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古诗词引导学生正确审美

2016-07-28 12:09吴枫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音韵量词节奏

吴枫

小学古诗词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和提高,作为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朗读背诵和文字方面的掌握情况,还要能通过它们引导和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美感和怎样去审美。

一、古诗词的音韵美

古诗词十分注意音律,有的还有曲谱可以演唱。比如《诗经》本身就是采集民间的歌谣而成,唐代的名诗也大都会在民间传唱。因此,在朗读中就要非常注重音乐节奏的变化,避免枯燥无味的朗读。

中国文字是独体单音,和拉丁语系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中文强调文字的组织配合,以形成声调的变化和节奏。在《诗经》这样诗词的萌芽阶段,每一句基本都是四个字,形成“二、二”的节奏,也就是两字一顿。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也有类似的音韵变化效果。

至于五言和七言,就更要注重停顿。五言是“二、二、一”的节奏,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按照这个节奏去读,就有了类似音乐节奏的变化,杜甫所写的遥想登顶泰山而极目四望的气势,读者立刻就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出来。并且,诗人所创造的“顶”与“小二字所产生的巨大对比效果,也能为学生所领会还有如“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等。

七言要比四言和五言更加富有音韵感,一般是“二、二、二、一”的停顿节奏,读起来会趣味大增。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按这个节奏读下来,荒凉孤寂但又苍茫壮阔的景象,就会在心中浮现。

之所以要强调诗词的音韵节奏,一来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欢诗词,二来也是为了让他们更能明白内容中的“气象”。

二、诗词中的气象美

“气”本就和声音有很大的关系,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仅是他,韩愈也说“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有了音韵的变化,就会带来感觉上的变化,文字会在脑海中产生构图,让人浮想联翩。教学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样的动中显静,可能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把握,但是“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在朗读中,就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绪。在这里“青”字得到反复强调,因为绿色总是会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两岸的青山都加入送迎的队伍,所以当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去朗读时,诗词中离别者的依依不舍和送别者的深厚感情,就会跃然纸上。

诗词和绘画虽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两者的观察眼光是相同的,应引导学生在诗词的朗诵中,感受诗篇中画家绘画的笔法。“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描绘的景象如同美丽的江南:春雨后,四下遥望,满目千层万重的绿色。有田间的碧绿,有远处水光的银白,还有更远处崇山的逶迤苍翠。读后,似乎眼睛明亮了起来,人的心也明亮了起来。诗句中的气象,除了教会学生领悟山水自然之美,还能教他们如何去描绘风景。诗人如画家一般把烦琐的细节都舍去,只突出要描绘的主体景物层次,从而展示出真正的美。

三、诗词中的颜色美

“气象”会带来画面美感,有了画面就肯定会有颜色。小学生对于颜色相当敏感,这是中外科学家早有结论的,语文教学中也不能错过对这方面的引导。语言谈颜色虽不如绘画,但贵在可唤起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

前文所提王维的诗句,画面中的颜色层次分明,浓淡相宜,给人一派大好田园风光的愉快感觉。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教学中就可以突出“黄、翠、白、青”四种颜色,以蓝天为背景的画布上,翠作为中景,关键是动态的黄和白,让整个句子、整个画面都活了。在这点线面结合的字句中,由点到线,向着远方延伸,整体层次分明,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颜色还可以用来表达感情色彩的浓度。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都是很好的例句。如此,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什么颜色对应怎样的心情,然后让他们了解颜色在绘画之外的作用。

四、诗词中的文字美

在小学的教育中,让学生领会文字美可能相对有难度,毕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其实,在古诗词中就有解决之道,因为古人写诗从来都不是一板一眼的。

在实际教学中,可尝试从“量词”入手,让学生明白文字的魅力。例如李白写“长安一片月”,这里的“一片月”和“一轮月”“一弯月”有着怎样的区别?

再例如,在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犁烟雨伴公归”“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贺铸的“一川烟草”、朱熹的“昨夜扁舟雨一蓑”等词句中,诗人们用各种量词来代替“一场雨”,增加了别出心裁的感情色彩和文化意味。

通过量词的对比,明白文字的活用和妙用,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扩大了对诗歌意象含义的了解,也能领会到诗境的动感和活力。俞成在《萤雪丛说》中就总结:渔父“一蓑烟雨”,农夫“一犁春雨”,舟子“一篙春水”。通过前人的总结,也可以看到小小的量词就包含着中国文字的各种精妙。

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诗人以他敏锐的观察和深厚的感情,透过文字,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美丽的诗歌,充满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感动。若能从音韵、画面、颜色、文字这四方面引导孩子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那么也就自然培养了他们对宇宙万物的观察感受能力,触动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音韵量词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量词大集合
YOUNG·节奏
诵读古诗词 体验音韵美——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汉语十四行试验诗集》的音韵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