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管见

2016-07-27 16:05柴祥德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研员青年教师教研

柴祥德

[摘要]教研员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应有策略性,可从“习惯”“工夫”“机会”这三个层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旨在使青年教师修炼好心态、锻炼真工夫、努力成骨干。教研员需要看准苗子,找准切入点,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关键词]教研员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107

教研员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不仅自身承担着教育教学研究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引领、指导和帮助一线教师实施教学、专业成长的使命,尤其是在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教研员的责任更为重大。根据近二十年的教研工作经历,我认为教研员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应从“习惯”“工夫”“机会”这三个层面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素养和境界。

一、端正心态养习惯

青年教师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新锐而又心态不稳的群体。因此,教研员必须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根红线,让青年教师克服思想多变、心态浮躁、做事急功近利的“时代病”和“个人病”,从内心树立起“立德树人从我做起,真正的教师生活从自我教育开始”的观念。可以说,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教研员最需要实施的策略就是“养心育人”。

实施“养心育人”的策略,需要具体的措施作为支撑。教研室每年所开展的听课调研活动、阶段性检查活动、教师基本功评比活动等项目,教研员应当充分抓住机会,摸清相应学科教师的底情,先“识”人再“育”人。不同的教师性格不同,有的人说话言辞激烈,有的人上课温和谦逊,有的人性格内向倔强……可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教研员应善于识人,看到青年教师的优点和长处,找准时机,促使其改正自身之不足。

在下县进校听高中政治课时,我了解到一位研究生毕业的青年男教师既不当班主任,也不教课,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询问一番后,我给这位青年教师留下一张纸条:方便时请到市教研室找我。后来,他到市教研室找我,不仅汇报了他对教育和学科教学的理解,而且带来了他所发表的文章和命制的试题样刊,还畅谈了他的理想和追求。我结合他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现状,对他提出改进的措施:好好教课,“研”需用于“教”,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高出别人一个层次,用专业水准在学校赢得应有的尊严。这名教师虽然多年来自谓“当一个好

老师,只需一个班就够了”,但却一直坚持高品质上课,后来养成了雕课、品课和评课的习惯,成为学校评课、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还有一个女教师,形象气质佳,笑容灿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知识存在缺陷,为了让她补上“终身学习”这一课,我给她列了崔允漷主编的《有效教学》、余文森编写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周彬撰写的《课堂密码》等10余本书的读书单子,并要求她写读书笔记、向有关报刊投稿。不到一年,不仅她的文章见报见刊,而且其课堂充满思想性和思辨色彩,她笑言:“你开那么多书目,促使我获得了很大提升。”三年后,这位女教师参加全省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一等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就助推青年教师的工作而言,教研员要看准苗子,找准切入点,持续培养指导青年教师,促其成长为优秀教师。

二、培养能力练真工

青年教师在调整好心态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力的养成。青年教师之长在于知识新、热情高、态度积极,其所短在于缺少规划、缺乏经验。因此,当好一个高中政治教师,必须练好真工夫。教研员应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力和教研室这个平台,发动青年教师开展“政治学科教学素养是什么”“如何当好政治教师”之类的大讨论,凡是参加讨论的文章可以优先获得参评全市教师论文比赛的资格。经过三五年的实践,一大批青年教师认识到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这项活动提高了整个地区政治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层面,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问题和认识问题。

在组织多次讨论并取得统一认识后,教研员应当趁热打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后续活动。我按照政治教师的基本技能和核心业务,统筹规划后列出以下具体版块:读书思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题研究、教育写作、试题命制、微课制作、演讲沟通、课堂观察、专业评课等十几项内容。利用举办学科交流、备考研讨等大型活动的机会,由教研员发放表格,每个青年教师认真填写,突出自己的优势和专长。教研员随后整理和分类,分别召开专题碰头会,依次组建团队,实现青年教师的抱团发展。经过这类专题活动的组织和带动,每个青年教师处于一种开放式的教研生态中,不仅能够扬己所长,而且能认清自身不足,从而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逐点进行突破,最终以点带面,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教师在互相认识后,相继建立了微信圈、QQ群和博客主页等网络媒体平台,促进了区域政治学科教学教研的发展。

在市区一所高中里,一位青年教师擅长写文章,在《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德育报》等有影响力的报刊上频频发表文章,我及时找到区教研员了解真实情况,然后点名邀请其参加一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后来,我指导这位青年教师参与试题命制、参加研讨会并发言,还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经过两三年的重点培养,他已经被《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聘为特约作者。这为他教育写作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动力,进而为他的“为教学而写、为教研而写、为自身发展而写”也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面对一线教师,教研员要像教师培养学生那样“因材施教”,慧眼挖掘一线教师的特质,不仅要借力打力,促使一线教师扬长避短,更要善于化遗憾为精彩,巧妙地将一线教师的不足变成长处。

三、创设舞台成骨干

事实上,很多青年教师自身对成长关键期不甚了解,也不太重视。当前,大多数青年教师都在一线承担着相当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多为课堂教学、作业试卷批改、学生辅导等具体工作所束缚,外出培训、校际交流、读书学习等活动都参加得相对较少。所以教研员要搭建“及时雨”般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

一些活动经过三到五年的积淀和锤炼,在一线教师眼里已经成了品牌,吸引着众多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如“政治老师读书会”“政治名师教学群”“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试题研究团队”等名号,有的是教育局发文成立的工作室,有经费、有地点;有的是网络虚拟的教研群体,无经费、有空间;有的是学校组建的学科沙龙活动,成为联片教研、校际交流的阵地……教研员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牵线搭桥、搭建舞台、总结经验,引导广大教师投身到读书、研究、交流等“充电”活动中。

为了检验一线教师借助舞台实现专业发展的效果,我依托“优秀教师成长”这项省级重点研究课题进行实地的样本调查,在全市高中发放调查问卷。经过统计和分析,在教师成长和研讨活动上,政治学科教师成为仅次于语文教师的活跃群体。从发表文章和开展课题的数量来看,政治学科同样超过其他学科,位居前三名。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市区的一些政治教师还走出了学校和全市,以专家的身份到外地讲学讲课,成为真真正正的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也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于漪.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陈霞.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崔允漷.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9(8).

[4]杨小敏,向蓓莉.促成并引领富有研习智慧的教学协作——社会变革中教研员职能的再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1(6).

(责任编辑斯陌)

猜你喜欢
教研员青年教师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