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互联网思想及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6-07-26 06:43王逸楠曾鑫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大学生

王逸楠 曾鑫

摘要: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网络形势,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举措。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互联网的系列重要论述,对高校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强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针对网络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习近平同志多次就管好网络、用好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习近平互联网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当前我们建设网络强国,以及各领域做好互联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互联网思想初探

(一)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对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判断

当前,全世界正处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中国从1994年接入互联网已经有20多年,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中国已成全球互联网大国。但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水平究竟如何?于全世界而言,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还存在哪些挑战?弄清楚这些问题,对建设网络强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此,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做出明确判断:“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习近平同志对当前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本判断,指出了当前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既肯定了我国作为网络大国的发展成绩,也提出了自主创新落后、发展不均衡等瓶颈,提出了从网络大国到建设网络强国的互联网发展思路,是当前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国应对网络安全的挑战和态度

2014年11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对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论述,提出了主权国家在互联网浪潮中面临的挑战,亮明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以惠及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态度。关于应对国际网络安全的论述,是习近平网络思想的一大重点。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习近平同志针对网络安全在不同场合发表过相关论述达到6次。习近平同志关于应对网络安全的系列论述,是对当前网络安全形势的科学判断,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在应对国际网络安全上的态度,提出了共治、共赢,以法治维护主权的国际网络合作思想。

(三)要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工作重中之重

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对舆论的形成和引导产生重要的风向作用,管理好网络空间、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是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工作,在“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习近平同志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势判断和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与时俱进和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的重中之重,是对意识形态领域争夺战场的准确把握,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保证。

二、习近平关于互联网的系列论述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高校作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战场,以习近平同志关于互联网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明确工作形势,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地位

当前,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上来看,当代青年群体具有鲜明的网络特点,用好网络,占领网络阵地,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必然要求。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来看,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网络环境下的价值多元化,作为一个开放的虚拟世界,网络上价值的传播更加自由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较大,如何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在网络环境下有效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因此,当前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建设智能校园,发挥网络的服务和育人功能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样,对于高校而言,用好网络、管好网络需要高校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能校园,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一方面,高校应该发挥智库优势,将最新的网络技术和载体积极引入校园建设和学生管理中,让学生在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中感受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优越性,通过细微周到的服务,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另一方面,高校应该从精细化服务学生发展的角度积极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网络新媒体服务平台等对学生提供个性化资助服务、学业辅导、心理辅导等,从而发挥先进网络技术在服务育人上的功能和价值。

(三)繁荣网络文化,主动占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网络阵地

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发挥网络优势,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内涵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建设和形成高校网络文化培育的良好氛围,以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创意产品工作室等为形式,积极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活动,繁荣网络文化。二是要建设一支精干队伍,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化精品成果,在学生和教师队伍中培育自己的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网络中主动传播正能量。

(四)重视网络舆论,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

引导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建设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一是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加强微博、微信、校园网站、论坛等舆论场的舆情管理,切实管好高校网络宣传阵地,确保校园网络意识形态的主流方向。二是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打造高校网评员队伍,积极建设校园名站名栏,发挥教师和学生网络骨干的作用,形成强有力的网络文化引导队伍。三是要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形成主动维护校园网络安全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责编:晓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