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阳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重读经典《社会的构成》的一些浅见
曹瑞阳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结构化”这个名词是安东尼·吉登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社会的构成》一书就是将“结构化”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试图解决社会理论中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即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性之间,在过去种种不当之概念上的对立。安东尼·吉登斯重新概念化二者,使二者的对立消解在结构化的动态历程中。人创造了历史及社会,但是绝非随心所欲地,而是受着一定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就吉登斯来说,他说强调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时空框架构成了行动的场景,也决定了社会关系的性质。安东尼·吉登斯用话语意识、实践意识、无意识的动机/认知取代传统精神分析的三维概念:自我,本我和超我。
关键词: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
针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这种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树立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即超越传统理论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在结构化理论看来,行动和结构都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既定现象,而是实践活动中两个相互渗透的侧面。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也不是社会结构,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安东尼·吉登斯抛弃了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的视角,从人类社会实践出发去考察行动与结构及其关系,把行动和结构视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两个侧面。行动与结构之间这种相互依持, 互为辩证的关系反映在处于时空之中的社会实践中。行动不是互不联系的单个行为的总和,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行动也不是由一堆或一系列单个分离的意图、理由或动机组成的,而是一个我们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社会实践依赖于行动者的创造和再创造而具有其特定的规律性:行动者是具有知识的,其知识是反思性的和实践性的。因此, 在进行行动时, 行动者不仅有其行动的理由和动机, 而且还能对自己的行动及所处情境的社会和物理特性进行反思性监控;但是行动者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故而其行动总会遇到一些“未被认知的行动条件”——这就是社会结构, 并进而导致一些“非预期的行动后果”,而后者又会反过来成为前者。未被行动者认知的行动条件、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行动的理性化、行动背后的动机以及“非预期的行动后果”构成了吉登斯的“行动自我的分层模型”。安东尼·吉登斯认为, 人类的所有行动都表现为这个模型, 且都是以实践意识作为认知基础的。实践意识是行动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识,因此行动者的意识无法直接觉察到这种“共同知识”。话语意识是行动者可以言传的意识,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没有固定的区分,而是彼此有所渗透,两者之间的区别不过是在于什么是可以被言说的,什么是只管去做而无须多说的。而无意识源于行动者的本体论安全感(信任他人和消除焦虑),是激发行动动机的原动力,无意识包括某些类型的认知和冲动,它们要么完全被压抑在意识之外,要么只是以被歪曲的形式显现在意识中。因此,无意识与话语意识有着明显的区分。因此,实践意识正体现了吉登斯把能动者的行为与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无意识动机,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是行动者意识与行动的三个分层相互联系的内隐机制。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行动包含了对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理性化和动机激发的过程,这三个过程复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的有意图的行动。首先行动的反思性监控是日常行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意味着行动者常常不断地试图认识到自己的各种活动,并期望知道别人对自己这些活动的反应如何,并习惯地力求了解自己得以在其中活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第二,行动的理性化过程,这是测定行动者日常行为能力的主要标准,它是行动者习惯地保持对自己活动的各种环境条件的理论性的领悟,行动者对自身活动的“理论性的理解”同样是例行性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行为的各个具体部分都能以话语形式给出理由;第三,行动的动力,它是潜于行动中的,即它是一个对行动的“规划”。能动者通过反思性不断地监控自身的思想和意识,包括物理和社会环境。而行动者通过动机、需求和渴望,促使行动者及时地采取行动。所以理性化和反思性不断地交织在行动中,动机被视为行动的潜力,动机可提供整个行动的计划,但是也应该考虑到有些动机通常是无意识的,而且有些行动也是没有动机因素的,但尽管这样!动机在人们的行为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机和意图、理由是不同的,如果说理由指的是行动的根据,那么动机是激发这一行动的需要,行动者可以用话语的形式,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出自己的意图和理由,但是他们并不总是能够说清楚动机。吉登斯指出实践意识在结构化理论中的根本性意义,结构主义和其他类型的客体主义思潮忽视人类主体行动者的特征,即人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D].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2]李康 译 社会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29-01
作者简介:曹瑞阳(1991.06-),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4级社会学专业硕士在读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