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虎,任云英
(1.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转型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演进规律解析(1978—2002)
刘淑虎1,2,任云英2
(1.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以1978—2002年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演化为研究对象,在理清经济-社会演化背景基础上,探索西安工业的空间区位、功能关系、空间强度、发展模式等特征.研究表明,1978—1992年工业类型以“民用化”转型为主导,边缘区新型产业区的建设主导了城市拓展规模和速度;1992—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边缘区集聚,带动了工业的圈层外移,使工业空间布局具有郊区化特征.
工业空间;演变特征;西安
建国后,中国进入了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发展阶段,工业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城市及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一世纪初,西安作为内陆试点型城市,历经了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空间区位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见证了城市资源配置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内陆型城市工业空间的演化轨迹;同时,西安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资源禀赋、文化特质等因素影响,在城市工业空间的演化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特征,因此,关于此时段的研究有利于优化西安城市工业空间.目前,相关研究普遍以空间结构[1-2]、相关性因素[3-4]为载体研究其产业结构、时空关系等,缺乏对演进规律及其启示的研究,难以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直接启示作用.鉴于此,以工业用地为载体,利用地图还原法和系统研究法,将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演化纳入到西安城市经济-社会-制度转型的宏观背景中,通过空间区位、功能关系、空间强度、发展模式的时段演化过程解析,归纳演化规律及其空间优化启示.
学者普遍认为,城市空间的演化是基于一定的目标诉求、价值体系、制度设计、结构布局等因素限定下,进行空间拓展和内部更新活动.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工业发展适从于“生产性城市”的建设需求,普遍采取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径,“飞地”和“跳跃组团”建设成为主要方式[5].在此背景下,西安作为计划经济时期重点发展城市之一,其工业用地的发展直接受制于国家军事展战略的需求,工业格局呈现沿交通线路分布的特征[6],至1978年形成以工业组团为主导的“一城、多组团”格局[7](见图1),西郊工业区、东郊纺织城、韩森寨工业区、胡家庙工业区、东北郊工业区构成了主要的工业组团,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35.88%(见图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之中,城市空间发展进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其空间区位、功能关系、发展模式等均与计划经济时期存在本质差异.
1.1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演化时段
以经济-社会-空间发展脉络为依据,结合武力[8]、陈锋[9]、黄亚平[10]、周春山等[11]的研究结论,改革开放至二十一世纪初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为市场经济探索阶段,经济-社会处于稳定增长时期,“内部填充”和“边缘扩展”为主要拓展方式,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转为“三、二、一”,空间布局的科学化受到重视;第二阶段(1992—2002年)为市场经济确立时期,土地有偿制度、住房市场化、分税制等全面实施,开发区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动力,“边缘飞地”和“跳跃组团”为主要拓展方式,城市发展呈现“圈层式”的轴向拓展特征;在产权结构中,其他类型的经济比值不断升高.
1.2 城市规划的工业发展引导
1978—2002年间西安历经了两轮城市总体规划,分属于两个发展阶段.其中,《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见图3)将“大出大进”的重工业向轻工业转型纳入到城市性质层面,工业用地布局及规模与1978年的工业现状趋同[12].在1995年编制的《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见图4)中,进一步明确电子、机械、轻工等工业结构的调整目标,并将高新技术产业列为工业发展的重点[13].同时,针对西安历史大遗址众多的特征,在功能布局中两版总体规划均采取避让历史大遗址的规划引导.
2.11978 —1992时期工业空间演化
本阶段在城市性质从“生产性城市”向“生活性城市”的目标转变和总体规划的引导下,城市外部拓展区域集中在“西南”和“东南”区域,内部填充集中在韩森寨工业区和胡家庙工业区(见图5),城市形态从1978年的组团式结构向扇形、圈层转变(见图6).在此过程中,工业空间演化的大事件表明,工业空间转型的方式分两类(见表1).一类是老工业区工业类型向“民用化”转型;另一类为新型产业为主导的“西安电子工业区”(1983)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1988)的“飞地”建设,工业用地规模从1978年的23.29 km2增加到1992年的31.8 km2[14],工业用地规模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表11978 —1992时期西安工业区发展历程大事件Tab.1Xi’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1978—1992 period
续表1
2.1.1 空间区位演化:从组团到圈层
分析1978—1992年工业用地演化的地图(见图7)表明,本阶段工业演化的区位集中于三个区域,分别为胡家庙与东北郊工业区、电子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胡家庙工业区新建杨森制药公司(1985年)、胡家庙面粉厂(1985年)和西安啤酒厂(1985年)等市属企业(见表1)属于“民用化”转型;而电子工业区以接收“三线”企业回迁为核心,以“飞地”建设的方式先后承接10家“三线”工厂和研究所迁入(1983—1990年间),主要产业类型为电子、通讯等,带动了西安工业结构的类型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电子工业区临近,产业类型与电子工业趋同,摆脱了工业布局对铁路及水系的依赖.
