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家庭居民蔬菜消费实证研究
——基于北京市1 000户家庭样本数据

2016-07-26 02:28赵安平赵友森马占通潘文婧王大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4期
关键词:北京市

赵安平,赵友森,马占通,潘文婧,张 凤,王大山

(1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北京 100029;2北京市农业局宣传与教育中心,北京 100029;3北京市农业局,北京 100029)



城镇家庭居民蔬菜消费实证研究
——基于北京市1 000户家庭样本数据

赵安平1,赵友森2,马占通1,潘文婧1,张凤3,王大山1

(1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北京100029;2北京市农业局宣传与教育中心,北京100029;3北京市农业局,北京100029)

摘要:基于北京市1 000户城镇家庭样本数据,分析和研究了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消费特点及消费行为。通过统计模型和截面数据半对数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城镇居民具有冬春蔬菜消费量高于夏秋蔬菜消费量的季节性;品种消费偏好表现在大白菜、黄瓜、番茄等10个品种,其消费占到全部蔬菜消费量的50%以上;家庭人口每增加1人,人均蔬菜消费量减少8.58%;蔬菜购买场所对蔬菜消费影响显著,选择农贸市场和菜市场购买蔬菜较其他场所少消费3.58%。应加强对重点品种和重点时期的监测,并做好蔬菜销售终端网点布局,提高居民购买蔬菜的便利性,科学宣传和引导市民辨别蔬菜安全性。

关键词:北京市;城镇家庭;蔬菜消费

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失衡的一种极端状态。从全国来看,供应的多少是影响和决定整体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偏向于经济学上的中长期均衡,而从区域来看,消费需求特征非常重要,偏向于短期不均衡。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蔬菜等农产品供应安全关乎城市平稳运行的大局,为稳定和提高蔬菜等农产品供给水平以及平抑市场波动,2010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北京蔬菜供应主要以周边省市为主,进入北京市批发市场的蔬菜有90%左右来自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等省市,属于典型的蔬菜供应依赖型城市。在此情况下,要保障北京市居民蔬菜消费需求,合理规划和激励区域流通显得尤为重要。区域流通的主体是蔬菜批发商,蔬菜批发商既需要了解全国各地不同蔬菜品种生产情况,同时也需要了解北京这个销地的蔬菜需求情况。对于单个的批发商更为关注的可能是北京蔬菜消费结构,例如,北京市最偏好于消费的蔬菜品种有哪些?在不同的季节有什么差别?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社区、不同收入水平对蔬菜消费需求有什么影响?关于食品消费结构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孙倩等和唐娅楠等等结合统计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分别研究了北京市和上海市居民蔬菜消费特点,测算得到蔬菜的边际消费倾向、蔬菜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等。邓隽、马骥、王方舟等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河北省农村居民蔬菜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得出替代品对蔬菜消费量的影响最显著,而家庭收入和价格对蔬菜消费量的影响不明显。目前研究依托的数据主要是国家和各省市统计局的支出和居民收入,更多地偏向于宏观层面,而从居民实际消费行为来研究的较少。

本文依据对1 000户城镇家庭的跟踪调研数据,统计分析了北京市城镇居民蔬菜消费行为和消费特点,通过建立截面数据回归模型,研究论证了不同因素对北京市城镇居民蔬菜消费量的影响程度等,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蔬菜供应保障策略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蔬菜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展经营提供蔬菜终端需求信息参考,也为农产品消费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及处理

所用数据由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提供,数据来自2012—2013年对北京市10个区县1、1 000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的4次跟踪调研以及1次座谈调研,共发放问卷5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 823份。主要数据项包括蔬菜品种、每天蔬菜购买量和非购买量、早中晚就餐人次、蔬菜剩余量等流量数据,以及家庭人口、年龄、收入水平、蔬菜消费习惯等属性数据。数据处理主要采用Stata11软件。

