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运动员数学实效课堂研究

2016-07-25 09:32玉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南宁530031
电大理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运动员数学

宋 玉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南宁 530031)



构建运动员数学实效课堂研究

宋 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南宁 530031)

摘 要许多运动员对“数学”课程都有厌学情绪,数学成绩普遍偏低。本文探讨中职运动员数学实效课堂构建,认为应从教材、学习自觉性及主动性、教学手段等方面着手,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运动员;数学;实效课堂

1 运动员数学教育特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负责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就笔者从事的中职数学教育而言,有以下特征:一是基础差。有的就读中专的运动员,小学乘法和除法的基础都没有夯实,中专知识更不能理解,课堂练习无从着手;有的学生初一初二只训练没有学习,直接插入初三班上课学习,学习缺乏系统性,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学习时间少。学生因为训练、比赛,其文化教育时间远少于相同学段普通学校学生相应的教育时间,而且,最好的学习时间(如上午)往往都是用于运动训练的,造成学的少(时间不够)、学不好(运动后上课体力精力尚未完全恢复,精神不集中、困顿)的情况。三是进度参差不齐。学生因为经常要参加比赛,且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比赛时间经常相同,导致运动员学习进度难以统一。四是漠视数学学习。从主观上说,许多运动员以体育成绩论成败,倾向于把文化成绩放在次要的位置,数学课程因其抽象难学,又放在更次的位置。五是教材教法不当。笔者任教的中专部,目前中三采用的数学教材仍是普通高中通用教材,而普通高中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学生基础编写的。很显然,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这本教材不是很适合学生,与体育单招的高考考纲也不适应。在教法上,要是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往往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2 构建实效课堂具体做法

(1)根据运动员的实际,对所用的数学教材进行慎重、大胆的调整及整合;同时,数学教学要“深入浅出”,降低运动员的学习难度,激发运动员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根据体育单招考试的大纲要求及考点,对数学教材内容和教学学时进行了慎重的调整,对相对较难部分进行删减,对重要的章节进行重组,节约学时。运动员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加上始终存在的学训矛盾,必须有针对、有选择地进行教学,这种整合教材的做法,表面上舍弃了很多知识点,实际上确保了易理解、易得分的部分,学生学习效率反而提高,考分也会大幅提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其实大部分运动员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快的。只是由于基础差及个体对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才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积极性,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习数学的念头。因此,首先应该做的是,让运动员觉得数学知识是容易的,必须把数学教的简单,运动员学的容易,才能激发运动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三角函数的章节时,笔者主要对三角函数的三个定义,如:sin α= yr,cosα = xr,tan α= yx进行重点讲授及探讨。酌情删减了部分诱导公式及基本关系式,鼓励大家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解决三角函数的问题,尽量避开繁杂难记的公式。看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数学真题(以下简称:ⅹ年真题):一、(4)已知x ∈(¯π , π),且cos x > sinx,则【 】

图1 单位圆

图2 运用尺规作图解题

如在讲授平面向量一章时,笔者主要强调运动员把平面向量与有向线段结合起来,运用数形结合,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熟练地运用有向线段表示某个指定的平面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能用有向线段熟练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酌情降低平面向量的内积、夹角的一系列的公式的使用率。减轻运动员的学习任务,腾出精力,把最基础的定义及数形结合的方法用好、用活。如2009年真题:一、(5)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垂直,则与的夹角为【 】

(A)15 00(B)12 00(C)600(D)300

解析:碰到平面向量的题目,能运用尺规作图的就作图。

解析:我们碰到此类题型时,要把握好数列的原始定义,因后一项和前一邻项的差是4,故公差是4,第3项 a3到第16项 a16之间相差13个公差,因此,就有a16= 3+ 13× 4 = 55。解答完毕。如果运动员再接受困难,就把每一项列出来,直至第16项,即:¯5,¯ 1,3,7,11,15,19,23,27,31,35,39,43,47,51,55。 故a16= 55。作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一线数学教师,更应该慎重、大胆的整合教学内容,降低运动员学习数学的难度,以适应运动员的实际数学基础,尽量使运动员克服对数学的畏难情绪,激发运动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

