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相关思考

2016-07-25 07:49丘秀容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党组织活动

丘秀容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6-000-02

摘要本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概述

与公有制企业相比,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存在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1)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与国有企业是处于同步发展当中,而非公有制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处于没有党组织的状态下运行,这就造成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与职工对党组织的建立、地位与作用等方面的认识较为薄弱。同时国有企业党组织较为健全,党员与工人普遍具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因而党建工作的基础更加牢固。而非公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归属于个人,使得职工的受雇意识远远强于股份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主与普通职工地位不平等的现象严重,职工乃至党员干部都有随时被辞退的可能,因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建工作的思想与组织基础与国有企业相距甚远;(2)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是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参与者,而非公有制企业具有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的特点,企业的经营活动乃至是否能够成立党组织都完全取决于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态度,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不仅在企业决策的参与度较低,甚至如何开展活动、怎样开展活动等都深受业主个人的影响;(3)国家是国有企业最主要的投资主体,党和国家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性,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与企业未来发展具有相同的目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利益主体是企业所有者,再加上市场经济趋利性原则的作用,国家与企业、业主与职工间利益的不协调性与矛盾性大幅增强。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所有者的家族观念严重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属于家族式经营,企业所有者习惯将亲朋好友安排在较为重要的岗位上,认为自己的家人比外人更加可靠。这种封建保守、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对党组织开展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容易使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内部出现家族化的倾向:首先,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由企业所有者本人或主要家庭成员担任,他们作为企业所有者的附庸,在工作上完全听从企业所有者的安排,最终导致党建工作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逐渐丧失;其次,非公有制企业具有较强的家族化倾向,使得党组织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党对企业的监督和领导作用。一旦企业的经营决策与党的方针路线发生抵触,党组织难以有效形式自己应有的职权。

(二)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不适应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仍未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组织活动少、活动效果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1)党组织活动内容空泛;(2)党组织文件制度非常详细,但落实情况不理想;(3)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积极性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负责人缺乏党建工作的基本知识,党务工作的实际经验不足,工作水平较低;第二,大部分党组织负责人与成员在企业内属于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且日常工作繁忙,导致党组织很少开展系统的活动,即便开展了活动,内容也仅限于读报纸、念文件等简单的方式,党组织活动单调乏味,吸引力不足;第三,受企业所有制的影响,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需要顾及企业所有者的态度与立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职工的参与活动的热情与创造力。

(三)党建工作制度有待健全

党建工作制度为相关工作的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如果党建工作制度存在缺陷,党组织建设自然难以展开。对非公有制企业而言,党建工作属于新事物,既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也缺乏现成的经验,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虽然目前中央与地方就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但由于缺乏规范、权威、统一的规章制度,造成党建工作无章可循。目前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多以国有或集体单位的做法为参照,也获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而言,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在各方面均存在差异,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水平难以提高。因此随着制定一套符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活动的工作制度,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建设策略分析

(一)创新工作方法

在工作中,党组织应用于开拓创新,创造新思路、新方法,不断丰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主要措施包括:(1)转变指导思想。党组织应在企业内部开展大学习、大研究、大交流等活动,使党建工作者能够更加深入、系统地把握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将过去“就党建抓党建、就经济抓经济”的传统思想向“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转变,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企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并以此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2)转变工作方式。改变以往单一套用党政机关组织活动模式,充分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丰富工作开展的方式,同时加强对实际效果的检验,防止出现形式主义;(3)转变考核标准。打破过去考核标准中“就党建轮党建,就教育谈教育”的陈旧思维模式,尽可能地丰富考核内容,做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共同考评、综合奖励,激发党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二)增强企业的党政整体合力

虽然各级党组织与政府部门花大力狠抓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严重脱节等。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党组织以后,并非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只有深化认识,将党组织的指导作用与政府职能转型有机结合,提高党政整体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才能突破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瓶颈。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大量涌现,单纯依靠组织部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党建工作的需要。

(三)提升组织工作成效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应始终以生产经营作为开展党的活动的基点,通过实际的工作成效提高企业所有者对党建工作的信心和支持度。例如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党组织帮助时,如员工培训、政策解读、项目立项审批等,党组织应主动地为企业提供这些服务;当企业提出新的生产任务时,党组织应首先对所有党员进行宣传和动员,要求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其他职工共同完成任务;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阻碍或困难时,党组织应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与企业共渡难关。

四、结语

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新课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经验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创新意识,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最终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水平步入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管恩琦,侯微.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述评[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2(01).

[2]杨玉民.对汕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3]杨玉民.对汕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4]邱观建,文道贵.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党组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清华党组织公开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