2描述性统计及结论

2.1数据描述性统计

通过Stata11软件,变量统计结果主要包括观测样本数、均值、标准差和最大最小值等。所有变量均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计量,各指标的具体含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2.2主要调研统计结论

2.2.1样本家庭人口结构情况样本家庭人口数平均为2.9口人,其中家庭最小人口数为1、最大人口数为9。3口之家是样本家庭主要人口结构分布,占样本总量的49.3%,由此可以判断,接近一半的家庭结构较为简单,这与当前我国家庭人口结构是一致的,即3口之家是目前最主要的家庭结构形态。家庭人口数量为1人、2人、4人和5人的比例分别为8.6%、22.4%、11.1%和8.1%,家庭人口数量为6人及以上的比例为0.5%(表2)。

2.2.2样本家庭平均收入情况样本数据基本覆盖了

表2 样本家庭人口结构分布

各类收入水平的家庭。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以下和3 000~5 000元的比例分别为43.4%和34.5%,即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在5 000元以下的家庭占7成以上;5 000~8 000元的比例为14.3%(表3)。

表3 样本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布

2.2.3居民购买蔬菜时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表4的统计,城镇家庭居民购买蔬菜时,对蔬菜安全的关注度为51.2%,远远高于对其他因素的关注,反映出城镇家庭居民对蔬菜消费安全性的要求。居民对蔬菜新鲜的关注度为20.8%,对便利和实惠的关注度均在10%左右。观察外观是北京市居民家庭辨别蔬菜安全性的主要依据,有61%的家庭采取这种较为表象的方式,通过品牌标签、认证和可追溯标志的在城镇家庭中合计占到28%,反映出当前北京城镇居民对安全性的辨别方法还停留在非常传统的层次。

表4 样本家庭买菜关注点分布

2.2.4居民购买蔬菜的频率居民家庭1d买1次和2d买1次蔬菜的样本比例分别超过40%和35%(表5),反映出北京市居民家庭蔬菜消费习惯主要以随吃随买为主,因此保证蔬菜购买场所的便利符合北京市居民的蔬菜消费行为。

2.2.5居民购买蔬菜的场所选择统计表明,早晚市和农贸市场(菜市场)是北京市居民购买蔬菜时的首选场所,有超过75%的家庭第一意愿在这2个场所购买蔬菜、有43.4%的家庭第一意愿在早晚市购买蔬菜、34.3%的家庭第一意愿在农贸市场(菜市场)买菜,生鲜超市、社区菜店合计占到2成左右,也是城镇居民购买蔬菜的重要渠道(表6)。

表6 样本家庭购买蔬菜首选场所分布

2.2.6居民蔬菜消费量的季节性变化根据4次蔬菜消费跟踪调研统计,不同季节人均蔬菜消费量存在一定的差异。1、4季度人均每日平均蔬菜消费量比2、3季度人均每日平均蔬菜消费量高7.64%。蔬菜消费偏好随季节变化是引起蔬菜消费量不同的主要原因,冬春季节居民对大白菜、土豆、白萝卜等耐储类蔬菜的消费比重较大,以大白菜为例,1、4季度北京市居民对大白菜的消费量和比例均显著增加,2、3季度大白菜消费量占2%左右,而到了1、4季度消费量占比增加到了10%左右。2.2.7居民对蔬菜品种的消费偏好情况从蔬菜品种的消费结构来看,北京市居民家庭对蔬菜消费品种具有明显的偏好。黄瓜、番茄、大白菜、土豆等10种蔬菜的消费量平均占到全部40多种蔬菜总量的50%以上。居民家庭蔬菜消费品种的季节性与蔬菜生产供应的季节性基本一致。进入夏秋季节增加对茄果类和叶类蔬菜的消费,而冬春季节则倾向于消费大白菜、土豆、白萝卜等储存类蔬菜。5月份和8月份,居民对黄瓜、番茄、茄子、柿子椒等4种茄果类蔬菜消费量占全部蔬菜消费总量的28%左右,对芹菜、韭菜、菠菜的消费也有较强的偏好;11月份和1月份,居民对大白菜的消费明显增加,其次是番茄、黄瓜、茄子等茄果类蔬菜。

