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楣++玄子玉++韦韫韬++王晓娟++苏晓光
摘要:当前,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了我国各高校的基础性课程,而开设该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加强改革与创新计算机课程。同时,高校还应和企业积极开展计算机实训教学合作,这是现代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课程;课程设计;实训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96-01收稿日期:2015-10-22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基于Web平台在线实现课程设计与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JG2013010525);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HGJXHB211011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14G128)的成果。
作者简介:薛佳楣(197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处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高校计算机课程设计强调基础、注重实践和创新,因此在保证基础理论不变的同时,还应开设一些创新性的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此外,我国还有部分高校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构建健全规范、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机制,阻碍了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因此构建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
一、高校计算机课程设计1教材设计
在设计计算机课程时,应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主要任务来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构建适应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体系外,还要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整改,以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教学管理设计
在教学管理设计中,不仅要做好教材设计工作,还应培养一批优质的师资队伍,购买各类实际所需的硬件设施,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和专门的实验室等,争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教学改革设计
(1)丰富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设计算机实践课程的关键点在于发展上机课程,这样就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学生的上机操作、程序调试、精确验证等技能也会随之提升。进行上机课程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介绍计算机专业知识,还应强化教学管理。学生上机实践后,教师应让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报告,并且还要保证学生实验报告形式的规范性,这是一个专业程序设计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学生上机操作前,教师应事先要求学生准备要上机的内容,清楚知道自己上机的具体内容,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练习,防止在课堂中临时编写程序,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开放教学题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课程设计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力,这是学生自行编写和改进程序时不可缺少的技能。所以教师应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对学生提出开放式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喜欢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并且思维越来越活跃,积极思考和探索,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创新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3)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活力。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出现了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比如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感受,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计算机课程,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成绩。
二、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1企业生产实训
现代高校在大三或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均开设了实习环节。主要安排组织即将毕业的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或毕业实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够提前了解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内容,并且对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也意义非凡。
2基地化项目训练
所谓基地化项目训练,指的是高校在企业中构建专门的实训基地,将企业实际项目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了解企业实际工作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商业化项目训练。
综上所述可知,在高校计算机课程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使其掌握计算机硬件内部构造原理及其工作原理。并且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高校计算机教育和企业协作的实训教学模式,力争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