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联、环境委员会与碳信息披露*
——基于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6-07-27 03:24:34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谢志明曾红云
财会通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塑胶关联政治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谢志明  曾红云



政治关联、环境委员会与碳信息披露*
——基于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谢志明曾红云

摘要:本文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政治关联、环境委员会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存在负面影响,国有控股企业政治关联对碳信息披露水平影响不显著,非国有控股企业政治关联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设立专门的环境委员会对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关联环境委员会碳信息披露

一、引言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近年来大范围出现的严重的雾霾天气和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引发了各方面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而产生这一系列气候问题的根源,无不是与生态破坏、大气污染等有关。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323亿吨,虽然和2013年持平,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依然呈增加趋势。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2015年5月推算指出,2016年中国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将达到1464亿吨,将超过美国的1462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前,正遭受来自国际社会的强大的减排压力。因此,无论是从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义务来说,还是实现本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看,控制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低碳经济建设,为了增强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统一的碳披露规则,促进企业碳管理的正向循环,2013年我国启动碳交易试点,对企业排放数据的收集、管理和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5月印发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对节能减排降碳工作提出具体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我国的碳信息披露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由此可见,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这也是每个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企业对外披露碳信息,揭示其节能减排和碳排放情况,成为多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碳会计”、“碳信息”、“碳信息披露”等概念应运而生。因此,研究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促进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的途径,不仅能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公司治理与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回顾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于从董事会特征、治理结构等视角来研究公司治理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Eng和Mark(2003)研究表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政府持股比例、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呈负相关;Gul和Leung(2004)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与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Tang Q et al.(2011)认为,企业规模、行业排放特征、财务杠杆与碳排放透明度呈正相关,且碳排放交易机制和严格的环境制度对碳信息透明度有很好的解释性;Lin Liao等(2014)认为性别多样性与碳信息披露的概率正相关,此外,董事会有更多独立董事或设有环境委员会表现出更高的生态透明性。国内对碳信息的研究起步较晚,穆利萍(2011)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行业特征、是否境外上市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简丽霞(2012)研究表明,公司规模、管理层持股比例以及公司的负债程度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吴勋(2014)指出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碳信息披露整体水平有限,主动披露意愿不足。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碳信息披露已成为当前相关研究的热点,学术界对该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外对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及外部制度压力因素,结合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特殊的制度背景对公司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二)政治关联与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回顾政治关联(Political Connections,PC)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无论在制度完备的发达资本市场还是在制度欠缺的新兴资本市场,政治关联都是一种常见现象(董嵩鹰,2013)。自Fisman(2001)最早提出政治关联这一概念以来,政治关联对企业业绩、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Faccio(2006)提出,政治关联能为企业带来诸如更多的贷款、更优惠的税率、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好处;Chaney et al. (2008)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显著低于非政治关联的公司;陈华等(2012)研究发现,政治关联是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吴慧君(2014)研究表明,上市家族企业的政治关联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有负面影响;赵选民等(2015)研究发现,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政治关联与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而这种影响在国有控股企业中不显著。

从现有文献看,政治关联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政治关联对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既存在“支持之手假说”又有“掠夺之手假说”,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关联带来的经济后果和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政治关联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的相对匮乏。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治关联角度,并结合公司治理中的环境委员会的作用来对碳信息披露进行相关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碳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关于进行自愿性碳信息披露的动机,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管理层希望通过自愿的碳信息披露来向市场传递“低碳”的信号,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看法及其投资决策。基于此,理论上说来,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向市场传递良好的信号,大多数企业会选择披露其包括碳信息在内的的社会责任信息。然而,当前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期,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背景和制度环境下,进行自愿的碳信息披露与其说是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不如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引导和监管体制。因此为了应对这种监管,多数企业可能会选择建立政治关联——一种免受市场机制和环境缺陷影响的替代保护机制。它们试图在公司违反环保规定时利用其政治关联逃脱严格的环保监管和处罚。因此,这些政治关联的企业有可能会减少碳信息披露,降低信息透明度;而对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他们却只能依靠加强碳信息披露来向外界表明其良好的环境业绩。由此可见,政治关联会降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但是相对于具有天然政治关联的国有控股公司,非国有控股公司需投入更多的成本来建立政治关联,因此,为了将政治关联这一“关系”资源在企业经营中的效用充分发挥,这些非国有控股公司更有可能会利用其政治关联逃脱政府的环境管制。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1:政治关联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两者呈负相关性