3家庭属性及消费行为对人均蔬菜消费量的影响分析

3.1模型建立

为了更好地寻找家庭属性特征以及家庭蔬菜消费行为与人均蔬菜消费量的数量关系,建立截面半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开展回归分析,对人均蔬菜消费量取对数,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序列中的不稳定成分,增强模型稳定性,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对回归结果进行解释。

模型一般形式如(1)式所示:

lnyt=b0+b1x1t+b2x2t+b3x3t+…+bkxkt+ut

(1)

(1)式中,y代表家庭人均蔬菜消费量、xk表示影响人均蔬菜消费量的因素变量(表1)、u为随机误差项、t代表不同样本家庭。

3.2回归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反应不同属性变量对人均蔬菜消费量的影响,选取样本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平均年龄、城郊区、家庭人口数作为家庭属性特征变量,买菜首选场所、买菜频次、早中晚平均就餐人次等作为蔬菜消费行为变量,以家庭人均蔬菜消费量(对数形式)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建立截面半对数线性回归模型(1)、(2)、(3)。从统计检验的P值和F值来看,方程回归结果均比较理想(表7)。

表7 截面半对数模型回归结果

(续)

注:***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通过对比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方程(1)和方程(2)单独回归得到结果均是显著的,但在拟合优度(R2)和整体回归效果上(F检验)均逊于方程(3)的回归结果,因此根据方程(3)的回归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家庭人口数对人均蔬菜消费量的影响呈显著的反向关系,家庭人口每增加1人,人均蔬菜消费量减少8.58个百分点。家庭规模大或更多人一起吃饭,对于蔬菜的消费更加合理和经济,有利于减少蔬菜消费量。(2)农贸市场和菜市场买菜会显著的减少家庭人均蔬菜消费量,会较其他场所少消费3.58%;买菜次数少的家庭人均蔬菜消费量更多,一次集中购买、多天消费的情况,容易增加蔬菜食用过程中的消耗,进而增加蔬菜消费量,说明提高买菜场所的便捷性,居民可以随吃随买,有利于家庭蔬菜消费量的减少。(3)家庭平均收入水平与人均蔬菜消费的关系:虽然家庭平均收入对人均蔬菜消费量的影响不是很显著,但是仍可以发现,不同收入水平对人均蔬菜消费量的影响情况,家庭平均收入在3 000~5 000元的家庭人均蔬菜消费量最低,对蔬菜的食用更为经济和合理,而平均收入在5 000元以上的家庭蔬菜消费量有越来越多的倾向。(4)平均早中晚就餐人次对人均蔬菜消费量有显著的影响。早上和中午平均就餐人次每增加1人,人均蔬菜消费量分别减少0.79和0.42个百分点;而晚上平均就餐人次每增加1人,人均蔬菜消费量会增加0.32个百分点。居民早上和中午在家吃饭次数的增加有利于减少蔬菜的消费量;当晚上有更多人在家吃饭时,家庭人均蔬菜消费量会增加,当前北京市大多数家庭是晚上在家吃饭的人多,这可能也是蔬菜消费量较大的一个原因。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本次调研所选样本代表性较强,覆盖了不同收入和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北京市居民蔬菜消费具有品种偏好和季节性偏好。大白菜、黄瓜、番茄、土豆、茄子、圆白菜、芹菜、架豆角、柿子椒和白萝卜10个品种平均占到全部蔬菜消费量的50%以上。2、3季度相对消费果菜、叶菜更多,1、4季度相对消费储存菜更多。家庭人口结构对人均蔬菜消费量影响显著。家庭人口每增加1人,人均蔬菜消费量减少8.58%。选择农贸市场和菜市场购买蔬菜较其他场所少消费3.58%,提高居民买菜的便捷性,有利于家庭蔬菜消费量的减少。居民购买蔬菜首要关注安全性,关注度50.5%,而辨别安全性的方式依据观察外观进行判断的占到61%;居民购买蔬菜主要以随吃随买为主,其比例超过70%;早晚市和农贸市场是最主要的蔬菜购买场所,选择在这2个场所购买蔬菜的居民家庭超过75%。

