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卓玛
摘要:政治是一门理论较强的学科,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如何改变上述现状,上好初中政治课,是我们教师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成教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44-01
1.以感情来辅助教学,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使学生爱政治课
政治课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枯燥无味、概念性强,学生大都不喜欢,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并且乐于听你的课。
1.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
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
1.2 以浓厚的爱生之情来引导学生的言行。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为此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师身先士卒,处处做出表率。②严宽相济,端正学风。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同样是教学中的重要构建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素质,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和教学魅力,使学生喜爱教师,喜爱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互动;乐于接受教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不仅有利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还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政治课教学形式单挑,主要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时间久了,学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小组辩论、师生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倾听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对于问题的回答,不论学生所说的对与错,不论学生的回答对于教师来说有多怪异、多离谱,教师都要认真的给予解答。简单的对与错的评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产生气馁和压抑情绪,从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具体的、适当的,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教师要以欣赏信任的心态,多给学生一些表述自己看法和想法的时间;以宽容和耐心,充分感受学生的所想,认真对待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做学生的忠实听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释疑。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语讲"爱屋及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和瓦解的作用,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微妙的影响和改变学习质量。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只有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要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彼此交流情感,彼此感染,把教学变成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让对话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充满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课堂充满着平等、和谐与温馨,师生之间充满激情。促进师生情感交融。 通过"生活化、活动性、自主化、情感化"的课堂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教师的手脚放开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增多了,学生的天地更广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多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加了,政治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崭新的课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在乐观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在教法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4.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5.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讲"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