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孙磊
保险业认证汽配市场,劣质配件继续遭围剿
文、图:孙磊
很多经历过保险理赔的车主都有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4S店定的索赔金额往往高于保险公司计算出的理赔额度。所以车主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要么到4S店修,但是自己得负担一定的费用;要么到综合修理厂修,但是又会担心综合修理厂的维修质量,尤其是配件的质量。因此,很多车辆保险理赔纠纷就产生了。
在保险行业看来,4S店提供的维修费用(配件+工时)太高,这是造成上述理赔纠纷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短期内让4S店的价格降下来不太现实,那就要从另一个方面入手,那就是要解决综合修理厂所使用配件的质量问题。只要让车主知道,在综合修理厂使用的配件质量也是有保障的,那么上述矛盾自然就能得到缓解。
不过,中国的汽配市场以“乱”而著称,大大小小的汽配制造商据说有几十万家,汽配经销商更是不计其数。虽然汽配制造商的企业规模、产值、生产方式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差距非常大,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都会想尽办法进入到汽车后市场。因此,汽配市场上的各种配件称呼应运而生:原厂件、副厂件、拆车件、品牌件、翻新件、假冒件、伪劣件……
不同的称呼代表不同的渠道来源,同时也会存在不同的质量问题。这不光模糊了终端消费者的视线,甚至很多维修企业也深受其害。那么,如何在各种渠道来源的汽配件中选择质量达标的配件呢?保险行业选择了认证。
2016年10月26日,中保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战略合作签约暨后市场配件认证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多家保险公司的代表,以及部分相关行业媒体共同见证了本次仪式。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及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发布的《汽车维系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都明确提出了建立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和可追溯制度,是规范汽车后市场的重要方面。认证和可追溯制度的推出,是规范汽车配件后市场、提升汽车维修服务质量、有效降低车险费率的关键支撑点。
中保研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启动的汽车后市场配件项目是落实国家部委相关文件的具体行动。双方发挥自身业务特长,本着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理念,打破市场垄断行为,规范汽车零配件市场、降低消费者维修成本、促进保险行业进一步提升对车险市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认证,是一个去芜存菁过程。在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项目中,中保研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双方将积极征求行业和社会意见,吸取国际上汽车后市场零配件产品认证的经验,组织技术专家制定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技术规范并建立认证流程,努力提高配件认证的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和合规性。经过认证合格的配件,质量肯定会得到保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认证将是对伪劣配件的一次围剿。
中保研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双方将在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工作中把握重点,本着由主体到枝干、快速起步、逐步扩展完善的原则,将先推出保险行业急需的保险杠等易损配件的认证项目,再逐渐扩大至事故修理、保养维护等汽车后市场常用维修配件。
这样一来,综合修理厂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配件,从配件方面避免了维修质量纠纷问题。车主方面不必再担心车辆的修复质量,而且还降低了修复成本。对于国内有一定资质的汽配制造商来说,他们的产品经过认证后,就会贴上“质量合格”的标签,从而让修理厂放心选择。共赢,成为中保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战略合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