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杏合剂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27 01:38:20赵庆峰柏祥磊
河北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药疗法气管炎支气管炎

赵庆峰 张 伟 代 君 丁 康 柏祥磊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京 210001)



桑杏合剂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赵庆峰张伟代君丁康柏祥磊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急诊科,江苏南京210001)

【摘要】目的观察桑杏合剂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桑杏合剂。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但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杏合剂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气管炎,支气管炎;风热犯肺;中药疗法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急性炎症,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咯痰,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目前临床治疗以止咳祛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主,缺乏根治性手段。2013-10—2014-02,我们采用桑杏合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外感风热犯肺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依据《内科学》[1]有关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咳嗽的诊断及辨证标准拟订。①起病较急,病情较短,常在受凉后突然发作;②咳嗽、咯痰为主症,伴有发热,微恶风,咽痛口渴;③舌光红,苔薄黄,脉浮数;④肺部X线透视或胸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或增高。1.1.2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病程在5 d以内,无相关呼吸道疾病。1.1.3排除标准年龄<18周岁或>75周岁者;其他原因如肺结核、肺炎等所致的咳嗽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或肿瘤患者。

1.2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急诊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7岁,平均(43.13±7.57)岁;病程1~5 d,平均(3.04±1.42) d;体温(38.02±0.81)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1岁,平均(42.41±7.82)岁;病程1.5~5 d,平均(2.93±1.34) d;体温(37.96±0.84)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2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如止咳、祛痰、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若患者白细胞计数≥12.0×109/L时,可合并应用抗生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533)3.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日2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桑杏合剂(主要由桑叶、杏仁、薄荷、桔梗、前胡、牛蒡子、甘草、陈皮等组成,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院内制剂,苏药制字Z04000815)30 mL,每日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7 d。

1.4观察指标主要观察临床主症如咳嗽、 咯痰、咽痛改善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方法,采用半定量制订计分标准, 按 0、1、2、3分计分。计分标准为无咳嗽、咯痰、咽痛计0分;偶尔咳嗽,咯痰量少,咽痛不明显计1分;经常咳嗽,咯痰量较多,咽痛比较明显计2分;持续剧烈咳嗽,咯痰量多,咽痛严重计3分。每个症状单独计分后累加计算总积分。

1.5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相关部分拟订。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X线胸片结果恢复正常,治疗后评分减少≥91%;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常规、X线胸片结果接近正常,治疗后评分减少50%~90%;无效:病情无改善甚或加重,治疗后评分减少不足50%。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但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多由病毒、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感染引起。其发病为在物理、化学刺激或变应原刺激的作用下,形成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及纤毛上皮细胞损伤脱落,进而引起黏液腺体肥大,分泌物、痰量增加,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心力衰竭等[4]。该病具自限性,临床诊疗指南指出不宜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5]。但大部分患者都接受抗生素治疗,导致抗生素滥用。控制急性咳嗽药物止咳药、祛痰剂、抗组胺药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上也被广泛使用,但研究表明对于咳嗽的病程,此类药品没有明显效果[6]。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措施,特别是解决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属中医学之外感咳嗽范畴,认为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证候属实证。病机特点是外邪客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风热病邪犯肺所致者,叶天士曰“温邪上受,先犯肺络”,风热之邪由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侵犯肺络,阳络不解,迅即入经,出现邪热犯肺壅肺,肺气壅遏不宣,肃降失常,肺气不清,热蒸液聚为痰,痰阻肺络,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咯痰。故治宜祛风清热,宣肺豁痰。桑杏合剂中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能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是治疗外感风热、肺热咳嗽常用药;杏仁味苦,性温,归肺、大肠经,能肃降肺气、化痰;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胃经,能升提肺气,宣肺祛痰,杏仁与桔梗一降一升,以恢复肺气肃降,宣肺而止咳;牛蒡子、薄荷、前胡疏散风热;陈皮燥湿化痰,与大队凉药相伍,无温燥助邪之弊;生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并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散,则表证解,痰去而咳嗽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7];杏仁含有苦杏仁苷等成分,可在体内分解为氢氰酸和苯甲醛,对呼吸中枢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达到镇咳平喘的作用[8];桔梗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分泌物,抑制咳嗽反射,促进痰液分泌和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易于排出等作用[9]。牛蒡子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牛蒡子水煎液及主要成分牛蒡苷等在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等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牛蒡苷元对体内流感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还有一定的诱生干扰素作用,还是牛蒡子止咳的药效物质基础之一[10]。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数、炎性细胞数、脱颗粒数及肥大细胞数,能阻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降低组胺水平,具有消炎、抗过敏用;甘草多糖对体内外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如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SARS)、呼吸系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多种病毒具有抑制或灭活作用;甘草次酸具有镇咳、促进支气管黏膜分泌使痰咳出等作用[11]。由此可见,基于以上作用机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桑杏合剂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1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5-57.

[4]崔保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119-120.

[5]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8.

[6]杨立波,王保群.连花急支片与抗生素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9):128-131.

[7]肖艳芬,黄燕,甄汉深,等.桑椹、桑叶水煎液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3):48-49.

[8]周金黄,王绮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19.

[9]高铁祥,顾欣.野生桔梗与栽培品溶血及化痰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研究,2001,10(16):1525-1526.

[10]张晓娟,张燕丽,左冬冬,等.牛蒡子的质量控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3,30 (6):125-128.

[11]张明,邓毅.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药效学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5,28(4): 156-159.

(本文编辑:曹志娟)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2.014

作者简介:赵庆峰(1978—),男,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中图分类号】R562.210.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2-0207-03

(收稿日期:2014-05-08)

猜你喜欢
中药疗法气管炎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针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补肾健脾方促进骨痂生长的临床观察
HPLC法同时测定气管炎颗粒中7种有效成分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7:43
浅谈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0
温肾益肺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9例临床观察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