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要:长期以来,广大高中数学老师在传统教学理念制约和高考政策的束缚下,往往重视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题能力,学习成绩的提高,采用的是"题海式"的单向性、灌输式、强制性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内在学习能动性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违背了教学活动、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随着高中新课程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人人获得发展进步"的教学观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也就是知识教学艺术提出了新的、更加具体的要求。我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切身体会,谈一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艺术水平,实现教学实效的一些观点和策略。
关键词:新客;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19-02
不论是在教学媒介单一的过去,还是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现在,课堂教学都是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最主要场所和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着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环节,使学生在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中获益良多,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益。
1.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课的引入是学生能否产生学习兴趣,渴求新知,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活动性和创新性因素,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到一种悬念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引起内心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向往和渴求,激发其探索欲望,激发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实现动机迁移。
2.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编拟或精选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应用题,让数学回到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能有效地激发兴趣。例如:在学"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前,我们先讲:"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10万元钱,但在这个月内,你必须第一天给我回扣1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2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给我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有谁愿意和我交换?"此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立即写给我回扣是1+2+4+8+……229分,又嫌一项项计算太麻烦,接着纷纷要求我讲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于是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顺利推导出公式 ,从而很快计算出回扣应为 (元),这远远大于我给学生的钱300万元,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求知欲高涨。
3.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4.引发学生的探究、讨论与课堂辩论
想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并且活跃学生的思维非常重要。想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好的教学活动来引发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参与,并且让他们在探究、讨论乃至课堂辩论中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这样的教学过程很有意义,不仅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这也让学生的知识应用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有意思的教学活动,在知识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知识的获取。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吸收,这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5.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新课程、新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教学新要求,只有高中数学老师紧紧抓住教学重要环节,注重学生特性,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活动艺术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洁.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2
[2] 唐孝菊.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 黄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9
[4] 焦敬芬.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