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交叉配血法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探讨

2016-07-27 03:55马强虎王新栋唐兆海
甘肃科技纵横 2016年6期

马强虎,王新栋,唐兆海

(武威市凉州医院 检验科,甘肃  武威 733000)



两种交叉配血法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探讨

马强虎,王新栋,唐兆海

(武威市凉州医院 检验科,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武威市凉州医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需要输血的病人461例,先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然后用微柱凝胶法进行复核,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两种交叉配血方法从461例标本中筛查出阳性及可疑标本9例,经鉴定3例为阳性,6例为假阳性;凝聚胺法检出假阳性4例,假阳性率44.44%,微柱凝胶法检出假阳性6例,假阳性率66.67%;3例阳性中凝聚胺法阳性例数2例,微柱凝胶法阳性例数3例。结论:在基层医院的临床输血中应首选微柱凝胶法,对急诊的配发血可选择凝聚胺法,但当时间允许应尽可能选用微柱凝胶法,此法灵敏度高、安全性好,实用性强,适合批量操作;凝聚胺法对鉴别假阳性结果更直接快速,不适合批量操作。

关键词: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

在基层医院的临床输血中,快速、准确地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可为临床及时供应安全的血液[1]。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的必检项目,国内外主要的交叉配血方法有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2-4],但盐水介质法不能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已不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各有优缺点,在基层医院实际工作中灵活的联合应用可有效防止交叉配血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武威市凉州医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需要输血的病人461例。

1.2试剂和仪器

1.2.1试剂

ABO、RhD血型抗原检测卡,交叉配血卡、血型分析用稀释液、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盒、凝聚胺试剂盒、生理盐水。

1.2.2仪器

医学检验多功能离心机、免疫孵育器、显微镜、加样枪、玻璃试管、滴管、记号笔。

1.3方法

收集武威市凉州医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需要输血的病人461例,在鉴定血型后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然后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先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随后用微柱凝胶法进行复核,各步骤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用两种交叉配血方法从461例标本中筛查出阳性及可疑标本9例,经鉴定3例为阳性,6例为假阳性;凝聚胺法检出假阳性4例,假阳性率44.44%,微柱凝胶法检出假阳性6例,假阳性率66.66%;3例阳性中凝聚胺法阳性例数2例,微柱凝胶法阳性例数3例。由此可以看出,上述两种方法微柱凝胶法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凝聚胺法(见表1所示)。

表1  两种交叉配血方法对阳性及可疑标本假阳性结果分析(例)

3  讨论

用两种交叉配血方法从461例标本中筛查出阳性及可疑标本9例,经鉴定3例为阳性,6例为假阳性;凝聚胺法检出假阳性4例,假阳性率44.44%,微柱凝胶法检出假阳性6例,假阳性率66.66%;3例阳性中凝聚胺法阳性例数2例,微柱凝胶法阳性例数3例。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凝聚胺法,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4-6]。

凝聚胺法是利用低离子价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有报道称,凝聚胺法对Kell系统的抗体检出不理想,所以阴性结果要做抗人球蛋白试验,以防漏检。在中国人群中,Kell血型一直被认为多态性较单一,基本都为K,且K的频率约为0.07%,因此输血前不需要进行K抗原的定型。

微柱凝胶技术是以免疫学检测为基础[7],将凝胶过滤技术和和离心技术及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由于凝胶分子的分子筛效应或亲和效应,抗原抗体反应后的红细胞通过离心经过微柱,无IgG结合的红细胞穿过凝胶到达底部呈阴性反应,而红细胞上若有IgG抗体结合则会和凝胶中的抗IgG抗体结合,红细胞被阻止在凝胶层的上层或中间呈阳性反应。与凝聚胺法相比微柱凝胶技术有如下特点:(1)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对抗体含量低的弱抗体微柱凝胶法仍可检出,其灵敏度较凝聚胺法高1~5个滴度。(2)特异性强。微柱管中的凝胶试剂含抗人球蛋白试剂35%,此试剂能促进红细胞的特异性凝集,因此有较好的特异性。(3)结果容易判断,标本用量少,结果可长时间保存。(4)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技术容易掌握,易于标准化,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5)整个试验过程相对凝聚胺法用时较长。

4  结束语

临床输血安全保障日益受到重视,准确可靠的输血技术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就显得尤为重要。由输血产生的免疫抗体以Rh抗体为最多,各抗体频率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抗原的免疫原性及在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抗原的免疫原性越大,产生抗体的机会越多。因此,对于软硬条件较好的大医院,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是最好的选择,但在基层医院应将各种方法联合运用提高工作质量,对急诊的配发血可选择凝聚胺法,但当时间允许应尽可能选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日常工作中的临床输血中应首选微柱凝胶法,当出现阳性结果时应联合凝聚胺法尽快查找原因,保证临床的用血安全。

参考文献:

[1]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6-82.

[2] CATE J C,REILLY N.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gel test for 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ng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labora-tory[J].Arch Pathol Lab Med,1999,123(08):693-694.

[3] 林琼琳,郭雅春,彭燕,等.微柱凝胶法检测南昌地区新生儿溶血病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 (8):741-742.

[4] 侯艳香.三种交叉配血法的临床应用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0):819-821.

[5] 王梁平,彭道波,赵辉.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抗体检出比较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9):59-60.

[6] 吴海波,张亚文.微柱凝胶法与聚凝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355.

[7] 徐顺清,刘衡川.免疫学检验(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96.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06.029

收稿日期:2016-1-28

作者简介:马强虎(1985-),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大学本科,检验师,主要从事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