因此,老工业的“内部填充”式的“民用化”转型与新工业区的边缘“飞地”建设构成了1978—1992年间工业区位演化的主要内容,通过空间尺度的分析(见图8),它们与原有工业空间形成“扇形”+“圈层”的区位布局特征,圈层范围为离明城区3.5~10 km的范围内,界定了城市边界.
2.1.2 功能关系演化:从空间隔离到连续空间
历史地图的演化过程表明,工业用地布局向“圈层化”演化的过程中,“组团”间的空地逐步被填充,边缘的新型工业区“飞地”建设,工业与城市空间关系发生变化.其中,老工业区内的“民用化”转型使得邻近工业区的空间界线被打破,基于产业协作下的空间联系加强.在此背景下,胡家庙工业区、韩森寨工业区与东北角工业区逐步融合为一体,成为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和家用电器、医药化工、轻纺服装等产业区;西郊工业区、三桥工区和北郊仓储区联接在一起,形成集电力机械、航空机械、仪器仪表、石油化工业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邻近工业区范围内的科研、教学单位及公用设施的共享,促进了工业区间的社会联系,但东郊纺织城和渭北工业区因远离明城区,与明城区空间隔离明显.
通过工业用地与临近范围城市功能类型的研究,城市边缘的新工业区是依托原有工厂、科研机构、高校等城市功能而建设,与其临近区域的城市功能从建设之初就形成了功能关联,工业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增强.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托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3所大学,航空工业部六三一所等5个研究所和东风仪表厂、西安磁带厂等4个工厂进行建设,1988—1992年共有950家企业进入生产阶段;而电子工业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协作关系.
2.1.3 空间强度演化:从低强度到强度提升
由于1978—1992年间采取“行政分权”的制度调整,土地开发逐步摆脱原有粗放型的空间局部模式,土地的集约利用受到重视,新拓展的工业用地的容积率普遍高于原有用地强度.以1985年的杨森制药公司和1988年的西安高新区为例,容积率分别为0.29和0.42,工业用地的开发强度不断提高,老工业区的开发强度低于新建区域.
2.1.4 工业发展模式:计划经济属性下的“内部填充”和“边缘飞地”
本阶段以“边缘飞地”建设的电子工业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在国家层面的行政指令下的建设活动,而以“内部填充”为主导的老工业民用化转型适从经济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大包干”经济模式的探索,融资方式主要依赖国家和地方的直接投资,工业对城市空间发展作用降低,因此,本阶段工业结构的演化是制度设计结果,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
2.21992 —2002时期工业演化过程分析
1992—2002时期是内陆“土地有偿使用”(1993)、“分税制”(1994)、“住宅商品化”(1998)等市场化的制度相继实施的阶段,城市空间在制度、经济的市场化与分权化改革下,进入了以土地为载体的“增长主义”时期,西安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了96.34 km2,年平均增长10.70 km2,分别是1978—1992时期的2.96倍和4.65倍.城市拓展方向除了“东南”和“西南”之外,向“北”拓展规模明显(见图9),城市整体结构趋向同心圆的“圈层结构”(见图10),同时,开启以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空间模式.在此过程中,城市工业用地规模从1992年的37.71 k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34%)增长到2002年的58.44 k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49%),年均增长2.3 km2,是1978—1992时期的6.76倍.城市工业空间在演化集聚效应,一方面在外围依托边缘开发区进行外部拓展(见图11),新区工业用地承接“二环”以内的搬迁工业用地的入驻,形成“地租竞价原理”下的城市功能重构(见表2);另一方面,原老工业区在住房制度市场化的调整下,生产区和生活区逐渐分离,生产区因工业类型进行了搬迁或置换[15],而生活区在居住用地的“赢利化”驱动下,逐步进行商品房建设.因此,外部拓展和内部更新构成了本阶段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演化的主要内容.
