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7-27 13:32周浩
教师·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治校依法管理人员

周浩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81-01收稿日期:2015-08-06

目前,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以及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困境,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才能促进学校又快又稳的发展。

一、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1高校行政管理整体效率不高

究其原因,首先是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强,他们大多疲于应付上级的各项检查,缺乏为一线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热情和激情,官本位思想严重。其次,行政管理部门机构设置不合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交叉重叠,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最后,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现代行政管理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熟练的管理专业素质、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超前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而这些恰恰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所欠缺的。

2依法治校理念不强,创新意识不足

依法治校是现代高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念,高校行政管理应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颁布的各项规章为指导准则。但实际上,高校各行政管理部门本位主义严重,过分强调本部门的地位和眼前利益,往往忽视学校的长远利益和整体规划,以本部门领导意志为最高指示,权力滥用,服务职责本末倒置。且整体管理队伍缺乏创新意识,针对新形势、新问题,仅凭经验凭关系办事,缺乏新思路、新举措、新规划,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3行政管理考评机制不合理

由于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强,这直接导致出台的行政管理考评机制不够合理、不够科学。尤其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缺乏量化考核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没干几乎一个样,竞争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工作效率的明显低下。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1以服务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任务的思想意识不放松

思想落后问题是行政管理低效的根源,因此,解决思想转变问题,尤其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党员干部群众教育路线活动,这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心是服务一线教学和科研,这个中心任务任何时候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各项工作始终围绕这个任务而开展;另一方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尤其是责任心、全局感,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工作效率赢得一线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尊重和信任。

2依法治校理念的贯彻不放松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理念仍是人治为主,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依法治校能力不强。因此,改变人治管理模式是当务之急。切实减少以行政手段干预的方式,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强化行政管理人员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提高依法治理的观念;以国家有关高校的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颁布的各项高校管理规定为基础,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依法治校的校内制度体系,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主动接受一线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监督,形成人人遵守法律、人人践行法律的良好氛围。

3构建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机制

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关键。如何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校一个老而常新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学校应采取岗位聘任制,根据应聘者的专业长处进行聘任,实行末位淘汰制,做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形成竞争机制,结合岗位绩效工资的发放管理办法,实行岗位量化考核机制,从各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大胆拉开绩效工资的差距,坚决杜绝干多干少一样、干与没干一个样的不公平现象;定期开展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促使行政管理人员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管理水平,转变工作作风,探索先进管理模式,心中始终有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精简机构,明确责任,责、权、利分明,防止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行管理人员流动机制,定期输入新鲜血液,补充管理人员,贮备管理人才,使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高校行政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作为管理人员,只有转变管理观念,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与时俱进;作为学校领导,只有结合学校实际,制订适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法治校,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活力才会迸发,工作效率才会提高,才会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治校依法管理人员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