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清 鲁守荣 岳 睿
鱼骨图分析法在基于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刘永清 鲁守荣 岳 睿
在分析鱼骨图的基础上,以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为例,将鱼骨图分析法引入基于问题教学的课堂中,并详细给出课堂上的应用步骤。主要结论:鱼骨图分析法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空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高职院校;鱼骨图分析法;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对专业理论课普遍存在不感兴趣、听不懂、认为所教内容没有用等现象,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许多教师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能力,但效果往往不理想。虽然现在发展比较成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获得很大的成功,但一般通行的做法也是先讲理论或原理,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只不过是将理论课搬到了实训场地而已,这样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于休眠状态。如何突破这个局限,培养新一代符合中国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技术工人,就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始终处在不断变革的探索之中[2]。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众多学习方法中的一种,它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启发指导下,以自我学习和小组讨论为重要形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3]。
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对基于问题的学习目标提出大同小异的看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目标在于使学生构建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成为自主(或自我调节)的学习者,成为有效的合作者[4]。
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计内容不够新颖有趣、缺乏挑战性和不具有吸引力而往往陷入枯燥乏味之中,达不到设计者想要的效果。如何才能做好基于问题的教学?如何使课堂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如何能够吸引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深入探究,而不再需要教师一遍又一遍地督促和重复?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本文将鱼骨图应用到基于问题的教学中,旨在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为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提供一个具体的实践参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做启发,给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不断深入探究的机会。
鱼骨图也称因果图,它是一种把与某个问题有关的所有知识组织起来并用图形加以描述的工具[5]。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6]。鱼骨图的构造方法如下[7]:
1)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清楚;
2)用脑力激荡法找出与该问题相关的所有可能的原因;
3)在一张纸的右边画一个方框,表示鱼头,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描述填写在鱼头的方框里面;
4)画一条带箭头的水平线,且使箭头指向鱼头方框,该线表示鱼的主骨;
5)在主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画若干条向后倾斜带箭头的直线,箭头指向主骨,作为鱼的大骨;大骨表示原因的类别,也是第一层原因,在大骨旁边填写上原因类别的名称,有多少个原因类别,就有多少个大骨与之相对应;
6)画中骨和小骨,中骨表示某个原因类别中的第二层原因,小骨表示第三层原因;中骨为一条与主骨平行的带箭头的短横线,箭头指向大骨;小骨为分布在中骨两侧并向后倾斜的带箭头的短直线,箭头指向中骨。
一个好的鱼骨图会有很多中骨和小骨,否则意味着该问题太简单,一目了然,不需要用鱼骨图来分析;或者意味着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重新认识、重新理解。
创建鱼骨图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它汇聚了小组成员的智慧,小组成员经过讨论,会激发起更多的想法与思考,这不仅使学生逐渐培养起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培养起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以“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教学的设计为例,旨在说明鱼骨图如何应用到教学课堂上。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绘制前按照以下步骤准备。
第一步:定义问题。以“发动机不能启动”为例,要求学生利用学到的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及失效模式等知识分析引起故障的可能原因。
第二步:制定评判标准。百分制记分,要求:分析正确,所得故障原因真实;找出的原因越多,说明分析、探究越深入,得分越高;时间30分钟,用时越短,得分越高。最后评选出前三名。
第三步:分组。每组学生不能太少,否则脑力激荡将受到局限。在本例中,将38名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组有5~6名。
第四步:角色设计。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的分工,即扮演一个角色。如:组长负责规划小组进度,组织脑力激荡和讨论,总结和撰写小组报告;组员负责查阅知识点,提出建议,进行故障检测与确认,记录、收集信息及绘制鱼骨图等工作。
在以上四个步骤准备完成后,“发动机不能启动”故障鱼骨图分析活动开始,最后将各小组所画鱼骨图贴在黑板上,由组长向全班学生报告分析过程与结果,根据评判标准,选出前三名。图1为一组学生针对“发动机不能启动”故障分析与诊断的鱼骨图。
图1 鱼骨图分析——“发动机不能启动”故障
在问题式教学中引入鱼骨图分析法,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能得到相应的开发,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教学实践,得出如下体会。
1)将鱼骨图引入课堂,学生会主动翻阅教科书,寻找与所设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不仅复习、理解了所教授的知识,而且能根据所学知识自我进行推理假设、分析探究,将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付诸实践,学生在不断地思考、质疑、理解中取得进步,又有所创新。
2)绘制鱼骨图的过程,就好像做游戏一样,容易激发浓厚的兴趣,因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常常在结束时仍然兴致未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激发。
3)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维修技能。设定一个实际问题,然后从问题出发,根据汽车构造与原理,运用推理、分析和判断,假设出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而进行实际的检测、排查等诊断,以检验自己假设的正确性,最后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这样符合汽车维修的真实情景,使他们在未来实际维修工作中消除恐惧,达到轻车熟路的效果。
4)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站在讲台上一言堂的状况。在一言堂中,尽管教师讲得神采飞扬,但下面学生还是玩手机的玩手机,睡觉的睡觉。采用鱼骨图分析的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是主角,让他们说话,让他们讨论,消除了课堂枯燥乏味的现象,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趣,学生找到存在感。因此,给予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空间,才有可能产生有深度的主动思维。
5)使学生具有了成就感。每个人都希望取得成功,即使是较差的学生。鱼骨图分析过程,从故障的设定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是一个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拨开迷雾、克服困难,最终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那份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6)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要解决问题,每个学生不可能单兵作战,必须与小组同学一起,通过分工和协作,共同完成鱼骨图的绘制。因此,团队合作的良好作风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工作方式中。
7)因为有时间限制,又充满挑战性,因而过程紧张刺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激动人心。整个过程不用教师催促,每个人都投入到工作中。此时往往那些较差的学生也会变得积极和主动,正是因为鱼骨图的设计给了所有学生一个主动思考的机会。
8)由于探究本身的丰富性,各小组产生的鱼骨图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往往会涉及教科书之外的知识,其效果远远超出教师的预想。当然所假设的问题不一定都能有条件去实际检验,但是这种自由探究的方法还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不再是盲目跟从教师的思路,或只是做些教科书上规定的套路,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释放。
9)经过分析、讨论、实际检测、不断修改与完善等环节,最终完成的鱼骨图代表了小组的理解水平。汇报时,将鱼骨图展示到黑板上,与所有学生分享。经过汇报,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也培养出了工作汇报的技能。
10)完成鱼骨图,经过实际检测,学生会发现,真正的故障原因已包含在鱼骨图中。在分析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运用鱼骨图分析问题的技能,同时逐渐会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分析鱼骨图的基础上,以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为例,将鱼骨图分析法引入基于问题教学的课堂中,进行有益的尝试,收到很好的效果。它不仅消除了学生思维的倦怠,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独立的发挥空间。它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替学生包办太多,对学生控制太严格的做法,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协助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又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最后详细阐述了实践当中的体会,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丛国进.单片机课程中基于问题分析的项目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0)∶90-91.
[2]王丽梅.实验式教学模式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40-142.
[3]张晓云.基于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4(14)∶65-66.
[4]周献珍.基于问题解决的高职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4(11)∶159-160.
[5]Pyzdek T.六西格玛手册[M].孙静,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余野青.鱼骨图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浅析[J].天津经济,2010(3)∶63-65.
[7]JB/T 3736.2-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因果图[S].1994.
1671-489X(2016)10-0077-03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0.077
作者:刘永清,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鲁守荣,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岳睿,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职业教育(214153)。
G71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