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论词题跋的文献学价值

2016-07-27 07:13聂改凤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献学苏轼价值

聂改凤(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苏轼论词题跋的文献学价值

聂改凤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题跋作为宋代散文中兴盛的一种文体,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能极大限度地展示文人思想、学术、文学等多方面的成就。苏轼所作题跋数量较多,探讨的问题也非常广泛,论词题跋虽然是苏轼题跋文中数量较少的一部分,但也是具有特色的一类,笔者从苏轼论词题跋入手,重点探讨其题跋文所展现的文献学价值。

关键词:苏轼;论词题跋;文献学;价值

苏轼(1037—1101),字子赡,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学识渊博、才情卓绝,诗、文、书、词均取得很高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著作存世者有《易传》、《书传》及《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事迹见《栾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三八本传。

苏轼论词题跋统计表

论词题跋主要是指谈论词人、词作、词集等相关问题的题跋。北宋谈词,当推苏轼为多。通读苏轼的散文作品,可知其论词题跋主要有以下十二篇。

苏轼的论词题跋从类型来看可分为自序与他序两种。自序,即为自己的词所作的序,苏轼采用叙事的形式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与相关本事,如《书清泉寺词》《书黄泥阪词后》。叙事性序跋颇具故事性,因而其内容更易于被理解和记忆。《书黄泥阪词后》记叙了创作背景及过程:苏轼在黄州大醉作此词,酒醒后词作遍寻不着,经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翻箱倒柜才得之。之后张耒重新书写一份留给老师,自己将原稿持去。第二天,王诜写信来求,苏轼重新书写此词并在词后记录了此事经过。这篇题跋篇幅虽小,但故事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生动,读者读之,必然会对受到这么多人喜爱且得之不易的词作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他序,即苏轼为别人写的序,数量较多。笔者认为较有特点的一种表现为老师给门生写序,苏轼为秦观写下《书秦少游挽词后》。一般来说门生为老师的作品写题跋的较多,而老师给自己学生写题跋的较少见。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代,“他们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情感上却绝不逊于父子,而他们在学术上的传承关系甚至是父子血缘关系所不具备的,这种关系使得门生成为给老师著作撰写序跋最合适的人选。”[1]但是一般来讲出于对老师的尊重,门生所写的序跋自然多些对老师的赞赏之词。而老师出于对自己学生的深刻了解,且有一种为人师表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老师为门生所作的题跋,应该更符合实际,相比较这种题跋的价值也就更高些。

苏轼所作论词题跋内容丰富,笔者重点探讨了其在文献学方面的价值。

一、校勘价值

苏轼的论词题跋中,有时会引录所评词作全文或部分词句,经过认真比对,发现以下诸条中引用的词作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

(一)《书李主诗》引李煜词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2]。

“数”清刻本《诗人玉屑》作“千”。“青”《万首唐人绝句》作“春”。(清)曹寅主编《全唐诗》清文渊阁四库本,卷二四二,张继《归山》:“古路”作“古道”。卷二六七,顾况《归山作》:青(一作春),道(一作路)。《南唐二主词笺注》“古路”作“野路”。

(二)《题张子野诗集后》

张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耳。《华州西溪》云:“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与余和诗云:“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若此之类,皆可以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称其歌词。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元祐五年四月二十一日[2]。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曾任安陆县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着《十咏图》。

《四库全书》集部,词曲类,词集之属有张先的《安陆集》,提要云:“《宋史·艺文志》载先诗集二十卷,陈振孙《十咏图跋》称‘偶藏子野诗一帙,名《安陆集》,旧京本也。乡守杨嗣翁见之,因取刻之郡斋云云。’则振孙时其集尚存,然振孙作《直斋书录解题》乃惟载张子野词一卷,而无其诗集,殊不解其何故也。自明以来,并其词集亦不传,故毛晋刻六十家词独不及先。此本乃近时安邑葛鸣阳所辑。凡诗八首,词六十八首,并以先事迹始末及诸家赠答附录于后。其编次虽以诗列词前,而为数无几,今从其多者为主,录之于词曲类中[3]。”

考《安陆集》,其词后有诗仅八首,“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3],胡仔《渔隐丛话》“破”作“断”,“小”作“野”。该词句出自张先《题西溪无相院》,东坡题跋作《华州西溪》,《宋文鉴》作《题华下无相院西溪》,胡仔《渔隐丛话》作《湖州西溪》。

(三)《书李主词》有李煜词

三十余年家国,数千里地山河。几曾惯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2]。

《御定全唐诗》卷八八九有后主李煜词三十五首,《破阵子》(一名《十拍子》),“三十余年”作“四十年来”,“数千里”作“三千里”。后增加“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惯”作“识”,“犹”作“独”,“挥泪”作“垂泪”。

