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

2016-07-29 08:07:29陈跃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厦门361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根钉后路椎间

陈跃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厦门 361100)



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

陈跃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厦门 3611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2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20例腰椎键盘突出患者再分为新型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新型手术组患者采用后路椎间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进行治疗,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新型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反应发生少于传统手术组患者,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 键 词:后路椎间融合器 椎弓根钉 固定术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多发于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症状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因而临床会采取保守治疗方法[1]。本次就2014年12月至2015 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2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展开研究,部分患者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此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2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例患者分为新型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每组10例患者。新型手术组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为65~82岁之间,平均年龄72.6岁。传统手术组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为64~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6岁。两组患者的体质特征及病情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患者俯卧,采取后正中入路,按照之前患者拍摄X片的结果确定好患者椎间盘突出的节段,进行双侧椎板开创,将患者的病椎椎板切除,包括周围的黄韧带也进行切除,将部分突间关节与神经的根管咬除,达到扩大根管的效果,同时将突出的椎间盘进行切除,切口止血缝合。

新型手术中组: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在传统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后路椎间融合器及椎弓根固定。患者仰卧,椎间盘突出切除步骤与传统手术组相同,利用撑开器将被切除的椎间盘椎间隙撑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椎间融合器,同时,利用器械进行扩孔、攻丝,并顺时针将椎间融合器旋入融合。再在融合节段的最上椎体与最下的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估测患者脊椎稳定程度与融合长度,根据估测结果选择椎弓根螺钉植入方式。选择进针点的纵向垂线和上关节部分的突外缘处在相切的水平,水平线平分横突状态。保证椎弓根钉保持与椎体的上终板在平行的状态。再选择长度适中的钉棒,将钉棒弯曲成一定弧度,大致形状与腰椎生理弯曲相似,再将钉棒与椎弓根螺钉链接,加锁进行固定。固定结束后对患者切口进行止血,缝合切口[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患者的治疗有效指标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等三个指标[3]。显效:患者腰椎关节突出症状较入院前比较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反应的发生。有效:患者腰椎关节突出症状较入院前比较明显改善,突出长度缩短至20%以下,无并发症反应发生。无效:患者腰椎关节突出症状较入院前比较无明显改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以十分制计,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深。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分布:新型手术组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5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仅1例。传统手术组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5例。新型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其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手术治疗后发现,新型手术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度要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新型手术组患者的疼痛平均评分为(2.6±0.8)分,传统手术组患者的疼痛平均评分为(8.6±1.2)分,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3.16,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但是腰椎间盘症状在临床上并不明显,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主要表现为椎管性狭窄,特别是退行性病变与侧隐窝狭窄较为多见。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较高,但是老年人通常会伴有多种疾病,特别是肝肾及心血管等方面病症,老年患者的免疫力逐渐降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也逐渐减退,同时患者的营养吸收较差。而针对老年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治疗,主要是掌握患者的手术特征,若患者发生与神经根性相关的病症,则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从而确诊患者腰椎间盘之外的相关病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之前,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症,以及患者的坐骨神经刺激的临床体征表现方面,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在对患者进行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后,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性锻炼,给予相应的抗感染药物辅助治疗。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患者普通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分进行切除,在术后再给予患者普通抗炎药物进行治疗,传统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现象。而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则是针对传统手术的弊端与不足,且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减少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

刘恩志[4]等人的研究数据结果显示,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8.6%,如上所述,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能够明显规避传统手术中存在的不足,且能够减少治疗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本次研究的新型手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康复锻炼后,患者的疼痛评分要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可见,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临床效果显著,如上述所说相符,除了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减少了对患者的身体的损害,促进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效果,减轻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生活负担及经济负担,提早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分布(%)

参考文献

[1] 史瑞明,李国胜,张文峰,等.钉棒置入与追歼融合修复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腰椎稳定性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0):6465-6466.

[2] 魏富鑫,刘少喻,崔尚斌,等.后路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27(6):703-704.

[3] 曾忠友,吴鹏,毛克亚,等.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应用与下腰椎节段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2015,28(4):306-307.

[4] 刘恩志.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患长期随访及疗效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4.

[5] 刘建航.腰椎后路多节段内固定技术的有限元研究及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3.

文章编号:1006-6586(2016)01-0034-03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根钉后路椎间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后路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36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