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存壮:甘当绿叶配红花

2016-08-01 04:25吴静波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马三立坏蛋齐白石

□ 吴静波



葛存壮:甘当绿叶配红花

□ 吴静波

著名表演艺术家葛存壮,在其数十年的演艺生涯里,通过《小花》《红旗谱》《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小二黑结婚》等影片,成功塑造了大大小小50多个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出演地痞、流氓、鬼子、汉奸,还是教师、医生、革命者、艺术家,葛存壮皆以配角的身份登场。所幸的是,通过活灵活现、深入灵魂的演绎,葛存壮同样塑造了诸多不可磨灭的荧幕经典。

“‘红花当需绿叶配’,而我是‘甘当绿叶配红花’。”总结数十年的演艺生涯,葛存壮曾这样说。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葛存壮,1929年出生在河北饶阳一个叫东万艾的小村子。抗战期间,八路军工作组来到了这个村子,工作组除了服务村民,还负责教孩子们唱歌、写字……一次,在组织孩子们表演活报剧的时候,葛存壮被安排出演一名日本鬼子。只见他手握战刀,背插太阳旗,高喊“八格牙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但最终还是被乡亲们合力击毙。这是葛存壮表演鬼子的开始,受此启蒙,他喜欢上了艺术,还深深沉迷于《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等影片,成为周璇、刘琼、韩兰根等电影明星的“铁杆粉丝”,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演奏小提琴、击鼓、吹唢呐。

1938年,葛存壮跟随父亲来到齐齐哈尔。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的残暴。总有日本兵开着空空荡荡的大卡车满大街兜转,但见身强体壮者,便一把架起塞往车上,当车上挤满了壮丁,便呼啸而去。而这些壮丁,大多被带到矿井,干一些危险且粗重的活。

后来,葛存壮凭借父亲的关系,进入一家私立医院当学徒。由于医院与日本兵营有着业务往来,葛存壮因此能够经常出入兵营。此外,日本军官也常到医院看病,葛存壮更有了大量接触和观察日本人的机会。这时,他发现原来日本人同样有着有趣的一面,即使是坏蛋,也是有的狠在外表上,有的奸在骨子里。有了这些认知,葛存壮一直认为剧本中的日本人概念化严重,形象单一,缺乏真实感,因此便时常琢磨,怎样才能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

后来,齐齐哈尔成立了文工团,葛存壮立马从医院辞职,顺利考了进去,从此开始了跑龙套生涯。跑龙套,几乎是演员成长的必经之路,但也有一些心高气傲的新人,被单调、无聊的龙套挡在了艺术大门之外。可葛存壮愣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了下来,还把龙套跑出了乐子。他曾在一部戏里出演三个角色,甚至出现了“打死自己”的趣事——随着导演一声令下“换衣服”,葛存壮麻利地换上游击队的衣服,抬起枪,“砰”的一声,随后再换上日本军衣,应声倒地。

那时《白毛女》《中华女儿》等影片红极一时,张平、于洋等大腕明星备受瞩目。葛存壮在仰慕明星的同时,坚信“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打下的基础,必有其用武之地。果然,在影片《赵一曼》中,葛存壮凭借几秒钟的镜头,出现在了演员名单上,“伪警察乙——葛存壮”,这几个字让他产生了巨大的荣耀感。随后,葛存壮相继出演了其他一些影片,积累了一定的演出经验,甚至在特写镜头中也能出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从此华丽地实现了“入门”。

“坏蛋中的坏蛋”

1960年,葛存壮终于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导演凌子风点名要求葛存壮出演《红旗谱》中的地主冯兰池。得知此消息后,葛存壮高兴之余也有几分担忧。毕竟,那时的他只有31岁,而冯兰池却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导演怎么会选择自己呢?心里没底,又实在憋不住,葛存壮干脆直接找导演提出了疑问。原来,是葛存壮长期以来愿意演好每一个角色的钻研劲,愿意为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认真到底的精神打动了导演。

葛存壮深知这一角色将决定自己的职业未来,于是他不仅认真倾听摄影组的讨论、深入冀中地区了解群众意见、反复品味《红旗谱》的小说原著和剧本,还极其庄重地把原著中相关的心理、性格描写片断抄下来,反复揣摩。

“姜还是老的辣”,葛存壮决定重点把握冯兰池的“老”和“辣”。果然,一个活生生的阴险形象诞生了。演出一炮而红,领导不禁乐道:“我们厂又出了一个演员。”

出彩已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在接拍《红旗谱》的同时,葛存壮还在《粮食》一片中出演日本军官清水小队长。每每拍完《红旗谱》,葛存壮甚至来不及卸妆就匆忙赶往新的拍摄地。不久,葛存壮又受邀出演《矿灯》中的岛田经理,一年之内连续在三个影片中演绎颇见分量的角色,因此有人笑言该年为“老嘎年”——总有人将“葛”念作“嘎”,于是“老嘎”便成了葛存壮的外号。

在那个年代,不少演员因担心影响个人形象而不愿意饰演反面人物,但葛存壮却认为,正面人物普遍存在严重的概念化问题,一味强调人物的完美无缺,倒不如反面人物丰富多彩。后来,葛存壮又在《小兵张嘎》中迎来饰演龟田小队长的机会。尽管没有强调这是一部儿童片,但这显然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角的戏。然而孩子们没有什么表演经验,因此,大家在演戏的同时,还承担着指导孩子的重任。那时的条件相当艰苦,演员们吃住都在老乡家,不但没有片酬,还得个人承担部分伙食费,但大家毫不计较,全心全意投入到拍摄之中。《小兵张嘎》一举奠定了它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地位,而葛存壮饰演的龟田小队长不仅成为其个人演艺生涯的巅峰作品,也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公认”的经典鬼子形象。