4.2讨论

本次主要以城镇居民家庭蔬菜消费调研为切入点,统计分析家庭蔬菜消费的特点及影响蔬菜消费的因素,综合考虑家庭和在外蔬菜消费的研究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5对策建议

5.1做好蔬菜销售终端网点布局

接近8成的居民选择早晚市、农贸市场和菜市场作为购买蔬菜的首选,其中超过40%的居民把早晚市作为买菜的首选场所。因此,一是应对早晚市进行规划建设,合理设置网点,缩短蔬菜购买半径;二是要加强早晚市管理和服务,降低经营成本,例如降低或减免租金,保持环境卫生等;三是要探索产地到早晚市或批发到早晚市的配送模式,缩短蔬菜运输半径,畅通供应渠道,例如发展冷链物流和全市配套蔬菜物流分发中心保障蔬菜供应品种的丰富、新鲜。

5.2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科学宣传引导市民辨别蔬菜安全性

居民大多主要通过外观的主观判断来辨别蔬菜的安全性,因此,一是应加强蔬菜的质量安全追溯建设,建立可提供查询蔬菜生产、流通、加工信息的方式途径,2007年以来,天津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产量不断提高,种植蔬菜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对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农产品价格波动方面的研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二是开展蔬菜的属地化、品牌化建设,推动建立农副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检测结果互认制度,有利于对蔬菜生产企业进行监督;三是宣传引导居民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辨别方法,加强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孙倩,穆月英.北京市居民蔬菜消费特点及消费需求系统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257-263.

[2]唐娅楠,刘合光.上海市城镇居民蔬菜消费特点及消费需求系统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23:204-208.

[3]邓隽.武汉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5-129.

[4]马骥,林富强.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分地区比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6:32-34.

[5]王方舟.河北省农村居民蔬菜消费量的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5:225-228.

[6]赵友森,赵安平,等.北京市场蔬菜来源地分布的调查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8):41-44.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李婷婷)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北京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预警与决策支持”(项目编号:Z141100006014040);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北京市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群研究与构建”(项目编号:2015000020060G0022)。

作者简介:赵安平(1981—),男,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等。

通讯作者:王大山(1972—),男,学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Empirical Study on Vegetable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in Family —Based on 1 000 Household Sample Data in Beijing City

ZHAO An-ping1,ZHAO You-sen2,MA Zhan-tong1,PAN Wen-jing1,ZHANG Feng3,WANG Da-shan1

(1Beijing Municipal Bureau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enter,Beijing 100029,China;2Beijing Municipal Bureau of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enter,Beijing 100029,China;3Beijing Agriculture Bureau,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Based on 1 000 sample data of urban households in Beijing city,we analyzed and studied vegetable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umer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in Beijing household.Statistical model and semi-logarithm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urban residents had the seasonality that vegetable consumption in spring and winter was more than that in summer and autumn.Consumption preferences lied in cabbage,cucumber,tomato and other 10 varieties,which reached up to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vegetable consumption.The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vegetables reduced by 8.58% while household population increased by one person.Place of vegetable purchas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in farmers’ market and vegetable market was 3.58% less than that in other places.The monitor on key species and key perio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vegetable sales terminal network should be laid out to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the residents to purchase vegetables,make scientific publicity and guide the public to identify the safety of vegetables.

Keywords:Beijing city;urban household;vegetable consumption

110个区县是指: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门头沟区和密云县。

猜你喜欢
北京市
北京市劳动争议如何进行调解处理?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预约系统建设与应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首都的“治超径”——北京市治超工作实践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