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27 21:24伍丽萍
教师·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听力教学建构主义大学英语

摘要:独立学院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在传统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笔者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激趣—问题导入—合作探究—分享评价四环节听力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听力学习中主动参与以及建构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力学习效率。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50-02收稿日期:2015-08-28

作者简介:伍丽萍(1985—),女,广西贵港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一、引言 听力是大学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但笔者发现,听力理解是独立学院学生最薄弱、历次考试中失分较多的一部分。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行为主义教学模式为主导,把听力当成分离式技能。这使独立学院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英语听力教学也应适应现代信息呈现多样化的环境,结合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笔者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尝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语言学习情境,使其在教师和学习搭档的帮助下,结合自身的知识图式和经验,通过意义建构来提高听力能力。

二、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Piaget(1966)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首先,它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他们结合自身的社会生活经验去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能力决定了其获取知识的程度。其次,它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借助于恰当的学习资源和合作交流,才能建构有意义的知识。最后,它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学媒介之间的联系。此外,Gagnon & Collay (2001)等人总结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所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搭建桥梁、组织协作、展示成果以及反思过程。

2听力理论

听力理解是指人在外界语言信息的刺激下,有意识地、主动地对此信息加工的过程。英语听力训练中,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对单词的发音,说话者的语气、语速,所使用的短语、句子,连读、略读等做出解读,同时联系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等信息,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采用相应策略达到理解的目的。听力理解实质上是一种短时记忆和长期储存信息的交汇作用、总结、判断与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能力,因此,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听力者的感官和认知能力、解读信息的技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预测、整合、信息再现等思维能力也应该得到综合训练。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听力理解的这些特点。

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笔者在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中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此模式由情境激趣—问题导入—合作探究—分享评价四个环节组成。下面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之视听说教程二中的Unit 8 In the Neighborhood 为例,展示如何采用交互式的听力教学模式。

(1) 情境激趣。教师选择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的情景剧、短片、短对话,并采用直观教具、幻灯片、图片、简笔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学习情境。同时,可以输入能最大程度激发他们记忆中的图式和经验的语言练习,调动他们参与合作交互式学习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再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在教学视听说教程中的情景剧前,教师先以第一部分匹配预构成语块以及图片作为导入,这些语块都是情景剧中有可能出现的有关于“running errands”的。静态图片以及相关语块展示给学生,能够激发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语言联系起来。

(2)问题导入。有了学习情境,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适时呈现与情景密切相关的问题。好的问题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活化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一个开放型的、适时的、巧妙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经过图片以及语言的准备,在播放情景剧时,教师可先将视频的声音关闭,让学生在观看默片中围绕着“who,where,when, what,how and why” 六要素以及How many errands did the lady do?这两个问题做好口述的准备。这种方式看似和听力无关,却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人物表情观察、场景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活用前一环节所学习的知识,为下一步的听力理解做好准备。

(3)合作探究。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以及学情等,将学生分成合理的小组,采取多种合作方式,为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提供机会。授课中,学生在第一遍视频播放结束之后,立刻和搭档讨论问题,随后将故事的梗概复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学习使用语言。随后教师将视频隐藏,让学生进行有声但是无视频的听力练习。这一次要求他们将听到的内容和看到的内容进行对比,看是否预测以及描述正确。第二次听力播放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再次进行协作,再次建构和交换角色复述视频故事。

(4)分享评价。分享思考和学习的成果也是对听力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方式。当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和自由,在学习情境下进行语言练习,在班级中分享听力理解时,他们的学习活动才更有意义,也更能激发他们整合加工听力信息的信心。展示方式可借助发言提纲、录音材料、PPT课件等进行角色扮演、专题汇报等。Unit 8教学中,学生经过观察、细听、描述视频,对所要求掌握的听力材料是否有了更充分的把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视频故事。此外,也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机录音功能,将复述或者角色扮演中的内容录制下来,自查或者让搭档检查语音等错误。这样,学生的听力活动不再是被动式接受的机械活动,而是需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语言材料匹配、预测、描述、纠错、整合以及建构的过程。

三、结论 笔者基于听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出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并从教学实践中获取相关经验并验证了该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新的语言信息之间的链接,学习者以及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之间,在此模式中有了更多的体现、交流或者运用,这无疑能够帮助那些在课堂中听力基础相对薄弱、对听力有畏难心理的独立学院的学生,也增强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所以本研究对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有益,所探究的模式适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课堂。

参考文献:

〖1〗George W Gagnon & Michelle CollayDesigning for Learning: Six Elements in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 〖M〗California: Corw in Press, INC,2001.

〖2〗Piaget 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M〗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66.

〖3〗司显柱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构——建构主义视域〖J〗外语学刊,2011,(1).

猜你喜欢
听力教学建构主义大学英语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