假设1.2:相比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对非国有控股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更显著,政治关联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负相关性关系更强

由于管理者通常不大情愿提供环境信息,所以在监控公司环境行为的合法性时,设置专门的环境委员会或环保机构(环境委员会)来引导和监督公司的碳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委员会的目的在于系统地计划、实施和评估可持续性政策和活动,从风险、战略机遇和对利益相关者的承诺的视角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委员会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时的环境意识以及在减少负面影响方面的责任性。环境委员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类似于审计委员会在确保适当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时的作用。这样环境委员会可以被看作是代表董事会的面向环境的责任,其中包括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适当的沟通。环境委员会使公司能够可信地收集、记录和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可能会看出温室气体报告的重要性。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碳信息披露水平与环境委员会的设立正相关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12-2014年沪、深两市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的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石化塑胶行业为研究对象,是由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特殊性,在环境保护方面比其它行业的公司面临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成为研究公司碳信息披露的代表性样本(沈洪涛等,2010)。剔除B股、H股上市的公司和ST等财务数据异常以及数据缺失和数据不连续的公司,经过筛选得到有效样本144个。研究所需的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巨潮资讯网以及样本公司官网。本文将利用统计计量软件SPSS16.0进行回归分析。

(二)变量定义及模型建立根据研究假设,本文将碳信息披露水平作为因变量,将上市公司有无政治关联、是否设置环境委员会、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成长性、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股权性质、董事会规模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各变量定义如下:(1)PC表示政治关联:参照国内大多数研究政治关联的文献(余明桂等,2008;雷光勇等,2009;林润辉等,2015)即当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曾经或现在在政府部门、军队任职,或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则该公司存在政治关联,PC取值1,否则取值为0;ORG表示是否设立环境委员会,即当公司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来应对环境问题时,ORG取值1,否则为0。(2)碳信息披露水平(DIS)计量: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碳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衡量,即将样本公司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碳信息按风险和机遇管理、碳减排管理制度、碳减排实施方法以及碳排放合规程度4个维度共14个指标进行量化(见表1)。(3)控制变量:SIZE表示表示公司规模,用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LEV表示财务杠杆,用资产负债率表示;ROE表示用总资产报酬率表示;GROW表示成长性,用总资产增长率表示;RIND表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率;OWNC表示股权集中度,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CEO表示是否两职合一,当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赋值为1,否则为0;NOE表示股权性质,当公司为国有股权上市公司时取值为1,否则为0;BD表示董事会规模,用董事会人数表示。

表1 碳信息披露水平评分表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1)碳信息披露水平(DIS)分析。为保证内容分析法的准确性,本文对碳信息披露水平指数(DIS)得分结果做了信度检验,Cronhash's α的值为0.794,说明评分结果是可靠的。2012-2014年样本公司的碳信息披露水平各年平均值分别为24.10、25.19、26.33(见表2),说明我国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整体情况相对比较稳定,表现出一定的改善趋势。

表2 碳信息披露描述性统计

(2)变量描述性分析。表3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样本期间DIS均值为25.208,极大值为38,极小值为15,标准差5.281,说明我国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相对不高,且不同公司碳信息披露信息水平差异较大。ORG的均值为0.563,说明研究样本中约有56%的公司设立了环境委员会,PC的均值为0.424,说明在研究样本中约有42%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政治关联现象在我国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普遍性。两职分离CEO的均值为0.174,说明越来越多的公司实行董事长和总经理分离制度;股权性质NOE的均值为0.549,说明研究样本中超过一半的公司属于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规模BD的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4,平均为9-10人,说明研究样本的董事会规模较大。此外,其他控制变量如公司规模、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的极小值与极大值相差较大,成长性、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大有小,说明研究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表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表4是模型中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从Pearson相关系数可以看出,环境委员会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预期一致。碳信息披露水平与政治关联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政治关联确实会影响到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资产收益率、资产增长率、股权性质、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的符号同预期基本一致。另借助方差膨胀因子判定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计算出VIF均小于3,容忍度Tolerance远大于0.1,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变量选取合理。