(2)数学教学要联系运动员实际,让运动员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运动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及兴趣。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充分利用运动员的认知规律,捕捉运动员的“训练画面”、“训练器械”、“训练场地”等一切与数学有关联的元素,把数学教学融入到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生活场景中去,让运动员从已有的训练经验,再结合知识背景出发,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优化学习,加深运动员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例如,在引入任意角概念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演示了我们的蹦床运动员做空翻转体动作的场景,从而让他们了解到角度不只局限在小于等于0360的范围之内,还可以拓展,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在讲解直线垂直平面的判定定理时,给运动员展示跨栏运动员的跨栏器械的图片,让他们感受只要保证竖立的钢架分别垂直放在地面的两条相交的支架就能垂直地面的场景,待引发兴趣产生共鸣后,再进行线面垂直的进一步讲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运动员觉得数学就在他的训练生活中,数学有用且有趣,也就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自觉性、主动性。

(3)讲究解题技巧及方法,降低解题难度,提升数学考试分数,增加运动员学习数学的信心。

如对反函数的学习,把原函数与反函数的x、 y的对调关系理解了,就好办了。如2012年真题:函数y = x ¯x2¯ 1的反函数是【 】

传统做法:从原函数中把y当常数,先解出x(用y表示的式子);再对调x y、 的位置;最后通过求原函数的值域来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反函数x的取值范围。这个过程对学习者的数学基础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很多运动员达不到这个要求,只能放弃。笔者的做法:在给运动员讲解反函数这一节时,首先解释清楚原函数的y本身就是反函数的x,原函数的x本身就是反函数的y,理解好这种x y、 的对调关系后,利用个别点的介入来代替整个范围进行判断,题目的解决难度会明显降低。从本题目来看,当 1x=时,代入原函数的解析式, 1 0y=> ,此 1 0y=> 就是反函数定义域里的其中一个值,说明与选项A、C的定义域 0x< 矛盾。排除选项A、C。另外,当 1x=时,把它代入选项B中,发现y= (12¯ 1(2× 1)=0与刚才代入的个别点 x= 1, y= 1矛盾,故选项B错误。最终选项D正确。如2014真题:一、(3)在 ΔABC中,三边的比为3:5:7,则 ΔA BC的最大角等于【】

(A)300(B)600(C)12 00(D)15 00

图3 尺规画图法

如图3,上面两条是尝试失败没有接上的两条较短边3,5的线段,下面是相交的两条较短边3,5的线段,最后用量角器量出角 α= 1200,故正确选项为C。这样做不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是让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觉得数学题也很简单,打消畏难情绪,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4)借助微课、多媒体等先进教学信息技术资源优化、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运动员数学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寸步难行,必须要改变。要改变现状,提高运动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就一定要优化资源,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如在数学课堂中适时地采用微课、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教学技术来辅助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把某节课的教学重点制作成几分钟的微课,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或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只要运动员愿意,可以随时随地借助移动设备(如手机)反复学习,对学习时间略显“碎片化”的运动员,效果还是很好的。对教师而言,有助于有更多精力时间放在学习内容的答疑解惑上,有利于更好地调控课堂,加强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提高运动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5)数学教学要体现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笔者的教学对象是数学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的运动员,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不同的运动员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如在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把运动员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基础最好的运动员掌握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方法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基础较好的运动员掌握配方法、公式法两种方法;而基础差的运动员只需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在布置作业时也体现层次差异,基础好的运动员的课堂练习难度较大,数量较多;基础差的运动员的课堂练习容易,且较少。对所有的运动员,只要有进步,都要鼓励表扬,引导他们坚持学习,一点一点进步。因材施教的做法,使教学适应了不同运动员的数学学习实际,让各个层次的运动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对于个别仍然跟不上数学课堂教学节奏的运动员,笔者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利用运动员训练的业余时间,给个别落下基础功课的运动员“开小灶”,帮助他们尽快赶上学习进度,把他们从放弃数学学习的边缘拉回来。

参考文献

[1]李小红.“情景模拟教学”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2013.11

[2]黄文妍.例谈如何构建高效的中职数学课堂[J].新课程研究.2012.1(155)

[3]周令安.如何构建数学实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4,17,(24).

(责任编辑:林城)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19(2016)02-00080-03

猜你喜欢
运动员数学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我们爱数学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少了几号运动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