(四)《书秦少游词后》有秦观词

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2]。

《淮海长短句》卷下,明嘉靖小字本,“山路”作“春路”。

(五)《书清泉寺词》有苏轼词《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

明刻宋名家词本《东坡词》,“君看”作“门前”。

二、辑佚价值

(一)《书李主诗》引李煜词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2]。

考此词句出处有:

(唐)顾况撰《华阳集》,六言绝句下有《归山作》;

(宋)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前后集》,有东坡此文;

(宋)阮阅编《诗话总龟》,载东坡此文;

(宋)魏庆之撰《诗人玉屑》,六言诗录东坡此文;

(明)吴讷辑《文章辩体》,顾逋翁(顾况字逋翁)作《归山》;

(清)张潜辑《诗法醒言》,认为顾况作;

(清)曹寅主编《全唐诗》清文渊阁四库本,卷二四二,张继《归山》:“古路”作“古道”。

卷二六七,顾况《归山作》:青(一作春),道(一作路)。

以上资料表明关于此词的作者有三说:一说张继作,二说顾况作,一说李煜作。

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1936年正中书局印行)据此以补后主词之遗,认为此词为《开元乐》词,从这首词的词意来推断,这首词当是李煜亡国后的作品,主要是写作者对身世际遇的叹惋和抑郁情怀,表现了过着囚禁生活的李煜对隐士生涯的向往,但在现实面前词人只剩下无限的惆怅。此处可见其辑佚价值。

(二)《题张子野诗集后》(原文见前面)

张先诗集已佚,《安陆集》后所录张先八首诗,无“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二句,因此,二句诗有较高的辑佚价值。

三、史料价值

文学作品不仅是一个作家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还反映着当时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内容。就苏轼的论词题跋作品而言,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史料,可以作为考证许多问题的依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一)苏轼生平史料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论词题跋考证苏轼的生平情况。以反映苏轼生平事迹为内容的论词题跋有五篇,分别为 《题温庭筠湖阴曲后》《书黄泥阪词后》《书秦少游挽词后》《书清泉寺词》《书上清词后》。

《题温庭筠湖阴曲后》有 “元丰五年,轼谪居黄州”,“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舟过芜湖,乃书以遗湘,使刻之。汝州团练副使员外置苏轼书”,可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居黄州;元丰七年(1084),从黄州又迁至汝州。《书黄泥阪词后》有“余在黄州,大醉中作此词”,可知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创作《黄泥阪词》的背景。《书秦少游挽词后》有“庚辰岁六月二十五日,予与少游相别于海康”,庚辰即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这一年正月哲宗卒,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自海南北归。苏轼与秦观于海康会面。由下文可知此次是苏轼与秦观的最后一次会面。《书清泉寺词》有“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余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时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可略知苏轼在黄州期间的行踪。《书上清词后》有“嘉祐八年冬,轼佐凤翔幕,以事□上清太平宫,屡谒真君”,我们可以知道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冬,是时,东坡任凤翔府通判,且曾多次朝谒太平宫道士。

(二)苏轼交游史料

苏轼所作题跋作品是研究其交游的可靠资料,下面试举例说明。

1.苏轼与僧人、道士的交游

苏轼在《题温庭筠湖阴曲后》曾提到蕴湘,芜湖东承天寺僧。芜湖东承天寺为佛教文化遗址,宋太宗祥符元年(1008),改名东承天院,另有西承天院,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两院分别赐名东能仁寺和西能仁寺。东能仁寺在宋神宗元丰年(1078—1085)前后,寺僧蕴湘广交当时名士,藏书籍,建古迹,因而寺名显耀。

蕴湘为纪念东晋明帝阴察王敦营垒事,元丰中于赭山北十余里处建玩鞭亭。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蕴湘致书苏轼,求书温庭筠《湖阴曲》刻石,“以为湖阴故事”,时因故未果。直至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移汝州,舟过芜湖,才践前约。从跋中看,蕴湘在当时佛门很有影响,通直郎刘君谊、鄂州太守陈君瀚等文人士大夫多与之交往。苏轼此次过芜湖,两人应该见过面。蕴湘其生平资料不详,亦无传世文字,苏轼集中亦此一见。明代彭大翼撰《山堂肆考》卷一七二云:“梦日亭在芜湖县故王敦城上,宋僧蕴湘建……又有玩鞭亭在芜湖县北。”[4]

另外,在《书上清词后》一文,提及上清太平宫真君。上清宫是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嘉祐八年冬,苏轼出任凤翔签判时,因事到上清太平宫,多次拜见上清真君张守真。

