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晶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浅析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
王丽晶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部完全成熟的著作,他们以实践观点和实践的思维方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并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本文主要阐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是如何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是如何将唯心主义从其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从而实现历史观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鲍威尔;青年黑格尔派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费尔巴哈认为,“人们是互相需要的。”因为人与人之间互相需要、互相交往、互相有爱,由此,人是“社会的人”,这就是共产主义。他不懂得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主要在于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不懂得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改变资本主义。他把“共产主义”一词描述的毫无内容。费尔巴哈理解的感性世界,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又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这两方面的理解都脱离了实践,脱离实践的立脚点而看待问题必将会给认识带来种种困难。费尔巴哈不懂得我们生活的周围的世界并不是人类历史以前存在的自然界,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认识中所起的决定作用,不懂得人类的劳动生产是“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费尔巴哈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因此,他不懂得通过革命的实践来改变社会条件,他用哲学宣扬人与人之间所谓的平等,他陷入了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对鲍威尔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鲍威尔妄图用“自我意识”制造出人,又用“自我意识”取消人,他还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取代费尔巴哈的“类”的观念,说费尔巴哈的“类”的观念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而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类”的观念同现存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他却一无所知。鲍威尔指责马克思恩格斯不知道批判家“过去工作”和“现在工作”是在“创造世界”,是“唯一的创造的和动力的本源”,“无尽的斗争和生理,不断的破坏和建设”。他还指责马克思恩格斯不配而且也不知道,只有批判家才是唯一彻底摧毁了完整的宗教和具有各种表现的国家的人。鲍威尔认为,批判支配并创造了历史,甚至他们的敌人以及现代的一切运动和活动都是他们的创造物,只有他们才是执掌大权者,因为力量就在他们的意识中。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虽然意识到实践活动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由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主体并非“现实的人”而是“抽象的精神”,因此这种理解并不是对人的现实存在的真实的理解,而只能是抽象精神的自我运动的过程。唯心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只要把它归入某种逻辑范畴,就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认为宗教、概念、抽象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他们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基础,“却在‘纯粹精神’的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在自己的想象中用宗教的幻想生产来代替生活资料和生活本身的现实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由此而引发出占统治地位的将是愈来愈抽象的思想,即愈来愈具有普遍形式的思想。唯心主义把抽象的精神高高树立在祭坛上,要人们顶礼膜拜,而人本身却成了这种精神自我实现的工具。因此,唯心主义只是在形式上肯定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实际上却剥夺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由此可见,唯心主义虽然发挥了人的“精神的力量”,把“绝对精神”作为历史观的基础,但它“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也没有找到和确立历史观的真正现实的基础。
马克思正是在批判一切唯心主义,继承和超越一切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找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那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任何人类都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这里“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绝不是费尔巴哈仅仅局限于感情范围内的“单独的、肉体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自由自觉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真实基础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之前,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对“实践的人”这一历史观的前提理解的并不科学,因此他们对“人的实践”这一历史观的基础理解也缺乏科学的解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理解世界的客体直观性,也揭露了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性,二者共同的缺陷就在于“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思。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进一步地揭露和批判,并在揭露和批判中阐发了唯物史观得以建立的真实基础,也就是“现实的人实践活动”。
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的唯物史观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且“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的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在马克思看来,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是人们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过程。但是,人们为了创造历史,首先是为了生活而需要的衣、食、住、行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马克思在反思、批判和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真正发现了唯物史观得以创立的现实基础,即现实的人的有目的、有意识地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而这种有目的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正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的现实体现。马克思正是理解和把握了它,才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活生生的、坚定的现实基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真正本质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承认人又不理解人”,是一种“抽象的人”的历史观,马克思由“抽象的人”发展到“现实的、具体的人”,既是对人的认识和理解的进一步深入,也是对历史观本质的进一步揭示,唯物史观的真正本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在《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说明,马克思认识到人类历史也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实际展开的过程,科学的唯物史观是与人的实践发展相一致的。马克思明确表明了人类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过程,即“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正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达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新唯物主义是“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的统一,从而一条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就被开辟出来了。
而“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又取决于两个条件,即“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人的实践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系全面生产的结果。人通过实践不停地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客观世界中,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发生的越广泛、越深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人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得以展开。“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个人交往关系高度丰富的结果。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所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促进了人自身的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历史是现实的人的历史,而非抽象的人或抽象的精神的历史,历史本质上是“历史的人”创造“人的历史”的现实实践过程。
总之,在《形态》中,马克思运用人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统一,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人”、“实践”、“历史”的真实内涵,并按照人——实践——历史内在统一的逻辑,确立和揭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得以建立的前提、基础和本质,从而克服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对立,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B03
A
1671-864X(2016)07-0002-02
王丽晶(1991—),女,汉族,天津市人,研究生在读,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