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
(铁道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3)
基于防卫与控制能力提升的案例与实训教学应用研究
林永
(铁道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3)
防卫与控制能力是警务实战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公安院校强化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体现。随着模拟训练及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对广大学员来说,如何从警务实战实训中,导入案例研讨与模拟实训,来提升学员的防卫与控制能力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就防卫与控制能力的培养与案例研讨与模拟实训教学相结合,来强化公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防卫与控制;案例导入;模拟实训;作用;实施
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的培养阵地,应该着力提升学员的防卫与控制能力。随着现代社会治安环境的日趋复杂,各类暴力犯罪、恐怖事件日益严峻,对警务人员的实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加强防卫控制能力培养,不仅是提升警务人员整体战斗力的基本需要,也是减少警察受伤,提升警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必然要求。因此,公安院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从教育模式改革上,突显防卫与控制学科实训技能教学,增强学员的防卫与控制能力,提升学员对抗应急能力。同时,在适应新的教育改革现实下,公安教育要积极适应和掌握新的教学与训练理念,贴近学员实际,贴近职业环境、贴近一线需求,真正做到善用、会用、用好防卫与控制技能。
在警务实战中,防卫与控制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警务工作者维护国家、社会、人民合法权益,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强制执行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防卫与控制能力构成上,既有警务人员身体能力,又有警务人员职业态度与精神风貌。如良好的职业体能、积极的法律意识、娴熟的防暴手段、健康的心理状态、全面的协同精神等。
(一)职业体能是警务人员的基本身体素质。
从警务人员职业环境特殊性来看,良好的体能是从事警务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警务工作者胜任岗位需求,适应和满足特殊职业环境的基本内容。如抗疲劳、抗酷暑、抗严寒、抗干扰等素质,都是超出一般人所需的职业素质;同时,在警务实战中,由于执法活动可能面临的环境更为恶劣,对警务人员自身的防卫与控制技能、动作提出更高要求,防卫与控制技能是根据不同岗位环境下对所处的环境进行准确判断,并维护好警务人员自身安全的有效动作。
(二)防暴手段是提升警务人员武装力量的基础。
警务人员作为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其本身的武装性质决定了其防暴能力。对于一切破坏社会治安,危害国家与人民安全的违法行为,警务人员都有权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打击犯罪行为,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障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从国家警务法规条款来看,人民警察是打击各类违法暴力活动的主要力量,要能够采取有效强制手段来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对于警务人员,必然需要从自身体能训练、擒拿格斗技术等训练中,来满足防暴要求,切实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并采取果断防暴手段来制止和减少破坏活动。
(三)法律意识是警务工作的基本准绳。
在警务实战中,一切防暴手段都要遵循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警务人员在实施擒拿、摔打、夺押、铐搜等手段时,要保障警务实战的强制性,更要从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上来进行自我约束,以法律为“准绳”来实施执法行为。也就是说,警务人员要善于运用法律来指导防卫与控制技能的运用。
(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应对复杂环境的前提。
在人类行为及活动中,必然伴随着相应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特征,常常影响行为人的行为变化。警务人员在实战对抗中,由于对抗环境的复杂性、危险性、紧急性、突发性,对警务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随着对抗难度、执法环境的恶劣与变化,警务人员必须要保持镇静、健康的个体心理,来保障警务实战工作的有序完成。
(五)协作精神是实施有效战术的基本条件。
由于警务实战的突发性,特别是恐怖性事件的发生,在实施有效打击上,必然需要从多方力量的协同配合与周密战术应用上来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协作精神作为战术训练的重要内容,不仅是警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能之一,也是提升警务人员有效打击犯罪行为的重要作战方式,利用不同的战术,充分发挥协同对抗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灵活的发挥各自优势,就需要从执法任务的协同合作上,及时做出反应,配合默契。
在警务实训实战课程教学上,以典型案例探析,以及模拟实战环境训练来提升学员的观察力、分析力、处置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针对案例的研讨,主要从教学内容及方向上,全面搜集与之相关的典型案例,将案例导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让学员能够从中探讨、分析,相互研判,来增强对典型案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模拟实训教学,让学员参与到实战演练中,并从防卫与控制实训过程中来分享知识,相互启发,利用仿真环境来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一)案例选择要具有启发性。
防卫与控制能力在导入案例研讨时,要注重对学员思维的启发,要能够从具体的探析与交流中,引导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启发学员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如在多媒体案例导入上,教官要善于从案例解析上,对各类可能的情况进行分解,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尝试从中来解决疑难。在模拟实训实战上,要注重实际操作的实效性,特别是对技能、技巧、动作的运用,要从动作讲评、是否恰当等方面来帮助学员分析研判,提升自主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式要突出参与性。
