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学:文脉图存迁川路

2016-08-01 04:25于洪良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华西齐鲁大学

□ 于洪良



齐鲁大学:文脉图存迁川路

□ 于洪良

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简称齐大,正式校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诞生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由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多个基督教教会,美北长老会共同筹款联合开办,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教会大学之一。

创办之初的齐鲁大学,采用西方教育模式,办学质量优良,校长、系所主任及教授大部分由外国传教士担任,其教学水平“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其鼎盛时号称“华北第一学府”,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南齐北燕”之美誉。齐鲁大学的医学院更是闻名遐迩,有“南湘雅,北齐鲁”之誉,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医学人才。

烽火内迁领路人

1937年10月初,日寇侵入山东,齐鲁大学遵照教育部指示,经多次讨论,决定停课内迁,与华西协和大学联系协商准备借该校复课。

时任校长为哈佛大学校友、法学博士刘世传,字书铭,1893年3 月26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1914年冬毕业于齐鲁大学,1919年考取公费留美, 1924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代表性著作《国际公法》。1934年暑假后就任齐鲁大学校长,首先抓好了三件事:亲赴美国到各地演说募捐,带回了一笔办学资金;还清了拖欠教工的工资和债务;多次跑到南京教育部说服了部长为齐大备了案,齐大从此进入了名牌大学之林。

遥想当年,齐鲁大学秉承“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的校训精神,以其先进的办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氛围及公园式的美丽校园,先后吸纳和聚集了国内一流著名学者如老舍、钱穆、顾颉刚、朱东润、王献唐、张维华、孙伏园等人到此任教或兼课。它不仅为近代山东的新式高等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参照,而且较为广泛地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向社会输送了相当数量的专业人才。对齐鲁大学,刘世传曾不无自豪地说:“正如我的另一个母校,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老的大学一样,齐大是中国最老的大学,绝对没有一个中国大学能在这一点上赶上齐大!”

抗战开始后,因刘世传精通英、法、德、俄与西班牙语言,国民政府命他以民间使者身份到美国以及欧洲、非洲和中亚等21个国家或地区去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真相,揭露与控诉日寇滔天罪行,争取国际友邦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日寇为此大为恼怒,在济南大街小巷贴满“活捉刘世传者奖大洋两万元”的告示。回国后的刘世传只能秘密与齐大董事会开会研究、筹划齐大内迁大后方的工作。

刘世传克服重重困难,竭尽全力组织和领导学校迁移的有关事宜,将图书打包、教学仪器装箱后先运到上海,再乘海轮经香港转越南,经昆明再运到四川成都。文、理学院和医预科师生携带家眷则经武汉等地,历尽艰辛、辗转迁移至成都。

刘世传主持齐大西迁,异地复课,把齐大带入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在学生眼中,“刘先生为国际公法专家,身材魁梧,健步如飞,口若悬河,声若洪钟,在过往成都时期,蔚然而为华西坝五大学联席会议的主席,见解高超,语惊四座。”

辗转流离在路上

为了保存自身实力以求生存,为了抗战时期高等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流移迁徙大行动。而绝大多数大学的迁徙过程,并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迫于战火临近,不得不一再搬迁。迁徙路上,他们不辞劳苦,不畏艰辛,头顶日机轰炸,脚踩险山恶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据齐鲁大学校史记载,教职工多是依靠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学生主要采取的是流亡或逃难的方式,即三五成群,结队而行,带很少或者不带行李,遇到交通工具则乘坐交通工具。政府免费提供车票、船票等,只要这些学生能挤得上去。遇不到交通工具,他们就徒步前往。每到一地,这些流亡学生便在当地的公共建筑物中留宿休息,当地的主事者见他们是流亡学生,会以膳食款待。其间,由沦陷区逃出来的学生为数众多,成了无数股流亡潮。政府就派人在沦陷区内各处秘密给予引导,带流亡学生走那些比较安全、能早日到达自由区的路径。齐大学生就是以这种方式,经过千山万水,一路长途跋涉到达成都,在华西坝的华西协和大学借读。

成都华西坝,在这一期间汇集从沦陷区迁至此地的中国最好的五所教会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简称“金女大”)、齐鲁大学、燕京大学,连同原本在此的华西协和大学,形成了名噪一时的“Big Five”(华西坝五大学)。“坝上风流各路大师云集,莘莘学子如沐春风。”随后,五所大学联合开课,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保证最好的教育质量,惠及了众多苦读的学子。

共和楼 

南关教堂

弦歌不辍诵长风

1938年秋天,齐大借华西协和大学的部分校舍复校开课,除无线电专修科一时因设备不足未能继续,外文、理、医三个学院各系、科及国学研究所均同时恢复教学与研究工作。

华西坝的几所大学校风各不相同,当时有这样的说法:金陵大学“神气”,金女大“洋气”,华西大学“阔气”(当地人多,有钱),齐鲁大学“土气”。这说明来自孔孟之乡的齐鲁大学的学风简朴、求真务实优良传统之可贵。

五所大学的学生成立了“五大学学生战时服务团”,齐大医学院学生郭成圩(即郭号,中共地下党员)担任团长。他们开展多次义卖献金活动,到市中心繁华地段,向商号、路人募捐,民众都踊跃参加,慷慨解囊,为抗日救亡献出赤心。他们还邀请爱国的“布衣将军”冯玉祥到校作《坚持抗战到底》的报告;还组织防护大队,抢救被日寇飞机轰炸、扫射受伤的民众;上街讲演并演出话剧,宣传抗日救国,鼓舞军民士气,坚定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学子,在物资匮乏、生活清苦中却精神饱满、斗志旺盛,没有虚娇的心态,没有浮华的想法,实实在在、牢牢靠靠。他们十之八九是三餐难继、一贫如洗,在“不避风雨的草房里撑着伞睡觉,在破庙里伴着泥菩萨听讲”,吃的是发霉的“八宝饭”,常年均穿一套破旧衣裤。有的在校外打工半工半读,有的卖血维持学业,十分艰难。他们白天为躲空袭而耽误许多课程,警报解除时往往已到深夜,他们又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宿舍读书而自强不息。

抗日战争胜利后,齐大开始办理回迁济南复校工作,又是一番图书打包、仪器装箱的忙碌。那时的齐大校园以及医学院、医院已被日本侵略者破坏得不像样子,整个校园一片狼藉,只好从清理废墟、打扫卫生的基础工作重新开始齐大的建设。1946年10月1日,齐鲁大学正式开学上课,到1947年上半学期,齐大才逐步走上正轨,在校人数达到442名,教职工70人。

1952年,国家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教会大学悉数被解散,院系撤并到相关院校中,齐鲁大学亦在其中。声名显赫、盛极一时的齐鲁大学存在了88个春秋便寿终正寝,师生各奔东西,身后留下了一幢幢典雅、古朴、大方,充满了异国风情的校舍建筑,供后人凭吊。

时至今日,消失在历史深处的教会大学已成旷世绝响。毕业于金陵大学的宋子文曾说:“了解教会大学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人太少了,金陵大学应属这些最前列的学校之一。”这样高度的评价同样适用于齐鲁大学,其功勋应当被历史铭记。

猜你喜欢
华西齐鲁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敬告作者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敬告作者
齐鲁声音
华西追踪:“战时状态”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