表4 相关性检验

(三)回归分析表5是对模型的多元回归检验,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PC的系数为-0.157,p值为0.018,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了政治关联对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确实产生显著影响。即相对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上市公司,有政治关联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相对较低,这一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1.1。从国有控股公司的回归结果看,PC的回归系数为-0.063,p值为0.544,表明政治关联对国有控股的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影响不显著;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回归结果看,PC的回归系数为-0.196,p值为0.035,表明非国有控股的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水平与其是否存在政治关联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股权性质是导致政治关联是否影响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假设1.2得到验证。

另外,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子样本中,是否设立环境委员会对碳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很大,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环境委员会的设立会对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委员会的设立代表企业对于碳信息披露的战略性态度,同时,专门的环境委员会,往往也是承担企业碳信息披露的重要职能部门,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

此外,从各控制变量来看,LEV、GROW的系数为负,在全样本和国有控股子样本中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越高的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往往越低,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公司高杠杆、快速的发展带来生产经营的更加频繁,对外排放温室气体加剧,公司为避免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转移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是否实行低碳经济的关注而有意识的减少碳信息的披露;在全样本和国有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子样本中,OWNC(股权集中度)对碳信息披露水平影响较大,分别在5%和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是因为适当的股权集中为大股东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提供条件,有利于约束管理者的信息(包括碳信息)披露行为;而在非国有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子样本中上市公司两职合一对碳信息披露水平影响较大,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使得职权制衡,董事长能够有效监督总经理地行为,从而促进碳信息的披露。

表5 多元回归结果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本文以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2012-2014年碳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政治关联、环境委员会对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总体上政治关联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具有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政治关联对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程度会随着上市公司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国有性质的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政治关联与碳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但并不显著,这是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天生”就存在密切联系;而在非国有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政治关联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这是因为政治关联能为非国有企业提供一种“保护机制”,当这些企业由于没有披露或披露碳信息较少而使得投资者不愿向企业提供资金及资源支持时,企业可以利用政治关联从政府部门获得相关支持和庇护。(2)企业是否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影响碳信息披露水平,一般而言,环保机构的存在可以被视为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问题重视程度的重要表现,设置一个专门的环保机构来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本身也表明了企业对于低碳管理问题的一种积极的战略态度,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设有专门环保机构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相对较高。

(二)建议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一个统一和规范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量化体系,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和监管企业碳行为,实现碳信息披露指标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数量化。(2)加强法制建设,限制现任或前任政府官员进入企业,完善政企间信息沟通机制,降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建立高效透明的外部监督机制,减小政治关联对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的负面影响。(3)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企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意识,设置独立的环保机构,为企业低碳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落实各级职能部门乃至每个员工的碳减排责任,建立碳绩效考核与激励等内部低碳管理机制,将碳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和职务晋升挂钩,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低碳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武剑锋、叶陈刚、刘猛:《环境绩效、政治关联与环境信息披露》,《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2]李强、朱杨慧、冯波:《投资者保护、高管政治关联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财会月刊》2015年第15期。

[3]李强、冯波:《环境规制、政治关联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4期。

[4]李晓波:《会计信息质量与政治关联关系研究》,《财会通讯》2014年第3期。

[5]Liao L,Luo L,Tang Q.Gender diversity,Board Independence,Environmental Committee and Greenhouse Gas Disclosure.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14.

[6]Tang Q,Luo L.Transparency of Corporate Carbon Disclosure:International Evidence.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1.

(编辑 彭文喜)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价格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4BJY14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独立董事‘旋转门’形成机理、后果与监管”(项目编号:13YJA790127)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效率提升的高校资产有偿使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JK14BJG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塑胶关联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塑胶进化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0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奇趣搭配
智趣
读者(2017年5期)2017-02-15 18:04:18
美丽的塑胶操场
改性超细碳酸钙及其在水性塑胶涂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