在总结演艺经验时,葛存壮曾说,“必须打破反面人物表演的程式化、模式化,反面角色贵在‘隐’而不在‘露’,因为,真正的坏人,恰恰最善于掩饰”。因此,葛存壮饰演的龟田小队长并不是一味凶神恶煞般砍杀,而是懂伪装、懂诱惑、懂迂回、懂恐吓。

由于葛存壮善于饰演反面人物,他与陈强、陈述、方化和刘江被戏称为中国影坛的“五大坏蛋”,又由于葛存壮的演技已臻炉火纯青,他又被称之为“坏蛋中的坏蛋”。当他首次走进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的舞台时,入场曲竟然是“鬼子进村”。

让戏里人物有了灵魂

葛存壮演戏,重视真实感,比如在《侠女十三妹》的拍摄中,有一段十三妹追杀清将纪献唐的镜头。葛存壮正是纪献唐的扮演者,他想:“纪献唐身为清朝大将,更兼武艺高强、心狠手辣,面对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撒腿就跑?”于是,葛存壮调整了语言和动作,边跑边回头叫嚣,这就改不战而退为诱敌深入了,不仅更加符合纪献唐狡诈的个性,也使影片的节奏更显顺畅。

尽管以演绎坏蛋而深入人心,葛存壮还成功塑造了诸多的正面人物。如《张海迪》中的老师、《皇城根》中的医生、《血士》中的闻一多……当然,最为人称道的还是1998年他在《周恩来——伟大的朋友》一片中出演的齐白石。

为了演活这位大师,葛存壮迅速借得一部齐白石的纪录片,反复观摩,并时常对着齐白石的画像一盯就是几个小时,慢慢地有了心得和把握。他总结出,放松下巴,可以让自己的脸显得更长,达到“形似”;尽量把眼睛睁大,则更能传递出画家的神采,是为“神似”。周恩来的扮演者王铁成建议他在演齐白石吃饭的时候,应该用嘴去凑近夹菜的筷子,因为这是老人家的习惯动作。葛存壮的妻子施文心亦认为,齐白石是一名艺术大师,接人待物应该非其所长,因此要适当表现他的“木讷”之处。但葛存壮深思后,并未采纳两人的意见,因为他不愿意把齐白石演成一个老朽,对于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一定要演出神韵,演出灵魂。

由于葛存壮在受邀出演齐白石的第5天就进入拍摄组,而拍摄过程也仅用了5天,因此常有人戏言,葛存壮仅用10天就塑造了一个几近完美的齐白石。但真实情况却是,为了演活这个人物,葛存壮精心积累了整整10年。那是20世纪80年代,导演凌子风就希望拍摄一部关于齐白石的影片,而饰演齐白石的重任同样压在了葛存壮肩上。为此,葛存壮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他参与了采访齐白石的儿子齐良迟、齐良巳,学生李苦禅、钟灵,画家王森然、娄师白、许麟庐等人,参与了齐白石的扫墓活动,并购买了笔墨纸砚开始习画。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此片未能拍成。因此,《周恩来——伟大的朋友》开拍,也算圆了葛存壮的十年夙愿。

凭借“齐白石”的成功,年届70的葛存壮一举夺得表演艺术学会奖和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也是在这一年,他的儿子葛优凭借《甲方乙方》摘取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父子同台领奖,成为影坛一大佳话。

葛存壮的成名之路,始于冯兰池,终于齐白石。在现实生活中,葛存壮绝对是个好人,他不仅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还喜欢打抱不平。遗憾的是,这位现实中的好人、荧幕中的坏蛋却于2016年3月4日病逝于北京。从此,人间少了位艺术家,而天国想必会因为“老嘎”而拥有更多的温馨与欢乐。

曲艺界认为,是马三立真正将相声从撂地摆摊带进剧场殿堂的。相声界甚至有些说法:“谁不学马三立谁不会说相声,谁刻意模仿马三立谁说不好相声。”这样的赞誉在同行之间实属难得,他被公认为“相声泰斗”。马三立的表演影响了几代人,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据说,《天津日报》曾组织过一个活动,在卫国道塑20个人的雕像,马三立得票最多。中的“张二伯”、《大会见闻》中的机关干部、《相面》中的相师等等,都是以第三人称方式,通过客观的叙述,以类似讲故事的方式把观众带入情节中,同样也能使观众感受到段子中人物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这使人觉得平易亲切,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他的相声,情节荒诞,但并不离谱,使人觉得合情合理。马三立善于观察社会生活,注意从生活中学艺,再传至马三立兄弟。

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恩绪的宠徒和门婿,马三立的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马三立的哥哥马桂元师承“万人迷”李德,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马三立在父兄的熏陶下,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因深知做艺人的艰辛,父兄一直竭尽全力供马三立读书,他曾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但最终因家境

猜你喜欢
马三立坏蛋齐白石
马三立为什么“饭醉”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看不见的坏蛋
马三立的哏儿
齐白石买假画
马三立的“哏儿”
打倒“敏感”小坏蛋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不抽别人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