表21992 —2002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发展历程大事件Tab.2Xi’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1992—2002 period
2.2.1 空间区位演化:从圈层到圈层外移下的郊区化
1992—2002年工业空间历史地图演化表明(见图12),工业区位介于“二环”与规划“三环”之间的区域内(4.5~11 km),形成“外圈层”格局,圈层半径向外位移约1 km.新建工业用地主要依托高新区和西经区,集中与离城市中心的7~10 km的西南和城北,呈现两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6年)拓展区域主要集中于城市西南角的西高新内,而第二阶段(1997—2002年)拓展区域呈现西南、东南和城北同步拓展的特征,老工业区主要布局在城市东、西两翼.在产业类型上,制造业、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北部的经济开发区的一、二期范围内,呈片状布局[16].
2.2.2 功能关系演化:从连续空间到空间
协作
在西高新和西经区发展主导下,工业用地与居住、商业、公共设施同步建设,形成功能互补.新建工业用地以“二环”路为纽带,形成连续空间.工业空间发展的重大事件(见表2)表明,工业园区建设充分依托教育科研资源,建设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下的工业园区(西安交大、西工大、电子科大等大学科技产业园区),促进了工业空间的多元化.在融资方式方面,西安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建设外资主导工业园区(台湾工业园),外资流入与企业入驻,促进了西安工业的全球化进程.因此,1992—2002年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因功能互补、人力资源协作、园区化建设,形成了“空间协作”下的空间联系和以资本为纽带的产业关联.
2.2.3 空间强度演化:区位引领下的空间分异
受工业类型、空间区位、建设时序、交通条件、土地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用地空间强度呈现差异化特征.整体上,边缘区域小于临近“二环”区域、老工业区小于新建工业区、传统工业型小于高新技术产业型、城北区域小于西南区域.以高新区一期的工业用地为依据,工业用地的空间强度在0.5~0.8之间,与1978—1992时期相比,容积率得到整体提升.
2.2.4 工业发展模式:从“内部填充”转向“边缘飞地”、“跳跃组团”
工业空间的区位演化依托新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时态而展开,成为驱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新兴动力和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区在产业转型下逐步退出主导地位,其土地功能被其他城市功能所更替.新建工业用地摆脱了对铁路的依赖性,转向与高等新学府、科技院所等科研机构的协作,工业用地的圈层式位移遵从了“地租竞价原理”的区位择址,在城市边缘以“边缘飞地”、“跳跃组团”等方式进行了郊区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市场属性.
1978—2002年间西安城市工业发展过程表明,工业空间演化是基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组团格局、“三线”建设基础上演化而来,整体历经了从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空间区位、产业结构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下的演化过程,空间区位发生圈层式外移,功能关系从隔离转向空间协作;工业与城市的道路网络、居住、商业、公共设施等功能相关联,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先导功能之一;空间强度逐步从粗放型的低强度发展向适应“地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容积率需求转变;发展模式从计划属性下的“内部填充”、“边缘飞地”向市场属性下的“边缘飞地”与“跳跃组团”转型.
同时,受制于土地、产权、户籍、税收等制度改革的进程,以及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功能更替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空间演化呈现阶段性差异,折射了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演化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3.11978 —1992时期工业演化规律及其特殊性
在1978—1992年间,新建工业区的建设是“三线企业”回迁的需要,其产业类型的转型被回迁的企业类型所界定,本质上是西安所处区域内工业类型整合的结果.在区位演化中,新建工业区避让了西安历史大遗址区域和老工业区,选择教育和科研用地集中的区域,以便形成功能协作关系,契合了工业发展科学规律,进而降低建设成本,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模式.因此,1978—1992年间工业用地的拓展过程是城市功能优化和区域产业类型整合的结果,其产业类型与城市及区域生活需求相关联,工业逐步演化为城市功能的有机部分;以电子为主导的三线企业的回迁,带动高新产业的萌芽,其用地规模主导了城市拓展规模和拓展速度.
