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党秋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73-01
纵观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普遍存在只有极少数学生举手发言及回答问题的现象。毋庸置疑,这样的课堂,谈不上互动、实效,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培养。我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爱学生,营造良好氛围,创设互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敢说、爱说、会说,让语文课堂“动”起来。以下是我在课堂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关爱学生,培养学生“说”的胆量,让学生敢说-----实现教学有效互动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少言,甚至想说而不敢说,造成课堂的“寂寞”。究其原因,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了自我封闭的心理。因而,他们不敢也不愿多说话。且其心理日趋成熟,顾虑也会增多,有时顾及到面子问题,说出来怕出错,怕别人笑话;有的同学怕自己语言表达得不够好,干脆不出声,别人也就无从评判等。这种心理势必造成学生从“不敢说”到“不说”,最终到“不会说”。因此,我放下老师的架子,关爱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知心朋友,把课堂活动变成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愉悦和谐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说”。同时,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说”的胆量,让学生敢说。如当学生被叫到回答问题想说又不敢说的时候,我总会加上一句“不要怕,错了也没关系” 。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我感觉每次我话音刚落,学生都会放松很多,从而说出自己的看法。当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也会及时地加以肯定,给学生加油打气,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这一点,不管是哪位学生回答问题,不管是怎样的答案,我都从不吝惜赞美之词,我总会努力找出他答案的闪光点,让学生知道他有这个能力,下次还敢说。因而,在我的关爱、鼓励下,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语文课堂“动”了起来。这是实现教学有效互动的前提。
二、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说-------实现教学有效互动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我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学生敢说的前提下,教者应善于营造愉快、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说。这是实现教学有效互动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如教学九年级上册课文《白杨礼赞》时,我在黑板上生动地绘画了一株貌似人的白杨树,学生看后,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启发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畅所欲言。有的说,这树怎么像人!有的说,白杨树与人有关?……学生在情趣浓郁、气氛融洽中走进了课文,探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的特征,理解了文章的写法,参与了课文的互动。又如教学《背影》,我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为导入背景音乐,然后我与他们会心交谈:这首歌唱出了母爱的伟大,若把它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怎么样?此时的学生激情满怀,各抒己见。此外,我常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通过生活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设疑引趣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让学生在和谐、宽和、放松的环境下爱说,参与互动。这样的课堂能不“动”起来吗?
三、因材施教,精心指导,让学生会说------实现教学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除了关爱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外,教者更应因材施教,精心指导,让学生会说,以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为此,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二方面内容。
1、充分挖掘互动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实现生本互动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内含许多利于互动的内容,如能提供丰富想象空间的“空白”点、感人的情景、优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等。教师应充分挖掘出这些互动的内容,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会“说”----与文本展开对话,实现生本有效互动。如教学《故乡》,我用“20年后水生与宏儿再相遇”的情节“空白”来扇动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地互动。就这样,在我的精心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激情满怀,各抒己见,语文课堂“动”了起来。
2、精心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探究、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互动情境,如问题情景、对话情境、生活情境、课文情境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他们在课堂上会“说”,从而获得最佳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如教学课文《范进中举》时,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文中范进中举发疯的原因及众人的表现,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在理解此内容后,我再让学生利用道具上讲台模拟范进中举时的拍手、跌倒、大笑、疯跑等情形及众人的表现,出乎我意料的是,平时很少发言和不敢于发言的学生都纷纷对我说:“老师,我来表演。”于是,我让其中一位男生扮演范进,另选几位学生扮演众人,他们都踊跃上台且用幽默风趣的动作和语言进行了对话和情景的演示。在座的学生捧腹大笑,课堂气氛轻松诙谐。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践行了新课标,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加深了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写法的理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只要老师关爱学生,精心指导,给学生搭建一座互动的平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伙伴对话,语文教学就会更加生动、实用、有效,课堂也就能“动”起来,成为学生享受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