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生
家风真是奇妙的东西,它可以很小,小到女儿捡起饭粒的一个小动作;它也可以很大,大到贯穿几代人。
好家风,好作风。家庭是一个社会基本的组成部分,家风正则国宁。
我的勤俭小助手
我的女儿今年十岁了,在实验小学读三年级。从小我就非常注重传承和教育女儿“勤修身,俭养德,畏法纪,明祖训”的张氏家训。
记得有一次,我给她念《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爸爸,‘粒粒皆辛苦有多少辛苦啊?”
“宝贝,‘粒粒皆辛苦是说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伯伯历经一百多天用无数的汗水才种出来的,它要经过育苗、插秧、收割、打谷、晒干、碾米,最后才来到我们的餐桌上。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吗?”
“哦,那这就是你一直教我的‘家风吗?爷爷从前也这么教你吗?”
女儿的问题,像电影回放一般将我拉回三十年前的场景:
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的四合院,吃饭的方桌就摆在中堂里。我家的四合院有点特别,就是前后门相通,很多人图方便都从我家穿堂而过。那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一个左邻右舍走过,我都会东张西望半天。而一转身,不小心总会有饭粒掉在桌上。“啪”爸爸的筷子总是准确无误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重地敲在我头上。随着那一声脆响,刚才还拿我调侃的哥哥姐姐立刻正身危坐,连吃饭都带着节奏!
“那你小时候奶奶会打你吗?”女儿一脸关切。
“不会!有时候我吃饭时,爷爷田里干活没回来,奶奶就‘斯文得多,不会打我,只是在我一转身的时候,会发现别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而我面前的饭碗居然没了!而哥哥姐姐们却一脸的坏笑……”
“爸爸,那你以后跟我一起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我叫爷爷不要打你,好吗?”女儿仍是一脸的心疼。
“好,你告诉爷爷,爸爸和你一起爱惜粮食,勤俭节约!那以后我再也不用怕爷爷打我了!”……
从那以后,女儿变得更加懂事,更加勤俭节约了!上学以后,短一点的铅笔,同学们都丢了,她在尾部套上我用完的水笔的套继续用。还有橡皮,她都是用到绿豆大了才舍得丢掉。
今年过年,我们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女儿一脸自豪:“爸爸,我被班里评为‘勤俭小能手了!”也许是因为高兴,一颗米饭掉在桌上,她很自然地捡起来塞进嘴里……
家风真是奇妙的东西,它可以很小,小到女儿捡起饭粒的一个小动作;它也可以很大,大到贯穿几代人。它可以很浅显,浅显到幼小的女儿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它也可以很深刻,深到血液里,刻在骨子上。一句话的家风,却要用一辈子的孜孜以求去实践。敬业工作、严谨做人、立德修身,这是我的家风对我一辈子的影响。我想,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品行吗?
镌刻在石雕上的家训
在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有这么一位石雕大师,他身上的奖励和荣誉称号比比皆是。可是人们提起他,始终念叨的是他十年如一日,用大爱帮助困难学子求学的点滴故事。他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山口石雕行业协会的会长、石雕大师——张爱光。
每次见到张爱光大师,他总是在用心雕琢作品,一块刚刚出土的封门青小石头在大师手里就变成了精湛的工艺品。
“我们石雕艺人,需要一种工匠精神,对于我们而言它是石雕,但又不仅仅是石雕,它是陪伴我们一起走过的朋友。”这是张爱光常对他徒弟说的一句话。正是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使他的石雕技艺不断创新和突破。他首创的“非雕”技艺给山口的石头艺术注入了文化之光,创作了“春江花月夜”“竹林七贤”“欣欣向荣”等堪称石雕中的精品与典范。
张爱光家祖祖辈辈都是以耕种为生,是姨父孙水彬带他走进了石雕行业。“自我学石雕起,姨父就告诉我,一名石雕艺人,想创作一个好的作品,除了精湛的技艺之外,还要有一颗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心,只有这样才能雕刻出永恒的石雕作品。”
在张爱光的记忆里,姨父是一位热心肠的人。小的时候,自己家里很穷,姨父就时常接济自己一家。现在姨父退休了,也还用微薄的退休工资默默资助困难学子,而且一帮就是十几年。
在姨父的影响下,张爱光不仅学到了精湛的石雕技艺,更是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这条家训给发扬光大。
2000年,张爱光和姨父开始一起爱心助学,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助学活动,资助镇里的贫困生从初中到大学毕业。2008年,他们还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办了民间公益性组织“青田县爱心助学联合会”,资助学生更是达到了400多人,现在已有60名学生从大学顺利毕业参加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在他们的影响下,这些曾经受到资助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了各项公益活动中,像接力棒一样传承着张爱光一家“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家规家训。
漫步在张爱光的石雕艺术馆里,看到陈列在橱窗里的石雕精品,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石雕艺术之美,更多的是那份镌刻在石雕上的大爱大善的真挚情感,而正是这一份情感,让这些石雕有了别样的精彩。
如今,在山口石雕行业协会中心里,张爱光每天都免费开展着石雕技艺的传承活动,也传承着“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精神。
父亲的香烟
早些年,家里境况不好,五口之家,基本上就靠父亲给人家干些泥匠活来维持一家生计。为了支持我和兄弟几个的学业,从我读高中那会儿起,父亲便戒了烟。
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每天晚上从工地上回来,口袋里都会揣着一包香烟。这是房东家每天发给工匠师傅的,算是“额外补助”。
父亲不抽烟了,除了有时候因交际需要拆一包递给工友师傅抽外,大部分都原封不动
地带回家,然后交给母亲放进衣柜里。日积月累,数量多了起来,母亲会隔三差五地拿几包香烟
到附近商店兑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兑换价比香烟的市场售价低一点,这种生意店老板自然也乐意做。
我读高中时是家里经济最拮据的时候。因离家较远,我只能寄宿。我的寄宿用品都是用父亲攒下的香烟兑换来的。每逢学校放双周假,父亲便早早地张罗,母亲拿几包烟到店铺兑些猪肉,给我改善一下伙食。
晚上,父亲从工地归来,除了讲一些外面的故事,还要仔细询问我的情况,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状况到人际交往。望着这用香烟兑换回来的肉汤,想起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肉汤蒸腾起来的热气模糊了我的双眼。
如今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多年了,吃肉也早已不是什么奢望,苦日子熬过来了。我还是会想起多年前父亲戒烟省钱、母亲兑肉煲汤的情景,内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因为那香烟里、肉汤里,包含着太多太多的父爱和太深太深的亲情。更为重要的是,父辈言传身教的俭朴家风,让我在耳濡目染中成熟。(资料来源:反腐前沿、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