3.21992 —2002时期工业演化规律及其特殊性
与1978—1992年间的经济-社会演进不同,1992—2002年间,在制度的市场化与分权化的调整下,政府进行了企业化转型[17],普遍采取以土地吸引投资的城市经营策略[18],工业空间的演化成为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基于“地租竞价原理”的城市功能重构加剧,促使了工业类型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因此,本阶段工业空间区位的圈层位移是“地租竞价原理”作用的结果,融资方式多元是市场化进程的体现.工业用地的快速拓展受到西安特殊的交通区位的催化、关中城镇群的形成、开发区的目标定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1992—2002年间工业区的边缘集聚与内部老工业区的功能置换同轨,带动工业格局的圈层外移.
1978—2002年间西安城市工业发展具有空间圈层化、功能协作化、区位郊区化、空间布局依赖老城区等内陆性城市工业空间演化的典型特征,呈现区域资源整合下产业类型转型、与城市功能向关联的低成本建设模式、避让历史大遗址的空间拓展等自身特征.整体历经了计划调配向市场调配的转型过程,制度的市场化与分权化的调整成为主要影响因素.未来,伴随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纽带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会进一步加强;同时,全球化产业转型的加快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均为西安城市工业空间优化提供基础与发展动力.
以1978—1992年间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演化规律为依托,其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优化的主要启示为:①在空间区位上,以顺应市场调配规律、促成产业集群为原则,进行工业类型的区位重构和优化,形成以产业协作为主导的工业类型集聚,发挥工业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②在功能关系上,以形成多核城市结构为主导,工业与城市其他功能进行科学化组合,促成城市次中心的形成;③在空间强度上,顺应国家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发展导向,引导工业区的中强度改造和新建;④在发展模式上,契合全球化的产业转型和区域产业升级,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积极吸纳外资和东南沿海的工业转移.
[1]魏琰,杨豪.近现代西安城市工业格局演变的历史研究(1869—1978)[J].城市规划学刊,2015,221(1):106-112.
[2]赵伟伟,李广志.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西安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64-69.
[3]杨敏.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32-38.
[4]赵哲.西安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之关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5:30-46.
[5]张京祥,罗振东.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4-90.
[6]肖轶,任云英.西安“一五”时期工业区布局模式解析[J].建筑与文化,2015,133(4):45-48.
[7]刘淑虎,任云英,马冬梅.“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解析体系研究-以计划经济时期西安城市空间为例[J].华中建筑,2016(4):82-87.
[8]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3):73-82.
[9]陈锋.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J].规划师,2009,25(1):10-12.
[10]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1-109.
[11]周春山,叶昌东.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 030-1 038.
[12]西安市规划局.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Z].1983.
[13]西安市规划局.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Z].1999.
[14]西安统计局.西安年鉴(199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23-87;320.
[15]田野,任云英.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研究(1998—2011)[J].建筑与文化,2015,133(4):40-44.
[16]李婷.1990年代以来先边缘新区空间发展研究: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15-17.
[17]张京祥.洪世键.城市空间扩张及结构演化的制度因素分析[J].规划师,2008,12(24):40-43.
[18]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25(7):7-13.
(责任编辑:洪江星)
Analysis on th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 of Xi’an City industrial space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1978 to 2002
LIU Shuhu1,2,REN Yunying2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6,China; 2.College of Architecture,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Shaanxi 710055,China)
Based on a clear backgrou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evolution,this paper takes Xi’an City industrial spatial evolution during 1978 to 2002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n industrial spatial location,functional relationship,spatial intensity and development mode.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ransition of‘civilian-oriented’is the main trend in the industrial type during 1978 to 1992,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industrial zone in the edge city took the lead in the scale and speed of city expansion.During 1992 to 2002,hi-tech industry gathered in the edge city which caused the outside shift of the industry circle and 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suburbanization in industrial spatial layout.
industrial space;evolution characteristic;Xi’an City
TU984.2
A
10.7631/issn.1000-2243.2016.06.0833
1000-2243(2016)06-0833-08
2016-05-07
任云英(1968-),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方面的研究,48104816@qq.co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436);国家人社部出国留学人员资助项目(6040300549);福建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JB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