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姜伟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广西 南宁 530003)
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何姜伟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广西南宁530003)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实践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进行深层认识和研讨,认为同课异构是将教育理念付诸于教育实践的活动。着重探讨同课异构对教师的有利影响,旨在为更新教师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推进我国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校本教研;同课异构;课程改革
1.1研究对象
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广西自治区图书馆广泛搜查与同课异构相关的文献与书籍;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充实的理论准备。
1.2.2 比较分析法 通过不同科目教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教法、不同策略、不同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阐释同课异构真正涵义和其对校本教研的积极作用。
1.2.3 实践总结法 通过对校本教研开展同课异构实践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传扬与普及同课异构的知识理念,将同课异构上升为一种促进教师学习与进步的教学方法。
同课异构指不同科目的教师对同一教材进行设计教学的过程;是集创新、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现代教育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让教师先参与看课、评课,再上课。同课异构是教学实践形成不同的结构和教学风格。为加快校本教研的构筑,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采用同课异构是非常奏效的。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同课异构,对不同教学理念的重组、创新;使教学设计、教学风格、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互补、互容,提升教学。同课异构的“构”应包括教学设计、教学风格、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所以,同课异构与其相应的内容是相吻合的。同课异构实际是资源共享的互惠互利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每位教师都获得展示的机会,使教研活动的整个团队有全方位的合作和探讨;感召教学正能量的学习与传扬,促进教师团队的成长,尤其是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升整个教研团队的教研水平,升华教研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同课异构重点是研究教师对同一个教材的不同教学的“异”,综合比较分析他们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同课异构的新颖教学方法,需要重点领会从“同”中学“异”,以“异”求“同”,领悟“同”与“异”之区别。同课异构的优势就是保持教育的普遍规律,仍然能够很好地发挥教学模式的特殊作用。教师团队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通过参与看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学习过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自己最善长的教学方法对同一教材实施教学。同课异构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教学策略或方法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其主要突出围绕教师对结合或融入新理念创新教学的主观理解与应用,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知识结构为主要目的,突出主动吸收不同教学策略、不同方法、不同的教学手段,关注如何设计出学生喜欢学的、教师能教的教学方案。同课异构参与校本教研中形成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教研方式,能更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了教学反思,帮助教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由此可知,同课异构在教研活动中对教师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效应是最大的。同课异构是教学实践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把重点放在人文思想教育与育人相交融的实践,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
综上所述,关于同课异构的价值和作用的主要观点包括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比较来选择更好的授课方式、选择更好的教学素材、促进教师的发展等。但是所有的活动和探讨都停留在教学研究活动中,缺乏一种常态的有效机制。
4.1互评自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增长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打破了我国一贯使用单一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研活动转向多维互动和群体互动参与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是课程实施者,是教学运行的关键。将之落到实处,使教师通过实践解读同课异构,同时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与结果诠释同课异构。
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知识。同课异构教学形式的主要目的是为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同课异构是教师合作学习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们共同参与听课、备课、评课的过程中能看到不同的课堂模式,在自评、互评中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又可以不断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间产生观点与思维的交流,集思广益地运用不同教学方法调整课堂教学最终教学的共同的进步。教师们通过互评自评达到了相互学习,形成教师们对各自教学的反思,这样的反思是积极有益的,是具备创造性的。同课异构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达成教师个性成长与发展。
4.2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点燃教师教学激情
同课异构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为提高教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校本教研方式。它以一个公共平台的方式有不同教师执教统一的课题,可让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从这样的共同互动交流学习中挖掘更有效的教学结构,使得教师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针对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获得更新的突破,从而重新设计教学结构,使教学更完善。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使教师可在教学中研究,在不断地研究中教学,保证教师维持正常教学的同时有新的体验和新的收获。同课异构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增进教师间的友谊,使教师相处有一个融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4.3利于教师深层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让教师们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理解,能更好地从更全面的角度重新理解教材,获得新的领悟,设计出贴切教材、符合学生实际,更能凸显教学效果的教案。其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因此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协助教师冲破原有的思路瓶颈,全面、深入地去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有利于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以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模式提供给教师们互动研讨的平台,新课程改革倡导“融三维于一体”,即将实践、探索、合作作为一并开展的工作流程,发挥各工作环节的不同作用效果,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作出贡献。总结实践发现,同课异构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为达到目的的多元化手段,同课异构让教师的研讨真正走向了实效。因此,在校本教研中开展同课异构从全局来讲是利于教师能更好理解课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同课异构在教研活动呈现的也并不是所有都是优势,它也有弊端。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教师既能体现相互之间的差异,也能体现出教师的弱项,这时就需要同伴给予帮助,及时弥补,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或方式,以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 孟娜.多元文化影响与心理和谐构建[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1.
[2] 陈爱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课异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投稿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4-108-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8.058
作者简介:何姜伟,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