树上的桃子,于是其中一只上树摘桃,另外一只在树下警戒,树上的猴子要把摘到的桃子分给树下的猴子,而树下的猴子要保证树上猴子的安全,在这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中,两只猴子不仅得以生存,还演变为猴群,慢慢地猴子进化成了人类。在这一段故事中,导演宁浩采用了一种动物世界式的叙事方式,阐释了一个关于进化和生存的道理,猴子要在遵从“丛林法则”的基础上适应群居、学会协作,只有在信任之中才能集体生存。在一段动物世界式的影像过后,画外音道出了整部影片的主旨,即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用火。事实上,在整部影片中,“火”是彰显“人性”的重要意象。虽然在《无人区》开篇便阐明了生存与信任的道理,但影片中的主人公之间却毫无信任可言,他们仅仅遵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人性灭失的“无人区”相互残杀。律师和盗猎者、杀手之间没有信任,律师不在乎盗猎者是否有罪,只是希望通过打赢官司而获得在经济上和名誉上的回报;盗猎者和杀手也不会遵守与律师之间达成的协议,为了追求鹰隼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而追杀律师;更为可悲的是同属一个利益集团的盗猎者和杀手之间也没有信任,在盗猎者眼中,杀手和律师一样都是自己赚取高额利润的工具,所以他可以不顾杀手死活地开车撞人,而杀手也并没有效忠于盗猎者,在夺去了律师开走的汽车后,毫不犹豫地带着车中的鹰隼走向贩卖的集市。同样,律师和“夜巴黎”的舞女、老板之间也不存在信任,舞女通过编织各种谎言希望博得律师的同情并将自己带出蛮荒之地;而律师帮助舞女逃跑也只是为了掩藏自己撞伤杀手的事实;舞女和老板之间更不存在信任,与律师和杀手之于盗猎者一样,在“夜巴黎”老板眼中,舞女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

在无人区中,因信任的缺失而泯灭了人性,更为可怕的是,在这一蛮荒之地主导人类生存的是“丛林法则”至上的“兽性”,盗猎者和“夜巴黎”老板自然是无人区“兽性”的代表,更为可怕的是,来自现代社会的律师也在无人区逐渐被“兽性”所同化。当律师驾驶车辆踏上返回城市的公路时,一系列的“兽性”行为在他眼前展开,杀手的追杀、“夜巴黎”老板的敲诈勒索、傻子的锤杀行为等,当撞伤了杀手后,律师本想报警自首,但这种“法外桃源”的环境使他放下了电话,决定毁尸灭迹。律师在无人区的“兽性”演变正是影片的震撼之处,在一个法律和道德缺失、个人利益至上的环境中,人类将展现出最原始的“兽性”,人之为人的信任将不见踪影,而无人性的无人区将最终落寞为真正无人的区域。

四、《无人区》中的“人性”寓言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无人区》的男主人公律师也经历了由“人”到“兽”,再由“兽”到“人”的演变历程,而由“兽”到“人”的演变历程则是从结识了由余男饰演的“夜巴黎”舞女开始的。正如前文所述,律师与舞女一开始并不是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而是无奈之下的相互利用。但当舞女在危难之时用自己多年来的卖身钱来解救律师时,二人的关系开始了质变。最终律师点燃了打火机与飞向舞女的汽车同归于尽,将舞女自无人区拯救而出,重返人类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舞女找回了与律师之间的信任,从这一情节观之,律师用“火”找回了在无人区遗失的人性,也建立了与舞女之间的信任,在灵魂层面也重返了人类社会。

如果说以盗猎者和“夜巴黎”老板为代表的生活在无人区的群体是“兽性”的代表,那么深入无人区的律师和舞女则是一直徘徊在“兽性”和“人性”之间。影片中的盗猎者一直希望与律师成为所谓的“朋友”,为了自身的利益来保持长期的合作,但律师却认为自己与盗猎者并不是一类人。细观影片不难发现,二人之间存在着“食肉”和“吃素”的区别,盗猎者的食肉行为代表着重返蛮荒时代的“兽性”,而一直坚持吃素的律师则代表着“人性”的一方。虽然他在无人区这一“兽性”环境中曾迷失人性,但通过舍命拯救舞女的行为却能够找回遗失的人性。影片的结尾处舞女一改往日对嫖客的虚伪嘴脸,不再谎称自己曾就读于舞蹈学校,在求职时坦言自己并不会舞蹈,用真诚重新建立了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信任。在《无人区》中,导演宁浩通过律师与舞女在逃离无人区的过程中和逃离无人区之后的形象设置实现了人性的重塑,为整部灰暗色调的影片增添了一抹温情和希望。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性人物,宁浩在其“疯狂系列”影片、《黄金大劫案》以及《无人区》中均采用了黑色幽默的叙事风格,使沉重的主题变得诙谐而轻松。更为重要的是,诙谐和幽默并非其影片所追寻的终极目标,

而是在诙谐和幽默之中阐释了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影片《无人区》中,宁浩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兽性”和“人性”的寓言,这一寓言性无疑升华了《无人区》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美]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42.

[2] 刘阳.媒介转型论: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看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转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4.

[3] 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与跨国想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35.

[4] 李小丽.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8.

[作者简介] 张春萍(1983— ),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俗文化学。

猜你喜欢
兽性无人区人性
The Beasts Within
逼近人性
愿你时刻向往并拥抱对人性的希望
徒步穿越无人区
功能与人性
行走不需要借口 穿越四大无人区纪实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
地球第三级——西藏无人区的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