2.苏轼与门人子弟及师辈友朋的交游唱和

苏轼交游极广,门人子弟与师辈友朋极多,彼此间诗歌唱酬,苏轼有一部分诗写成后寄赠他人,以此流传。如《书黄泥阪词后》,写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三客翻倒几案,搜索箧笥”,“文潜喜甚,手录一本遗余,持元本去”。可见张耒对苏轼文字之宝爱,更可见苏门师徒亲密无间的关系。可以说这个片断记述的是暇日于私第的小型聚会,随和快意,生动展现了苏门子弟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在此跋文中还记载了苏轼与书画大家王诜的交往。王诜(1036—?),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官至左卫将军、驸马都尉。苏轼好友,元丰二年(1079)因受苏轼牵连而遭贬官。元祐元年(1086)官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他工于绘画,好吟诗,亦能书,善属文。王诜对于苏轼的书画爱之成癖,《书黄泥阪词后》一文中,“明日,得王晋卿书,云:‘吾日夕购子书不厌,近又以三缣博两纸。子有近书,当稍以遗我,毋多费我绢也’”。跋文已交代过,张耒将全诗手录一本给老师留下,自己将原稿求去。王诜得知后大为不乐,只得写了一封“抗议信”给苏轼,苏轼接信大笑不止,忙用佳墨良纸将这篇《黄泥阪词》重书一遍,送给王诜,并在正文后面附了一则题跋,记下这个小故事。由此可见苏王二人交往之亲密,交情之深厚。

3.结识名医庞安时

庞安时(约1042—1099),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被誉为“北宋医王”。庞安时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医术精湛,能急病人之急,常让来诊者在自己家里住下亲自照料,直至治愈送走。他晚年参考诸家学说,结合亲身经验,撰成《伤寒总病论》六卷,今传于世。后安时得病耳聋,其进一步钻研医书,经传百家与医药有关者,亦无不涉猎,融会贯通。有《主对集》等著作多种,均佚。

《书清泉寺词》文章记述了苏轼因病结识聋医庞安常,并与之同游青泉寺的经历。庞安常是当时名医,苏轼则为北宋一代文宗,他们都能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苏轼求医问诊短时间的接触,便让二人视彼此为知己,这也是他们结交的思想基础。“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样的青春颂歌,无疑表现了苏轼在谪居生活中乐观开朗的一面。

(三)社会文化背景

苏轼的不少论词题跋文中,还保存了一些珍贵的社会史料,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很大帮助。

《题温庭筠湖阴曲后》,蕴湘请苏轼书温庭筠《湖阴曲》,并将之刻成石碑,以为湖阴故事。可惜在战乱中丢失,唯题跋为时人相传,载于《芜湖县志》。这里所说的湖阴故事,指湖阴玩鞭的故事,苏轼此文记述题写温庭筠《湖阴曲》的始末情由,有利于地方文化史研究。

《书黄泥阪词后》记载了苏轼手稿《黄泥阪词》最初的传播过程,张耒、王诜曾藏有《黄泥阪词》的手稿。苏轼凭借其巨大的声誉,其手稿颇为人所重,以此而传之久远。“吾日夕购子书不厌,近又以三缣博两纸”,“以三缣博两纸”,反映了宋代书画市场交易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宋代文人对生活有其乐观的一面,他们往往不忍辜负韶华月光,常在夜色香气之中,尽宴游之乐。如“前夜与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夜坐”。《书黄泥阪词后》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一次文人雅集的场景,从侧面反映当时文人雅集的情况及宋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状态。

经过唐五代的动乱,书籍大量流失散佚,受到严重破坏。北宋初年,藏书仅万余卷,但在平定各地政权时,宋太祖很注意保护搜集图书。国家开始广泛搜集各种图书,民间也广开献书之路,统治者对于搜集来的图书加以筛选,之后收藏与三馆。宋初三馆,即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的合称,三馆又总称为崇文院。《宋史·艺文志》:“宋初有书万余卷,其后削平诸国,收其图籍,及下诏遣使购求散亡,三馆之书稍复增益。太宗始于左升龙门北建崇文院,而徙三馆之书以实之。又分三馆书万余卷,别为书库,目曰‘秘阁’。阁成,亲临幸观书。”[5]宋人所谓的“馆阁”之称,即指“三馆”和“秘阁”。宋初统治者对书籍的重视与广泛搜集并加以收藏,也是宋代文学文献得以繁荣的原因之一。如《花蕊夫人宫词跋》,“熙宁五年,奉诏定秦楚蜀三家所献书可入馆者”,可略知宋代官府对藏书的重视,及馆阁藏书的状况。

苏轼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题跋,他的论词题跋诚如其诗文一样,具有丰富多彩的内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所作题跋数量之多,所涉及的内容之广博丰富,其学术价值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发掘。

参考文献:

[1]谭新红,著词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4.

[2]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89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08.

[3](清)纪昀,总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7册[M].台湾商务印书馆民72-[1983-].

[4](清)纪昀,总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77册[M].台湾商务印书馆民72-[1983-].

[5](元)托克托,撰.乾隆御览本二十四史——宋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62(2016)02-0062-04

收稿日期:2016-04-14

作者简介:聂改凤,女,山东泰安人,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文献研究。

猜你喜欢
文献学苏轼价值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伤科汇纂》文献学研究
文献学视野下的《畲族小说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