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婷++李靖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45-01收稿日期:2015-07-27
作者简介:张文婷(1983—),女,湖北大冶人,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硕士。
一、中职学校语文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是“文化课为专业服务”,这一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关系着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还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在我们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语文学科的实际教学和改革,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中职学校语文学科的良性发展,甚至形成了学生不愿学、老师无从教的被动局面。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质,逐步从“纸面语文”回归“生活语文”。
二、采取有效举措积极推行实践性教学(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明确的学习目的是首要条件,学习目的明确了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激发无限的学习热情。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语文课的学习不只是学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可以涉猎更广的范围,学到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哲学等,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文对他们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能使他们萌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承担语文学习的责任,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淡化教师主导地位,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教师展开,学生一直享受的是“填鸭式”教学,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改变这种“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设置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学生吸引进课堂,并参与进来。在师生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要学、爱学、乐学的意识。
(3)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如何把学生的人和心都留在教室,我们的教师还是需要花一番心思的。教师应通过自我求变来满足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多媒体、幻灯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学不只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的课堂氛围可以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中如果能以真诚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互动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提问,高度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到被认可、被重视,那么学生自然会很愿意亲近教师,会主动自觉地配合教师教学,自然而然也就很容易形成和谐、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
三、语文推行实践性教学可以多点开花(1)定期或不定期在学生中进行口语训练。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说”是表达自己、与人交流的重要一环。那怎样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我们主要可以从复述、讨论、交谈、协商、即席发言、演讲等方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有效训练。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让我们的学生既锻炼了胆量,也能逐步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想法、他人能清楚了解学生想法的目的。
(2)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集中进行应用文体的训练。应用文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最多的一种文体。尤其是对即将毕业,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应用文应该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集中传授一定的应用文体写作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3)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应聘技巧的传授和训练。①模拟面试的场景。学生轮流扮演主考官、考官和求职者,主考官负责向求职者提问,并与其他考官一起对求职者的问答情况和面试表现进行点评。②传授技巧去应聘。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技巧,在面试时做到语言得体、态度诚恳、表情自然、随机应变,在面试场上占得先机。
总之,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不能再因循守旧,也不能再两眼只盯着书本,这样教出来的东西不能用,也用不上,还不如融会贯通,结合实际,从“纸面化”向“生活化”回归,最终推进语文实践性教学的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