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洲 时 云
协同创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赵中洲时云
辽宁大学
2015年辽宁教育科研管理智库项目(项目编号:ZK2015028)
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全新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高校科研管理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也面临新的改变和新的要求。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以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好的为高校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和全社会的协同创新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四大基本职能,同时也是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和价值体现。高校的科研工作贯穿于高校日常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各项工作中,是高校完成上述基本职能的推动力和重要支撑。一流的高校离不开一流的科研工作,而一流的科研工作同样离不开一流的科研管理人员。特别是在当前实施协同创新背景下,科研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具体执行者,面对全新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和科技管理方式,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以下五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从而更好的开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
目前,各高校对于教师的科研奖励十分普遍,无论是发表高水平文章、获得高级别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成果获奖等都有一系列的物质奖励并且在评职称的时候都有所倾斜甚至有“职称直通车”的政策。对于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基本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了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检、结题以及科研结果鉴定、评奖的全过程,应该说科研管理人员科研工作全过程特别是科研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和专利转化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且发挥了一定的价值而科研奖励却只针对教师。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应具有“甘于奉献”、“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职业精神,应该说这种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是高校科研人员干好本职工作,积极主动投身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动力。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该通过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体现自身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高校也应尽快建立起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绩效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予以肯定。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还应有主动的服务意识。教师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上了,其对于科研工作时一些细节,如项目申请应紧扣项目指南、项目研究周期及项目经费申请数额、项目预算合理性、项目结题指标量化性、专利申请过程相关数据不得公开发表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等等诸多方面科研一线教师并不全都熟知,但是这些科研工作的细节往往决定或影响科研工作的进展。这些方面都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工作的全过程能够主动为教师提供细致的服务工作。特别对于年青的科研工作人员在入职初期对于科研诚信、项目申请、结题,论文发表、科研成果转化等常见问题的开展培训工作,把问题杜绝于初期,避免科研人员走弯路。在项目申请时要对每份项目申请书认真的查看,特别是项目申请方向、经费预算、人员配置、结题指标等避免科研人员多年的科研工作努力因为不必要的问题而付之东流。项目研究后的科研成果在申请专利时,科研管理人员根据专利地图分析对科研人员提出专利申请方向,另外在教师申请专利是还应提醒教师在专利授权之前相关的数据注意保密不得发表论文或以其它形式公开发表,以免专利申请失败。在科研成果转化时,科研管理人员应对转化时的常见法律问题给予解答并对重要或疑难法律问题组织专家进行审核。
科研人员在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课题合同时,往往只关注合同的科研经费及完成指标,签订的科研合同有时学校或者科研人员本身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或者自身承担的违约责任过大。这些问题都需要科研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名词,例如科研成果的署名权、违约责任中的不可抗力、违约发生后调解方式的选择有何区别、民事合同无效的要件等。科研管理人员只有掌握的相关的法律常识并预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才能在签订横向科研课题时尽量维护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并规避重大问题的发生。
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提交的项目申请书往往包含了科研人员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科研想法。科研管理人员对于项目申请材料的存档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不将申报材料外传,如有其他项目参与人以评职,报奖等理由需外借或复印申报材料时需征得原项目负责人的同意。另外在教师在申报项目或签订横向科研合同时科研管理人员应注意不要将根据相关保密规定需要保密的信息和数据外漏,特别是在一些涉外项目是更要严格申报项目的保密工作是否合规。
为了适应协同创新发展,国家以及省市的科技管理政策以及项目申报流程、方式都有所变化。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执行者,国家科技政策的组织贯彻者,对于制定和修改的项目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项目申报方式以及其他与高校科技管理相关文件, 都应作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重点学习内容。只有深入细致的理解国家和地方相应的科研规划和政策法规,并熟悉校内的科研发展方向和科研优势,才能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好其管理职能,并为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老师们解决相关的问题,更好地协助老师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逐步由原先的“政策执行者”转变为“政策指导规划者”,成为各方交流合作的润滑剂。
科研管理人员在组织科研工作时既要向科研人员解读项目或科研奖励申请的政策、申报事项,避免科研人员做无用功;也要向学校领导反映一线科研工作人员遇到的困难,促进本单位科研工作高效开展;还要向上级科研主管部门汇报本单位的科研动向和发展特点,争取上级科研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资助。在这些工作中都需要科研管理人员懂得如何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掌握沟通的技巧和要领。例如,在和科研人员交流时应主动放低心态,在认真理解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解答;在向学校领导反映困难时,应充分向一线科研人员调研后一并将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案一同上报,使反映的问题尽快解决并能够使科研人员满意;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时,应了解主管部门关注的研究方向和急需解决的科研难题并针对性、言简意赅的汇报。
科研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对于本单位各部门研究有所交叉的学者科研管理人员应有意识的主动组织召开小型学术研讨会或学术沙龙为科研人员提供等多种形式促进本单位内部开展学术交流以相互促进科研发展和科研团队的形成。另外国家、省市重点资助的大平台及协同创新中心都对高效科研管理人员的协调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科研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协调本单位内部各科研人员还要协调外单位的科研人员或科研团队共同高效开展科研工作。
科研管理人员还应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首先应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在科研人员申报项目或奖励时,对申报材料的样式、格式等才能给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在科研人员遇到特殊图标、特殊符号、特殊公式等疑难问题时能够予以解答。其次应熟练运用网络,建立起本单位的内部的科研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科研管理网络化、信息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通过网络化平台对非保密类的科研项目和奖励实行公开化管理便于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另外信息化管理还能够通过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对本单位内各部门的科研工作做出全面、清晰的反映,有助于对各部门的科研工作开展精细化管理。其次还应善于运用qq、微信等手机端即时沟通软件。高校科研人员有时在外地或外国参加学术会议,即使不在外地,每天忙于教学和科研任务,时常疏忽网络上公布的各种科研通知,而每给人每天都会使用手机,这样qq、微信等手机端即时沟通软件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疏忽,避免了由于科研人员一时疏忽导致某些项目或奖励来不及申报。
科研管理人员还应具有继续学习的意识。随着我国机制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各级科研部门的工作方式都有所创新,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消化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而且随着国际间科研合作交流的不断开展,也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外语的学习,以适应这种变化。应该说伴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科研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促使科研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才能成为优秀的科研管理人员。
DOI:10.3969/j.issn.1001- 8972.2016.1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