从警务技能实训教学来看,传统训练多以集体被动式学习为主,学员未能从心理上投入进取,未能真正参与到实训中,导致技巧掌握不熟练、技能运用不灵活。结合案例导入,特别是利用模拟实训实战教学,来营造良好的学员参与的环境,教官要鼓励学员自主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来优化训练方式,激发学员的自主性和参与热情,更好的实现学员从实训中获得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要突出平等互动性。
互动不仅仅是师生互动,还要从学员间的互动中实现多方交流,以此来提升教与训的实训性。在案例导入上,结合实战实训环境及演练需求,从教官、学员及学员间的多方探讨中,来梳理训练思路,尊重不同学员的意见,尤其是在陈述自我观点与理由上,要让不同学员充分参与到自我表达上。同时,围绕探讨、交流、陈述的主题,从教学侧重点上给予纾解,并从学生自我理解与认知上,来渗透实战理念与实战思维训练。
(四)注重教学情境的仿真性。
实战实训要在环境营造上保障真实性,特别是在实战训练上,针对实训内容、实训目标,积极为学员营造真实的训练场景,突出情境的针对性、时效性特点,让广大学员能够更有兴趣的参与其中,置身于特定的实战环境来提升相应的防卫与控制能力。同时,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如自我角色感不足、职业认同感不强等,要从实战环境、实战意识,特别是警务职业技能运用上来引导。
(五)强调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由于案例导入及模拟实训环境都是基于相应的教学主题展开的,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案例为例,案例要来源于真实的警务实战中,要具备普遍性,因此在模拟实战环境上,能够从问题的普遍性、现实性上增强针对性,能够配合防卫与控制实训技能教学要求,协同教学计划,切实通过案例导入和实战训练,加强和提升学员的防卫与控制能力。
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要从课程的开放性上,突出学员能力的养成,尤其是在案例导入与模拟实训教学上,要贴近警务实战实际,能够从案例的研讨与分析上,真正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处置能力,特别是在模拟实训教学上,要从防卫与控制素能分解与内化上,为学员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提升实训效果。
(一)案例导入与模拟实训环境构建。
从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案例导入与模拟实训环节来看,首先要从教学任务上对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明确,确立本节主要内容,让学员明确具体任务,以及能够学到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去训练这些内容等等。通常情况下,对于具体案例的导入,多通过视频资料播放,从案例说明到案例解决中的问题入手,来提出导入的主题及主要任务,明确学员为什么要学习和训练这些技能,如何从案例讲解与学习中,增强自身对案例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学员能够从案例分析与探讨中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有目标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厘清问题讨论的焦点及实战训练的意义,并从思想上作为初步演练准备。
(二)案例分析与探讨深入细化。
案例的导入只是问题的呈现方式,学员在案例观看后,教官要能够从中构建多元化案例分析思路,特别是对本案例所涉及的背景进行分析,帮助学员从中理解案件的实质性价值,加深学员对防卫与控制课程的正确认知,注重防卫与控制技术、技能、技巧学习与训练的重要性。在案情分析过程中,教官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思维启发上,要善于激活学员的热情,增进学员对案情的探讨与了解,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来剖析案件的详细过程与内容,力求从案情的发生原因、事件发展、以及造成的后果等环节进行多样化探析,教官的引导与案情分析,能够让学员从中全面了解案件的过程,也对警务人员的处置方法、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客观的认知,增进学员对案情的理性思维。通常情况下,当学员对案情的理性思维越全面,更有利于增强学员参与探讨的积极性,也更有利于增强学员对加强防卫与控制能力培养的正确认识,为下一阶段提升操作实训演练奠定基础。
(三)强调分组与实训演练。
分组是实训演练的有效方式,也是围绕案例导入与模拟实训实战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一方面学员能够从自我动手操作演练上增强自身防卫与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学员的积极参与和分工合作,便于学员从中体验真实的演练环境,增强技战术实践体验能力。在分组演练过程中,指导队长与教官要从学情组织上,合理划分小组,通常以六人组为宜,也可以根据案例与实训演练需求灵活变化。每组指定组长,负责各组员间的分工与技战术协作;在实战演练过程中,教官要从演练课程纪律及要求上,明确安全要求,并指示各小组协同参与到演练安排中;教官在指令下达中,要对各组及组员进行明确,如指定场地、指定角色分工;做好实训演练工作记录,对于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就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统计,为演练后的评析提供参考依据。
(四)完善案例与模拟训练综合评议体系。
实训演练的最后环节是进行综合评议,评议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有关于学员自身防卫与控制技能的运用,也有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及成功、失误的点评,还对演练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因素分析。这些评议内容,一方面通过各组组长的记录及观察进行参照,另一方面从学员自身的表现及事件处置总结中进行剖析。对于综合评议,要从学员自身的优劣势及事件处置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处置方式、处置手段的运用是否到位。教官要积极引导学员从自身及同伴表现上来相互提意见,从不足中找原因,增强问题的剖析力度,让学员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防卫与控制能力作为综合实战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案例导入与模拟实训教学中,要注重操作技能训练的巩固与提升,特别是对于基础性、专门性技能,要从训练的针对性上,加深学员的理解和熟练运用,如警械格斗、徒手格斗能力、擒敌能力及协同作战能力等,要从教学实践中找规律、找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性。
[1] 陈锟雄,方林昌,蔡南枫.警务实战教法创新——“战例重现法”[J].公安教育.2014(01).
[2] 候伟,林永.“零距离”模拟实战教学在公安院校教育训练中的应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03).
[3] 郭建成.对创新警务实战训练体制机制的探索和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01).
D631.15
A
1671-864X(2016)07-0145-02
林永(1987-),男,山东,铁道警察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警务指挥与战术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