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几点反思

2016-07-30 21:10卓玛曲珍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事例思想品德诚信

卓玛曲珍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52-01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要以育人为目的,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始终是决定和表现人们的信念、信仰以及价值观的核心。在所有学科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而思想品德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在于变革创新。

1.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坐、立、走的录像,再请特约嘉宾--民警叔叔现场表演各种队列和规范的坐、立、走的姿势。然后在民警叔叔的示范下,讨论分析坐正、立直、走稳的基本要领,最后通过练习模仿、个别指导、小组比赛、模特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又如教《我换牙了》一课,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呢?在课堂中教师先出示牙模型,请同学上来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其他同学朗诵儿歌"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洁白我欢笑!"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掌握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而且增强了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学习障碍,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即"布惑",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的情景之中,并以此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去解决问题,并去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我们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时,提到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时可向学生"布惑":"目前我国经济还落后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取查阅资料,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即不但比现状,还要比起点,比发展历史,从而比出两种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比较信服,也觉得丰富了只是,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兴趣。

2.学生品德观点形成,应立足事例分析

将研究的目标锁定在学生的身上,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目标确定为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就会认识到"与诚信同行"一课的教学,关键在于帮学生形成诚信认知,让诚信成为学生为人处世、协调公共关系的基本准则,让学生具有基本公民职业道德。而基于以上的观点,就需要对教材中的一些事例进行细致的分析。教材中"一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的求职者到某电脑公司应聘"的事例值得重视。学生并不具有招聘经理的视角,他们也难以理解"技术与管理都相当出色"对于一个电脑公司意味着什么。因此就事例论事例,学生得到的可能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也就是说,即使教师引入了这个事例且让学生分析了,学生也不可能得到一个真正的认识,学生最后的认识有可能仍然是教师灌输的。那么,这一事例应当如何教学呢?笔者以为关键是让学生体验其中的"矛盾":作为招聘经理,需要认识到人才难得---在诚信与能力之间如何选择是一对矛盾!作为应聘者,需要认识到诚信的可贵---在好的职位与诚信之间如何选择也是一对矛盾!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一些背景材料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这两对矛盾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尤其是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色出发,去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就是招聘经理或者应聘者之后,学生就会发现要想真正作出选择并不容易。也正是在这一矛盾的化解当中,学生才认识到诚信的可贵。有了这样一个分析事例的过程,学生对诚信的认识自然会更加深刻。

3.思想品德教学的情境创设注意事项

3.1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学情。情境教学是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如果情境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设想和任务,如果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感觉无趣,丧失注意力和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的情境内容必须与自己学生的实际知识与经验相适应,预设问题最好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努力中获得结论。

3.2 教学情境应该结合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情境不能为了热闹和新鲜而设置,必须符合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通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理解和记忆思想品德的道理、知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构建高效课堂。

3.3 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4 体验生活过程,巩固学习兴趣。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让我们对残疾人献上爱心吧!又如《关心老人》一课,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开展"我关心爷爷奶奶"活动,模仿给老人们梳头、端水、捶背、过马路等,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到关心老人给老人们带来的快乐,巩固了学习的兴趣。在《春天来了》一课,我给学生设计的"找春天"活动,让学生从身上找、在家里找、去大自然中,学生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发现了春天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思想品德教学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掌控能力,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和境界。

猜你喜欢
事例思想品德诚信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